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苏溪镇宋韵文化,助力共富美好生活(工科委集体提案)的建议

受理结果

编 号 第19号
建议主题 关于发展苏溪镇宋韵文化,助力共富美好生活(工科委集体提案)的建议
2021年8月31日,浙江省委召开高规格文化工作会议,特别强调宋韵文化是具有中国气派和浙江辨识度的重要文化标识,提出要实施“宋韵文化传世工程”。义乌作为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首批试点,也要肩负起打造以宋韵文化为代表的浙江历史文化金名片的重要担当。禅寺作为宋韵文化的载体,以禅寺为中心,围绕宋韵文化做周边景点和文化产业是相对清晰的道路。而且在义乌双林寺得到了有效的论证,义乌双林寺在南宋时被推为天下禅院十刹之一。近年来,通过双江湖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的投资打造,双林寺成为了义乌及周边人民精神世界修行放松的重要场所,在这里研究佛学、心学等学术研究,进行禅修、打坐、慢养等心灵放松方式的信徒和游人络绎不绝。双林寺本身也是双江湖新区建设的重要环节,双江湖新区肩负着城市转型发展的品质新城的重要使命,将打造成为绿色生态功能区、智慧都市样板区、文化旅游度假区、创新驱动示范区。以禅寺为载体的宋韵文化建设,可以有效募集民间投资,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政府资金缺口。2022年9月18日,为响应市委统战部号召,苏溪镇党委、苏溪商会召集苏溪镇部分企业主召开助力双林寺开发建设座谈会,并赴双林寺参观考察,15家企业当场捐助118.8万。苏溪镇目前已经拥有保定禅寺和崇福寺等知名禅院,尤以保定禅寺发展更为亮眼,这已经初步具备了以禅寺为依托发展宋韵文化的基础。形成南有双林寺,北有保定寺的平衡格局,更能满足我市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宋韵文化在我镇发展可以着眼以下几个方面:1.宋韵建筑为底色以杭州“径山寺”为样本,径山寺,创建于唐天宝年间,是距今有1200余年的古刹,采用宋代建筑风格;宋朝建筑收到唐朝 影响,整体形制缩小,布局更注重经济,建筑风格更内敛素雅(内涵丰富,外形收敛)。宋制建筑建设成本相对低廉,且更符合当代审美品位,“雅”是宋韵文化的核心内涵。宋式木作的造物哲学,文化美学。木作外化于形,内化于心,凝结着匠心艺韵,勾勒着时代风貌,折射着人生万象。宋式建筑为主体的禅寺,可以作为推动宋韵文化理论研究升级,打造宋韵文化品牌、讲好讲活“宋韵故事”的主阵地。2.数字化佛学为理念前有龙门石窟首发数字文创“龙门二十品”,开启文化遗产数字化新时代,包括建设共享共用数字资源库,打造虚拟复原,线上展示,漫游体验,人机互动等功能;数字佛学博物馆,虚拟体验项目等。数字化沉浸,多维探索式交互的禅意艺术展示馆。结合本土地方特色,用“文化+科技”演绎,带领观众穿越世间浮华万象,体验触及灵魂的修心之旅(衢州天王塔案例)。数字化+禅寺+宋韵文化,更有利于保护与传承。宋韵文化通过数字化宣扬,解决了大规模景点建设,投资大时间长的痛点,数字化将会成为今后文化传承的新模式。3.乡村共富为载体宋韵文化通过禅寺庙会、雅集等方式,配套开发城市游,激活地摊经济等新业态,可以有效带动周边乡村的发展,为解决就业,激活闲置劳动力具有重要意义。而艺术展示和数字展陈,也可以把年轻人的就业和旅游进行深度挖掘。。例如:宋朝服饰时尚文化大赛“宋韵今辉,等你来秀”等文化形式可以通过禅寺摄影等形成网红打卡点,激活网红经济。4.美好生活为方向在2021年第20期《求是》杂志刊发的《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一文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是党的20大重要精神。宋代四雅“焚香,点茶,挂画,插画”已经潜移默化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宋韵文化还有四方面特征:一是“土”之精神。“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士”文化。二是“美”之气韵。宋代是中国美学发展的巅峰,文艺创作与美学互通,器物审美成为生活方式。宋代美学至今对东亚、对世界都有着很大影响。三是“理”之心性。程朱理学、永嘉学派等都追求以强大心性修养改造社会和民生,“经世致用”等主张。四是“民”之活力。南宋时经济繁荣,社会富有活力。开放包容的氛围、鼓励创新创造的趋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史学大家陈寅恪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数字化+禅寺+宋韵文化”的战略,不仅可以填补苏溪镇文化产业的空白,更能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以更高质量的文化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精神文化需求,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为推动义乌共富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信件附件
提交时间 2023-08-11
承办单位 宣传部、文广旅体局、苏溪镇政府
办理落实情况
采纳  √ 部分采纳   留作参考  
楼**委员: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文化工作提出宝贵的建议。您提出的关于《发展苏溪镇宋韵文化,助力共富美好生活(工科委集体提案)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前期,义乌从主题活动打造、文化遗存保护、文创产品开发、精品剧目创作等四个方面加速各类文化资源与宋韵文化的融合互进,切实推动宋韵文化激活文旅产业发展动能、赋能新时代文艺精品创作、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涵,成为展现新时代文化发展成果的重要窗口。 一是开展一系列宋韵文化惠民活动。2022年以宋画、宋词等元素为切入点,展览展陈、公益课堂、讲座、非遗体验等传播方式,开展“博物揽胜 宋韵寻踪”系列讲座6场,《宋代词人小传》8期内容宣传,“雅宋风华”中秋“沉浸式”体验特展40场展览。 二是实施一批宋代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完成国保单位古月桥监测站建设工程,推进国保单位大安寺塔三维扫描数字化项目。 三是推出一批优秀宋韵文化创意产品。借助义乌饰品行业、文具用品行业、日用品行业等市场优势,依托文化和旅游产品交易博览会平台,加速“义乌·风雅宋”系列文创产品开发。 四是创排一系列宋韵文化主题精品剧目。充分挖掘我市历史先贤优秀品格,灵活运用戏曲、歌舞等形式弘扬我市优秀传统文化,达到以古育今的目的,创排以宋朝爱国将领宗泽为题材的婺剧《宗泽》,舞蹈《美人吟》已完成作品创作及排练。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在活动组织、知识普及等方面加强宣传,并指导各镇街做好宋韵元素挖掘和展示工作。同时着重指导苏溪镇培育“一镇一品”特色文化活动品牌,结合宋代禅寺、宋代民俗、宋韵雅事等元素举办展览、演出、市集等活动,强化苏溪镇文化氛围,推动人民群众精神富裕。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宋韵文化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欢迎继续对文化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中共义乌市委宣传部 2023年6月1日
反馈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