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我市农村地区AED全覆盖的建议

受理结果

编 号 第214号
建议主题 关于推进我市农村地区AED全覆盖的建议
AED,即“自动体外心脏除颤仪”。自从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时期,作为必备救命神器以来,全国各大中小城市已开始不断的普及设置。《健康浙江2030》内容: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理念,深入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推进健康教育向综合整体的健康促进转变。引导公众掌握预防疾病、科学就医、身心健康自我评估、应急自救互救、残疾预防等健康知识与技能,构建媒体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推动“互联网+精准健康科普”。建立完善健康素养监测体系。(明确责任单位:省卫生健康委、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广电局、省科协、省残联、省红十字会,列第一位的为牵头单位)”。2022年12月4日,机电学校200多教师开展救护员培训,培训强调了学校AED的位置,并让每一位老师都进行了理论和实操的考试,12月8日,一位教师突发心梗,正是老师及时的心肺复苏和快速获取AED并进行除颤,出事老师的生命才得到救治,事后,学校讨论又采购了更多的AED。前几年,义中也发生了类似的案例,老师快速施救,成功让学生恢复心跳。回顾2016年9月25、26日,在义乌机场和国际商贸城客运中心,开启了义乌公众场所AED设置的历史。2018年,义乌市十大民生实事,落地20台AED,集中到市场和几个人口比较密集的区域,当时规定每一个落地点的单位,至少要培训5人,会进行机器的操作。随后,商城集团采购了35台左右的AED,捐赠给义乌公办的初高中。2021年,义乌市十大民生实事再一次涉及AED,这一次,增设了100台,从覆盖面看,机器在各派出所、镇街综合市场、火车站等为主要设置点。但是到目前为止,AED在市域内农区的设置偏少,甚至几乎没有。农村居住着大量的老年人,基础病多,很需要一些懂得一定急救知识的家人和邻居,但这方面目前非常欠缺。紧急时刻,挽救生命的可能性非常低,普及工作任重而道远。为营造“平安义乌”,共享共富新时代红利,有如下建议:一、由市卫健局牵头调查市域内450个行政村、踩点物色科学合理的AED设置点位,可以统一采购,分批次落地实施,最终实现所有自然村全覆盖。目前为止,域内所有行政村都已完成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文化礼堂应该是比较合适的AED架设点位。二、AED的操作使用与日常维护,需要通过严格、正规的培训。目前AED的设置由卫健局等部门负责,急救的培训和发证由红十字会负责,文化礼堂的培训全覆盖也在镇街、红十字会、乡镇卫生院等的合作下在开展。加大宣传力度,消除群众对“AED”的使用安全性的顾虑。AED进农村,需要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急救员队伍,可以通过在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培训小基地,添置心肺复苏模型(CPR)、AED训练机等的培训设备和AED真机,进行定期演练,达到真正能救急的目的。动员村基层党组织积极号召各村村民参与学习,建立竞赛、表彰等激励机制。三、完善并提升现有的互联网“微急救平台”的功能,改善“金华市急救服务”的方便性、快捷性,提高“AED导航”的准确性。四、鼓励金华市小脚丫公益基金会和义乌市红水晶公益协会等热心急救事业的民间机构人士,在紧急救援教育、培训方面继续发挥作用。大力推动社会各阶层的爱心人士,通过红十字会、慈善总会等政府的慈善机构筹集AED专款并专用。可以考虑定期举办一场关于心肺复苏紧急救援等内容的活动,拟命名“与死神赛跑五分钟活动”,以此引起大众的关注和参与。 建设平安义乌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增设AED,覆盖农村地区,聚焦民生实事,守护生命安全,努力将“小事做好、好事做实、实事做优”。
信件附件
提交时间 2023-08-11
承办单位 红十字会
办理落实情况
已解决  √ 正在解决   创造条件解决  
曹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我市农村地区AED全覆盖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AED作为三类医疗器械,其在公共场所的配置和使用具有严格的规范,目前在深圳、杭州等先进城市,是由市政府出台管理办法,卫健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配置管理工作,红十字会按照法定职责向公众提供使用及相关急救技能培训。 近几年,经政府相关部门努力,全市AED总量已达180台左右,我会通过发动爱人人士和社会力量,在实验小学、工商学院等全市人口密集的大型公共场所增加AED配备十多台,其中也包括望道故居等部分农村地。从全市情况看,AED的部署存在总量不够大、分布不均衡、农村明显偏少的问题。代表提出的建议,切中了问题所在,如能实现农村地区AED全覆盖的目标,将对公共服务均衡化、乡村急救水平的提升及村民生命健康保障产生重要意义。 开展AED操作使用和应急救护技能培训是红十字会的法定职能,市红十字会每年都将此列为年度重点工作。2022年,应急救护培训纳入金华市民生实事,我市开展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200多场次,完成急救发证培训11966人次(其中AED的操作和培训是必考项目是应急救护培训的一个重要内容)。培训对象涵盖机关、企业、学校以及农村地区。 今年以来,我会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制定详细培训计划,采取多种方式开展救护培训工作。截至目前,今年我会已开展红十字急救培训近百场,AED的操作和培训发证5000多人次,通过发动社会力量,新增设AED两台。 今后,市红十字会将密切配合相关主管单位和部门,广泛调动公众学习应急救护知识的热情与积极性,切实提高群众使用AED自救互救能力和水平。一是联合多部门,推动市政府出台公共场所AED管理办法,建议相关单位和部门,在城市人口密集区配置AED的基础上,争取财政资金支持,逐步将AED配置扩大到广大农村地区。二是积极利用红会募捐资格平台,加大宣传力度,发动爱心人士和社会力量购买设备。引导大众特别是农村乡贤对AED这一救命神器的认识,凝聚爱心向农村地区进行捐赠,提高农村AED覆盖面。三是不断推进急救培训(AED 操作)进农村活动。结合“三服务”有关要求开展的急救培训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本着“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理念,为村民送去急救知识,学会AED操作,提升群众应急救护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四是配合主管部门提升公共场所AED的管理水平,不断加大培训供给力度,做到每台AED周边至少有五位急救员的最低要求。 义乌市红十字会 2023年5月25日
反馈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