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市跨境电商发展的建议

受理结果

编 号 第340号
建议主题 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市跨境电商发展的建议
在跨境电商快速发展背景下,“中国制造”产品快速向世界各地拓展,通过跨境电商贸易,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出口贸易实现了零的突破。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构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义乌也将发展重点转向了跨境电商业务,以全面建设数字化贸易新模式为目标,寻求当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尤其疫情在全球蔓延以来,客流和物流通道不畅,外商入境难、物流成本高等问题给传统贸易带来了巨大冲击,跨境电商正在成为我市外贸的重要支持力量。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跨境电商发展迅猛,已成为我国向全球消费者提供优质选品的重要力量之一。跨境电商行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衍生出多种类型的主体。根据模式不同,分为平台型和大卖家两种;平台型分为B2B 、B2C。作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义乌不断探索跨境电商发展道路。2016年,义乌获批浙江(义乌)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试点城市。2018年,义乌成为全国第三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经过几年的建设,跨境电商已经成为义乌外贸发展的新动能,市场转型升级的新渠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抓手。2021年,我市跨境电商交易额突破千亿元大关,连续五年增长率超过15%。义乌现有跨境电商第三方平台账户超14.5万个,外贸网商密度全国第二,全市日均跨境电商出口包裹已超200万票。在2021年商务部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评估中,义乌综试区位列全国“第一档”(仅10个城市)。 二、存在的问题(一)境外网站访问受限,发展新营销模式受限。受国家网络防火墙的限制,无法通过正规渠道访问境外网站,无法通过常规网络直播带货、营销推广,如部分跨境电商企业需通过境外的独立网站及ins、推特等社交网站进行推广,提高了义乌商品走出去的营销成本,限制了直播带货新业态发展。(二)进出口贸易结构出现失衡,跨境进口占比少。我市在跨境电商出口领域发展得如火如荼,产品出口至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跨境电商进口业务从2018年获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之后才略有起色。根据我市国际邮件交换局的统计结果显示,2020年义乌全年的业务量为2450.46万票, 其中出口业务量为2433.81万票,而进口业务量仅有16.65万票,出口业务仍占绝对比重,进口业务虽发展势头正盛,但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三)市场对电子商务尤其跨境电商的供品支撑力有所减弱。受到线上市场快速发展的冲击、消费习惯和贸易方式的变化等因素影响,线下市场实体店铺承担的主要功能不再是交易,而是展示功能。甚至部分跨境电商平台的F2C模式让厂家直接与国外采购商对接,减少了中间环节,市场选品的功能一定程度上被弱化。市场内能给跨境电商供货的生产企业未形成集聚,存在适合跨境电商的品类不集聚、源头货少、有现货的少,使得选品效率不高。 三、相关建议(一)布局网商选品中心,发挥义乌货源优势。结合六区市场的规划,打造针对电商的供应链中心,发挥义乌市场货源集聚优势,招引源头厂家、品牌企业,打造面向跨境电商、网红主播、传统电商等采购群体的一站式选品中心。(二)强化国际物流支撑。进一步优化“义新欧”专列、“义甬舟”通道、义乌内陆口岸及保税仓储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功能和布局,使其高效对接跨境电商的发展需求。其中,全力推进义新欧班列高质量发展,以数字化、特色化、精品化为突破口,打造高质量、市场化发展的示范班列。提升义乌至“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的电商物流运力和时效。完善国际邮件互换局和国际快件监管中心服务功能,加快在全球贸易重要节点城市布局、建设海外仓等。(三)拓展跨境电商进口业务。加大对跨境电商进口业务的培育力度,提升我市跨境电商的核心竞争力。根据我市跨境电商进口业务情况,可以对商品类别进行初步划分,找到市场缺口,重点培育合适的进口行业。鼓励进口企业源头采购,提升五区进口商品城源头货比例进行源头直采,为跨境电商进口企业提供优质的货源渠道保障。充分释放综保区功能,在保证相同品质的前提下从保税区提货,利用义乌的分销物流优势,形成规模效应,双管齐下大力拓展义乌跨境电商进口市场。(四)加大对跨境电商科技创新及应用领域投入力度。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大力推广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和应用,用数字经济的思维改造传统的产业和市场,实现跨境电商和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以进一步增强传统小商品产业的活力。在网络信息技术、物流管理、大数据分析及电子商务运营等领域,积极引进和培养一批创新和应用人才,并对以上相关领域的优质创新创业项目提供积极有效的孵化政策。
