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未来社区建设提升社区智治水平的建议

受理结果

编 号 第328号
建议主题 关于推进未来社区建设提升社区智治水平的建议
随着我市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被打破,原有的社区治理模式已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社区服务管理需求。而浙江省“未来社区”建设理念的提出,为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提供了新思路。义乌目前社区既有已完成旧改村、也有拆迁后参加新社区集聚建设村,还有封闭式小区,普遍存在人员结构相对复杂、服务管理压力大等现状。2021年来,在数字化改革大背景下未来社区在底层数据整合、资源联动等方面有了一定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然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1.面对大量服务管理需求,社区工作力量相对薄弱。社区居委会作为居民自治组织,却承担了大量的政府行政事务,工作力量捉襟见肘,每个社区仅有工作人员十余人,但要满足上万人的服务管理需求。同时部门工作力量未能有效整合,部门间数据共享还存在一定壁垒,运用数字化手段提升工作效能的探索还处于起步阶段。2.社区现有配套服务与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还有一定差距。目前社区服务种类单一、服务范围过窄。服务项目大多仍集中在体力劳动和经验性服务,在社区居民需求的知识和技能含量较高的专业化服务领域,无法提供精准服务。同时,社区可提供服务与居民实际需求不对称。因缺乏有效的宣传途径,存在社区与居民供需信息不对等的情况,造成部分服务资源浪费和一些居民服务得不到满足的矛盾。3.就地“市民化”后居民行为习惯与文明城市要求不匹配的矛盾。部分“村民”就地“市民化”,虽然居住环境得到改善,但思维模式、行为习惯未能随之改变,给社区的管理工作带来一定压力。同时,积极参与社区服务管理工作的仅是少数热心居民,且以退休老年人为主。因此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党建引领,强化管理资源整合。充分发挥社区党委的核心引领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健全党员参与志愿服务配套机制,根据实际情况,明确目标、规定时长、量化管理把社区党员划区分片落到实处。加强社区干部社工的培养。通过建立培训制度、奖励激励制度、新入职干部轮岗锻炼制度,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对通过国家社工职业水平考试的给予职级晋升等奖励,从量和质上全面提升社区工作力量。2.强化数字赋能,提升智治能力。打造“社区大脑”,强化社区资源、公共资源、部门管理资源整合,建设“社区智慧服务平台”,与“城市大脑”精准对接,将分散在各部门的有关社区数据信息“一库汇集,一网呈现”,并通过“浙政钉”“浙里办”等平台,实现与社区居民的互联互通,并在数据集成基础上,通过数据碰撞和算法分析建模,有效提升社区服务管理效能。3.聚焦“三张清单”,全面精准提供社区服务。梳理完善“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聚焦社区居民交通、养老、健康等需求,依托未来社区智慧服务平台,通过组建社区专职及志愿相结合的“管家”团队,建立“平台+管家”的服务模式;通过建立社区信息事务共享平台,强化居民间信息、互助需求、兴趣小组等内容互通等形式,为居民提供各类精准生活服务,不断提升社区居民服务满意度和生活幸福感。
信件附件
提交时间 2022-12-31
承办单位 建设局、组织部(市直机关工委)
办理落实情况
采纳  √ 部分采纳   留作参考  
解决类别:B类 关于对市十四届政协一次会议333号王委员提案办理意见(答复)的函 王委员:非常感谢您对我市未来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关注。您提出的《关于推进未来社区建设提升社区智治水平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社区治理是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目前我市正在推进的未来社区创建试点工作正积极落实相关场景的实现,在智慧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未来社区治理推进情况鸡鸣山社区。鸡鸣山未来社区创建坚持党建统领,大党委统筹单位公共资源、培育社团引导居民自治、提供资源要素引进第三方提供专业服务等多元参与“契约化”运营模式。聚焦数字化场景打造,鸡鸣山未来社区服务端为全省首个成功上线“浙里办”APP,其中国际老娘舅、社区议事厅、社区党建和社区留言板等4个应用已同步上线开放使用,同时紧密对接17个“关键小事”落户社区开展试点。目前已形成邻里、教育、健康、创业、交通、服务、治理七大场景共78项数字化应用上线,其中微信端上线56个应用,浙里办“我的家园”服务端共上线27项应用。2021年12月“特色课堂”入选省场景运营“最佳实践”优秀案例之一。宾王未来社区前期结合实际情况并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同时按照区块邀请居民代表进行座谈,广泛收集居民意见,共收集问卷、意见建议等3000余份。通过线上线下同步进行调研,精准分析居民的需求,根据收集到的社区居民高频需求,同步开展物理场景和数字化建设。目前已完成驾驶舱修改优化,融管家、家头条、邻里帮、邻里游、文e家等所有22项应用上线,下一步继续完善升级。二、下步计划按照未来社区试点建设要求,全面推进未来社区建设,提升智慧社区建设水平。一是在鸡鸣山社区进一步深耕数字化应用领域,完成37个应用的开发与上线,在丰富原有七大场景基础上增设了低碳、建筑场景的数字化应用,其中建筑场景包括“CIM 平台”“设备资产管理”“设备运维”“共享场地预约”,低碳场景包括“多能协同智慧管理低碳能源系统”“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倡导与宣传平台”。二是对宾王社区持续推进数字化场景打造,加快未完成开发应用的开发进度,对于已有应用梳理其规则算法,完善应用闭环设计,确保应用的有效、高效。三是下车门社区启动未来社区CIM平台建设。研究下车门未来社区运营方案,加强与阿里巴巴等产业联盟企业对接,推进未来社区智慧化建设。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未来社区建设工作关心、支持和理解,欢迎继续对政府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义乌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2年 6月 14日
反馈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