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号 | 第246号 | ||||||
建议主题 | 关于传承鸡毛换糖精神的建议 | ||||||
建 议 内 容 |
鸡毛换糖作为我市一种传统文化,推动了城市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是一种毫厘争取、积少成多、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和百折不挠、善于变通、刻苦务实的实干精神。义乌鸡毛换糖推动小商品市场的诞生,并进而促进一个地区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产业结构、商业模式也都在不断的完善和迭代,一批批新义乌人在这个城市落户生根,为义乌这个城市带来了新鲜的血液和动力源泉,与此同时新老文化、精神也在激烈的碰撞和交融。在这种新老义乌人共同建设义乌的大环境下,加强义乌独有的文化精神传承,提高人与城市的粘性,加快精神文化的渗透和渲染,为这个城市注入不忘吃苦,勇于创新的鸡毛换糖精神显得尤为的重要。让它能够和我们当下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更紧密地结合,把这种精神财富转化成我们当下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能够更好地为我们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义乌发展贡献力量。为此围绕鸡毛换糖精神的传承我提几点建议:一、讲好鸡毛换糖故事。深入挖掘鸡毛换糖故事,收集老一辈的口述故事、回忆录等生动感人事迹,建立以传承弘扬精神为主题,鼓励引导全市文艺团体创作演出大型舞剧以及歌曲、小戏小品等精品节目。发挥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等阵地作用,提升义乌精神的影响力。二、抓好精神传承的载体搭建。围绕鸡毛换糖发源地,打造提升一批村史馆建设,选树培育精神传承试点村。组织开展与鸡毛换糖有关的旅游创意产品征集大赛等活动,开发具有义乌特色的旅游伴手礼品和旅游文创产品。三、增强精神传承的活力。常态化开展各种主题展览、专场文艺演出等活动,积极推动鸡毛换糖精神与教育、商贸等产业深度融合。建议整理数据资料档案,并用于移动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短视频与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持续提高鸡毛换糖精神的曝光率。 | ||||||
信件附件 | 无 | ||||||
提交时间 | 2023-08-11 | ||||||
承办单位 | 宣传部、文广旅体局 | ||||||
办理落实情况 |
|
||||||
办 理 结 果 |
陈代表: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文化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您提出的关于《传承鸡毛换糖精神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诚如您所说,鸡毛换糖作为我市一种传统文化,推动义乌小商品市场的诞生,进而促进了义乌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近年来义乌在传承和弘扬鸡毛换糖的创新精神和实干精神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一是加强宣传,讲好鸡毛换糖故事。通过媒体报道,撰写《义乌敲糖帮:口述访谈与历史调查》《鸡毛换糖》等书籍,记述义乌商业发展的历史。在270万粉丝的“浙江宣传”公众号上,刊发《“敲糖帮”怎么“敲”向世界》,向全国各地网民讲述义乌的鸡毛换糖故事。将印有义乌旅游宣传图样的拨浪鼓作为旅游伴手礼在旅游宣传推介活动上进行发放,并在景区、宾馆等重要旅游窗口单位发放。 二是搭建载体,展示鸡毛换糖风采。在城市规划展示馆、后乐文化礼堂、陶店村文化礼堂、埠头村文化礼堂等面向群众开放的展陈展览场所,都展示有鸡毛换糖的内容。正在建设的义乌市新博物馆中,计划单独设置中国商贸博物馆,该区域重点展示与鸡毛换糖、义乌市场和义乌商人有关的内容。 三是文艺创作,激发鸡毛换糖活力。创作电视剧《鸡毛飞上天》、婺剧现代戏《义乌高华》、舞台剧《鸡毛飞上天》、道情《小商品换出一个大世界》、小品《进城》、情景短剧《拨浪鼓》《四个允许》等文艺作品。2019年与中国社科院古代史研究所合作制作了20集纪录片《义乌通史》中含有“敲糖帮”专集,该纪录片在“爱奇艺”平台上线播出。 下一步将重点通过加大媒体宣传报道力度、鼓励相关文化文艺作品创作、加强城市文化形象传播等方面,继续做好鸡毛换糖传承弘扬工作。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文化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欢迎继续对政府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中共义乌市委宣传部 2023年6月1日 | ||||||
反馈附件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