信件附件
提交时间 2023-08-11
承办单位 市场发展委、改革办、宣传部、人力社保局、商城集团
办理落实情况
采纳  √ 部分采纳   留作参考  
解决类别:A类 季等2位委员: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跨境电商工作提出宝贵的建议。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市跨境电商发展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前期工作与成效 自2018年成功获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以来,义乌创新跨境电商业务模式,增强发展跨境电商内生动能。2022年,实现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1083.5亿元,同比增长6.9%,其中,跨境电子商务零售交易额424.14亿元,同比增长5.5%,成为稳外贸、促消费的重要引擎。 (一)创新跨境电商进口新模式。积极开展数字清关、跨境电商新零售等业务。探索“保税+直播”业务,菜鸟全国首个“保税仓直播样板间”落户义乌,招引落地了抖音全球购保税服务仓。2022年,跨境电商保税进口(1210)业务实现销售额68亿元,同比增长超60%。“双十一”大促活动(10月31至11月13日)期间,2022年刚投用的义乌综保区跨境电商小包出区量达316万单,占杭州关区总发货量近三成。 (二)创新品牌发展新模式。做好省级产业集群跨境电商发展试点项目谋划,连续三年获评省级第一档,洛克体育ROCKBROS等4个品牌入选2021年度浙江跨境电商出口知名品牌。2022年新增销售额超10万美元的海外注册商标55个。义乌综保区成为全国唯一的A2奶粉跨境电商进口仓。 (三)创新跨境供应链新模式。探索“大数据选品+一键刊登+一件代发”,推出供应链“零成本售卖”服务。促佳贸易有限公司开发的一件代发平台(CJDropshipping)注册用户超60万家,上线商品SKU超60万个。2022年7月,省委书记袁家军同志在义调研时,予以充分肯定。 (四)积极拓展物流通道。推动“义新欧”班列优势发挥,截至2022年底,“义新欧”班列累计开行超4900列,2022年保持逆势增长,全年开行1569列,发运量长三角第一,位列全国第一方阵。“义乌-大阪”航线常态化运行,保持每周5班,累计飞行212个班次,进出口总货运量2481.6吨。深化宁波舟山港“第六港区”建设,实现海铁联运“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2022年,义乌-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共发运80502标箱,同比增长17.64%。完成全省首单“跨境电商(9610)+海铁联运”出口业务。 (五)探索建设直播基地。剖析直播电商行业发展模式,结合市场实际,打造义西直播产业孵化中心及五区Chinagoods直播中心,招引跨境电商企业、传统外贸企业入驻,探索直播电商行业与市场转型融合的可行性,2022年共开展直播带货活动近4000场,先后建设电商培训基地、电商直播基地、电商产业带基地等5个业态基地,初步实现实体经济+直播经济融合发展。 二、办理情况 (一)积极推进海外仓建设。我市华晔乌干达仓被评为2022年度省级公共海外仓第一档,一米供应链葡萄牙里斯本仓、国利柬埔寨金边仓为第二档,宝通喀麦隆仓为第三档,分别获得150万元、100万元、50万元奖励。目前我市建成投用捷克、西班牙等境外系列枢纽站点5个,累计布局海外仓169个, 面积181.88万㎡,覆盖俄罗斯、菲律宾、西班牙等43个国家和地区。 (二)夯实国际物流支撑。推动“义新欧”优势发挥,加快建设“第六港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实现“义新欧”、义甬舟两大通道无缝衔接。3月9日,适逢中国和西班牙建交50周年,义乌-马德里双向对开“中西建交纪念号”班列。今年1-4月,义乌快件(跨境)监管中心实现跨境电商9610出口金额998万美元,同比增长289%。 (三)持续赋能进口产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利用义乌保税物流中心(B型)和综合保税区,优化完善功能定位,着力打造跨境电商进口产业生态集群。今年1-4月,义乌跨境电商保税进口(1210)业务实现销售额37.67亿元,同比增长103.07%。跨境商品SKU超2.3万个,极大地丰富了进口品类,为一般贸易进口提供了良好的试点,也为义乌进口产业培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推进跨境电商重点项目建设。依托义乌小商品实体市场和传统产业集群优势,建设全场景全链路数字化贸易综合服务平台-“义乌小商品城”Chinagoods平台,运营英文站、阿拉伯语站及西班牙国家站等,注册采购商累计达330万,上线商品数超600万个。Chinagoods跨境贸易综合服务平台、国际陆港电商城、和意跨境电商产业园3个项目入选2023年度省级跨境电商综试区重点项目。 三、下步计划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市跨境电商发展的建议提案,对我市跨境电商发展进行了问诊和把脉,把握问题非常准确,对于义乌跨境电商产业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委将充分吸收您的建议,加快产业生态构建,优化园区功能配套,强化数字平台赋能,持续丰富业态模式,力争2023年义乌市跨境电商交易额实超1100亿元。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跨境电商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欢迎继续对跨境电商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义乌市市场发展委员会 2023年5月31日 ​
反馈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