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号 | 第79号 | ||||||
建议主题 | 关于传统企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建议 | ||||||
建 议 内 容 |
一、案由我市传统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对技能人才的培养有不小的需求,而提升企业员工技能的主要措施,是加强对员工的培训。目前,这类培训主要是由企业结合实际需求,自行组织、或邀请第三方服务机构来完成的。二、现状与问题1. 企业培训意愿不强。对员工进行培训、技能提升后,员工工资也会随之上升,但也存在着员工流失的风险。即便企业与员工有合同约定,但仍然无法阻止员工的无诚信流动。尤其是关键性的技术员工、流向竞争对手时,对原企业来说、结果可能是灾难性的。2. 企业培训能力不足。随着消费者和管理部门,对质量、环保、安全生产等因素的日益重视,企业在组织内部培训时,培训师的能力亟待提升,尤其在专业程度较高的领域、通常需要邀请第三方服务机构的介入。定期邀请第三方服务机构进行高质量的培训,也会增加相应的企业成本。三、解决方法1. 由人社局,对中高级技能人才建立诚信档案。档案主要记录技能人才的诚信情况,内容由用人单位向人社局主动提供,按照统一的模板填写,只做事实性的客观记录,不做主观评论。人社局在审核无误后,将其录入人才诚信档案库。其他企业可通过政务网或企业码等方式,向人社局查询档案库内的人才资料,将其做为任前背景调查的一部分。同时,允许个人在与前用人单位达成一致性意见后,向人社局提出申请、核销此项诚信记录。2. 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对技能人才的培训力度。鼓励企业内部设立培训师,当他们在企业内、每年开展的培训达到固定时长及人次后,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或名誉认可。当企业通过外部的第三方服务机构,组织对员工进行培训,每年达到一定培训时长后,可由企业向政府提出培训资金补偿申请。第三方服务机构的名单由企业提供建议清单,由政府相关部门审核认定。 | ||||||
信件附件 | 无 | ||||||
提交时间 | 2023-08-11 | ||||||
承办单位 | 经信局、人力社保局 | ||||||
办理落实情况 |
|
||||||
办 理 结 果 |
曾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传统企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建议》已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产业工人是推动企业转型、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提升就业质量,实现共同富裕“扩中”“提低”的关键群体。义乌市积极构建“全周期成长+全链条培育+全方位保障”三大体系,助力产业工人“由工到匠”转变,走出了一条职工提技致富与企业提质增效“双丰收”的新路径。具体开展如下工作: (一)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将深入实施 “人才强市”首位战略,以“多元+市场”人才标 准化评价体系为牵引,以坚持抓人才就是抓发展、抓创新、抓未来的工作理念。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国际商贸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落地自贸人才十条政策,出台专才特才评价机制,放宽外籍人才准入门槛,评选新一批金牌牌采购商,大力招引自贸紧缺人才。深化“揭榜挂帅”柔性引才机制,细分领域举办专场对接活动,强化精准引才、有效引才。深入实施“义乌英才”计划,聚焦重点产业、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加大人才项目招引力度。做大做强人才发展集团,建立统一的人才综合服务平台,加强与高端引才机构合作,探索资本引才、以才引才等社会化引才路径。 (二)建强人才发展平台体系。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融合发展,以双江湖科教园区为牵引,串联万亩千亿产业 园、高层次人才创业园等平台,支持浙江大学 “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复旦大学义乌研究院等开展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做大光电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浙江院士之家等平台,加快集聚高层次研发人才和高水平工程技术人才。持续开展 “百场人才创业主题沙龙”“百名院士专家‘点石成金’义乌行”“一路同行—全球青年创业培训计划”等,打造义乌人才活动金名片。 (三)不定期组织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参加培训。结合《浙江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对标提升工程行动计划 (2021-2025年)》,围绕系统推进“浙商青蓝接力工程”和新生代企业家 双传承计划及“浙商名家”工作,经信条线计划每年组织企业家培训班,2022年组织规上企业开展“企业智能制造”项目制培训,共有787人参加培训;今年举办了专精特新“小巨人”专题培训班,主要面向我市“专精特新”企业的企业家,我市共有3家企业家报名参加。 (四)多样化活动服务企业。2022年,经信局根据企业需求,开展各类沙龙、培训服务活动,由各位专家及服务机构提供各类辅助服务工作,为企业提供各类信息服务、创业服务、企业现场管理指导、人力资源培训、知识产权培训、企业数字化培训、企业智能制造培训等,共开展线上线下志愿服务活动340余场(次),其中政策宣贯、政策解读50余场,企业用能在线数字化培训会16 场,企业智能制造培训 13 场。为满足更多企业的不同需求,我们会组织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一是开展线上线下培训,线上我们依托企业码和直播间,一个月至少开展一次,线下我们将针对税务、法律、财会、管理等方向开展小型沙龙或大型论坛活动,创造义乌企业家与专家交流机会;二是争取更多金华市级、省级的培训名额,让我市企业享受到更多上级层面的培训学习机会。