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北苑西北方向新建垃圾中转站的建议

受理结果

编 号 第233号
建议主题 关于在北苑西北方向新建垃圾中转站的建议
​ 目前北苑有中转站7座,其中星火、幸福和望道路等3座中转站位于主干道望道路上。 序号所在镇街转运站 名称 现状厢位数 1 营区幸福在用42星火丹溪在用23幸福幸福在用24畈东四季在用25望道路四季在用26柳青柳青在用27曹道稠山在用2 根据当前的北苑居民区、商业带和工业区分布看来,望道路的中转站分布相对较密,北苑西北方向特别是环城路以外的前洪、花园社区方向,暂时没有中转站。当前花园社区的万村、茂后旧改基本完成,目前有常住人口1.2人左右,且有京东、圆通、华东邮政等多家大型的物流企业,,后产业用房和万村还有大量的小型生产型企业,这个区块每日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约15吨左右。因老旧小和城市精品化建设需要,建议拆除望道路幸福中转站和星火中转站,在北苑西北方向投建一座高标准的垃圾中转站,以满足环城路以外前洪村和花园社区日常中转,以及城西附近垃圾中转需求。新建中转站建议参照宁波、上海等地的高标准中转站,方便大型转运车进入和调头,提升转运站的厢数,提高转运效率。
信件附件
提交时间 2023-08-11
承办单位 自规局、综合行政执法局、自贸发展区管委会、环境集团、北苑街道办事处
办理落实情况
已解决  √ 正在解决   创造条件解决  
孟代表: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城市环卫管理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您提出的《关于在北苑西北方向新建垃圾中转站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前期工作及成效 城市有机更新启动以来,为配合新的城市功能布局,我局配合各镇街、自规局等相关单位积极谋划推进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近年来累积完成新建、拆除重建、改造提升生活垃圾中转站18座。目前,我市共有在用垃圾中转站37座(其中北苑街道8座),另有2座中转站拆除改造中,预计今年下半年将完成改造并投用。我市中转站从数量和分布情况来看,基本满足日常生活垃圾转运需求,初步形成数量充足、布局合理的中转站网络格局。根据浙江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浙江省生态环境厅、浙江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印发的《浙江省生活垃圾中转站改造提升行动计划》(浙分类办[2021]8号)的工作要求,2022全市已有2座中转站率先按照《浙江省生活垃圾中转站改造提升技术导则》标准完成改造提升。 办理情况 作为我市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环节,2023年我局继续大力推进生活垃圾中转站改造提升行动,通过新建、改造、整合、提升等措施,优化转运站点布局,健全与源头分类相衔接的收转运网络。具体举措如下: (一)推进新型转运站建设 目前我局已完成义乌市环境卫生专项规划(2018-2030年)的编制,结合城市更新与新区建设,原则上对垃圾中转站执行“拆一还一”的政策,积极谋划推进人口集中、垃圾转运需求大的区域新建新型中转站。规划孝子祠垃圾转运站项目用地 2885.22平方米,项目计划采用国内先进垃圾压缩设备,整体转运站采用密闭负压,配备污水处理系统、监控系统、除臭系统、称重系统等,参考目前国内先进垃圾转运站按照花园式模式进行设计,与孝子祠公园及周边风貌紧密结合。 (二)加快老旧转运站改造 2021年底浙江省生活垃圾中转站改造提升行动计划实施以来,我局在对照《浙江省生活垃圾中转站改造提升技术导则》基础上,赴省内先进地区及周边县市学习,考虑污染防控、转运效率、周边环境等因素,从服务范围、用地情况、建筑结构、设施设备、垃圾收运模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后制定符合义乌实际的中转站改造提升方案。以实体墙体、设置风幕机隔断等方式,进行有效的密闭改造;在完成雨污分流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加装渗滤液就地处理设施,无条件的小型中转站产生的渗滤液收集后合规外运处置;更新低噪声的工艺和设备,采用隔声、消声、吸声、隔振以及综合控制等噪声控制措施,加装除臭设备,使改造提升后的中转站满足“密闭压缩、降噪除臭、渗滤液处理”的功能需要。 (三)强化在用转运站管理 加大垃圾中转站管理力度,严格禁止建筑垃圾、工业固废、危险废物等其他废弃物进站压缩,确保易腐垃圾和其他 垃圾及时转运,环境整洁、无二次污染。建立健全运维管理及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台账,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系统稳定运行。建设“智慧环卫”数字化监管系统,及时上传动态监管数据,并已接入“垃圾分类”数字化平台。定期开展噪声、恶臭、渗滤液处理水质等项目环境监测,确保中转站达标运行。严格执行督查考核制度,促进中转站改造提升工作落实并实现建管长效化。 三、下步计划 我市城镇区人口稠密,重点区域人流量大,这对垃圾中转站的建设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您提出的“北苑西北方向特别是环城路以外的前洪、花园社区方向,暂时没有中转站”的问题反映出当前我市垃圾中转站存在部分区域分布不均的问题,“在北苑西北方向投建一座高标准的垃圾中转站”的建议也与我们的规划方向不谋而合,我们将在下一步工作予以学习借鉴,继续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 根据我市环卫专项规划内容,与“十四五”规划、国土空间规划、控制性详规以及“无废城市”创建等相结合,统筹推进生活垃圾中转和运输设施建设,制定建设计划和相关标准,总结推广中转站建设和改造提升优秀案例,切实形成与生活垃圾分类收运能力相匹配、覆盖城乡的中转体系。 (二)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 我局充分认识到生活垃圾中转站改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联合北苑街道、环境集团进一步调研北苑西北方向投建一座高标准的垃圾中转站可行性及必要性,指导开展新建中转站选址及规划设计工作。加强与自规局、自贸区管委会、财政局等部门沟通协调,争取加大土地、资金、政策等要素保障力度,推动该区域新建中转站项目顺利实施。 (三)进一步加强考核监督 我局将落实中转站督查考核常态化,从改造提升成效、提升作业质量、规范运行管理等方面入手,强化中转站管理单位主体责任落实。尤其加大重点区域中转站督察力度,杜绝臭气噪音、垃圾遗撒、污水横流等问题,优化城市人居环境,形成常态、落实长效。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政府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义乌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2023年5月30日 孟代表: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义乌基础市政设施建设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您提出的关于《在北苑西北方向新建垃圾中转站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前期工作及成效 在现行环卫专项规划的指导下,目前义乌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网络比较完善,垃圾处理能力不断提高,城市环境总体上有了较大改善。但由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深入推进,城镇生活垃圾产生量持续增加和处理能力相对滞后、处理方式相对简单的矛盾日益凸显,面临“垃圾围城”的困境,影响城市环境和社会稳定。外部实施环境的变化,需要对现行专项规划提出的各项发展目标及内容进行重新审视,及时修改完善,以适应未来发展需要。 2006年义乌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委托义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义乌市城乡环境卫生专业规划(2006-2020)》,并通过专家评审。因城市发展及市域总体规划修编等因素影响,2011年修改完善《义乌市城乡环境卫生专业规划(2011-2020)》,于2013年上报市政府审批。2017年义乌市环境卫生管理处组织委托义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义乌市环境卫生专项规划(2018—2030)》,2019年2月14日已通过专家评审,因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截至目前市里暂未批复该专项规划。 二、办理情况及下步计划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和《浙江省国土空间专项规划管理办法(试行)》,涉及空间利用的某一领域专项规划由相关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环境卫生专项规划应由主管部门执法局委托编制,建议执法局加快该专项规划的编制报批工作,我局将根据市政府批复的专项规划在控规中落实选址和具体指标。 义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3年5月30日
反馈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