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经济发展的关心、支持和理解,希望你以后多提宝贵意见。 义乌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3年4月7日 关于对市十四届政协二次会议 079号曾委员提案办理意见(答复)的函 曾委员: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我市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提出宝贵的建议。您提出的关于《关于传统企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前期工作及成效 近年来,我局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高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使用和激励工作的决策部署,不断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一是充分发挥企业在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和支持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和岗位要求,开展多层次、多样化培训,去年我市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5.2万人次。二是加快推进校企合作工作,我市职技院校与企业多途径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活动,通过“订单班”、“冠名班”、新型学徒制培训等方式,深化产教融合,对接产业建好专业,对接需求开发课程,对接岗位培养技能人才,如浙江机电技师学院与金华轨道交通、华灿、瑞丰、爱旭等企业联合成立“企业冠名班”,吉利汽车与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办的义乌吉利学院。三是依托各类社会培训资源,推进市场化、社会化的技能人才职业技能培训,充分发挥培训补贴政策对技能人才培养的导向作用,去年通过社会化职业技能培训取得各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近2万人次。四是在企业建设由身怀绝技绝活的高技能人才和技能带头人领办或创办的技能大师工作室,引导和支持高技能人才、行业公认的拔尖技能人才传技带徒,进行定向培养。五是积极鼓励和引导行业、企业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能竞赛、技术比武等活动,以赛促训。 二、办理情况 针对您“建立中高级技能人才诚信档案库”的建议,目前“中高级技能人才诚信档案”可通过义乌市公共信用信息核查平台进行查询,但须提供查询人有效身份证明和被查询人的授权证明。这与您所提建议设想通过建立诚信档案库杜绝行业挖人乱象,发挥诚信档案在企业留才用才、保守商业秘密、竞业限制等方面的作用还存在一定的距离,由于法律法规、上级政策等客观条件约束,尚不具备实施条件。人才是现代企业重点争夺的资源,人才流动也成为企业间最为普遍的现象之一,企业想有效留住人才,可采取用企业文化留人、用薪酬福利留人、用长期激励留人、用成长体系留人等举措。 我们将充分吸收您提出的“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对技能人才的培训力度”的建议,以助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进一步完善技能培训政策,继续推进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开展,创新技能人才评价模式,指导已备案的企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等级认定工作。目前我市已着手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政策研究,拟出台新的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政策,同时综合考虑将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情况作为政策享受、项目审批以及政府表彰评价因子,纳入到政府相关政策中,不断健全完善技能人才培养政策体系建设。 三、下步计划 开展职业培训是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是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根本举措。下一步,我们将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以企业职工培训为关键点,深入推动技能提升行动开展。强化企业的培训主体地位,打造好企业这个主阵地,围绕企业职工岗位技能需求,广泛开展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提高企业职工技术水平,增强企业职工就业稳定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二是以培训扩面为侧重点,全面推动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的开展。主动加强与经信部门、各镇街的联系沟通,全面开展对企业职工为主体的各类培训群体的培训,做到“应培尽培”。三是以政策宣传解读为突破点,不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政策宣传。创新宣传方式,充分运用新闻媒体,大力宣传职业培训政策,宣传技能成才和成功创业的典型事迹,积极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良好风尚和争当优秀技能人才的浓厚氛围。 再次感谢您提出的宝贵建议意见,希望能继续得到您的关心和支持。 义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3年5月26日 | ||||||
反馈附件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