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强做大跨境电商产业 竞跑数字贸易新赛道的建议

受理结果

编 号 第285号
建议主题 关于做强做大跨境电商产业 竞跑数字贸易新赛道的建议
王健书记在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中擘画了我市下一个五年高质发展新蓝图,提出以数字贸易为牵引,塑造“内外贸联动、全链条融合”小商品贸易枢纽新场景。数字贸易涵盖跨境电商、数字产品与服务、数字化知识与信息等3大领域。2020年,我市跨境电商交易额达到870.88亿元,约占外贸进出口总额(3129.5亿元)的27.8%,跨境电商已成为竞跑数字贸易赛道的重要引擎。一、存在的问题1.高端人才要素不足。相较于内贸电商,跨境电商对运营、技术、产品开发等方面人才要求更高。如在运营方面,规模跨境电商企业普遍要求员工具备二本以上学历,英语四级以上水平;技术支撑方面,规模跨境电商普遍重视技术研发,如ERP系统、WMS系统等研发,依托技术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在产品开发方面,材料与结构等专业领域人才紧缺。2.跨境物流成本较高。目前我市跨境物流企业主体分散,无法形成集聚效应。受场地限制,大部分跨境物流企业无物流分拨条件,需层层转场分拨,造成跨境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同时,大部分跨境物流跨境物流企业只具备揽收和集货功能,需要运到上海、昆山、杭州等地进行分拣和处理再从上海出关或者运回义乌搭乘义新欧班列,物流周期较长。周期延长、成本上涨对跨境电商企业资金周转形成较大压力。3.跨境进口电商主体少。2018年7月,义乌获批设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2019年1月,跨境电商保税进口(1210)业务正式落地。目前我市保税物流中心(B)型总建筑面积仅约10万方,综合保税区建成面积约24万方,保税设施不足严重制约了跨境进口电商主体发展。截至目前,全市跨境进口电商主体仅20余家。4.口岸服务跨境电商能力弱。物流是电商发展的重要支撑,目前我市因口岸基础设施滞后、运营模式单一、口岸与保税之间联动缺位等原因,口岸服务跨境电商能力尚未被激活。以航空口岸为例,目前飞行区等级为4D级,跑道3000米,仅能起降波音737等中小机型,低运载能力和高运输成本无法支持美洲、欧洲等我市跨境电商主要出口地洲际航线。二、建议意见1.推进人才集聚。据走访,深圳规模电商在外设立运营中心,首选武汉、西安等高校云集的城市。建议加快推进双江湖大学城建设,重点招引一批在外语、营销、创意设计、工业设计等领域具有优势等院校落地,为跨境电商发展集聚一批基础人才。2.加强政策引导。今年1月,RCEP正式生效。RCEP区域覆盖全球人口和GDP总量的近30%,是跨境电商企业拓展的重要市场,建议出台RCEP跨境电商专项政策,抢抓RCEP机遇,进一步推动跨境电商创新发展;进一步优化电商扶持政策,扶持方式从场地扶持转变为运营扶持,争取引入一批跨境电商运营中心。3.推动物流降本增效。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跨境物流园区、综合保税区、航空口岸等设施建设,满足跨境物流企业、跨境电商企业场地需求;探索海关监管前置等改革创新举措,提升通关时效;加大海外仓建设力度,提升海外仓运营能力,进而实现库存周转优化,提升跨境电商企业核心竞争力。
信件附件
提交时间 2022-12-31
承办单位 市场发展委、商务局、财政局、双江湖管委会
办理落实情况
采纳  √ 部分采纳   留作参考  
​解决类别:A类 骆委员:首先非常感谢您对义乌跨境电商发展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您提出的《关于做强做大跨境电商产业竞跑数字贸易新赛道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一、前期工作与成效自2018年7月成功获批全国第三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以来,义乌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复精神,加快推进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2022年3月,商务部“2021年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评估”结果,义乌综试区建设成效明显,综合排名位列第一档。 (一)产业规模日益扩大。2021年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1013.57亿元,同比增长16.38%;跨境网络零售出口交易额402.04亿元,同比增长16.53%,位列全省第一;“市场采购+跨境电商”出口额155.61亿元,同比增长近2倍;跨境电商保税进口销售额42.5亿元,同比增长34%。(二)进出口业务做大做强。出口方面重点开展了跨境电商B2B出口、产业集群跨境电商发展试点,创新“市场采购+跨境电商”新模式。进口方面重点做大跨境电商保税进口(1210)业务,率先在全国开展跨境电商数字清关业务,落地跨境电商新零售。(三)网商主体快速增长。全市经工商登记注册的电商主体累计达37.4万户,义乌跨境电商第三方平台账户超14.5万个,外贸网商密度全国第二。推动第三方平台落地线下服务中心,亚马逊全球物流团队义乌服务中心启用,成立国内首个产业带集货运营中心,Shopee义乌运营中心实现常态化运行,速卖通义乌服务中心落地,菜鸟首个保税仓直播基地落户义乌。(四)标杆引领成效突出。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义乌市合道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B2B数字化贸易平台—揽贸网”项目荣获业态创新服务示范案例,义乌数字港科技有限公司“义乌数字监管的数字贸易应用案例”项目荣获中国服务实践案例。二、办理情况(一)强化政策扶持,推动电商企业做大做强。根据《关于促进商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义政发〔2018〕57号)、义乌市促进进口贸易发展十条扶持政策等相关政策条款,2021年共有190余家电商企业享受了电商扶持政策。完成金银牌电商采购商评价、电商综合效益评价及电商人才子女入学等工作,共有12家企业被评为金银牌采购商企业,30人入选金银牌采购商人才。出台直播电商发展扶持政策的实施细则,明确对MCN机构、主播、直播基地支持的实施细则,并做好宣传贯彻。(二)推进市场转型升级,深入探索电商、直播等新模式与新业态培育。商城集团在国际商贸城内良性运营直播电商基地,加强主体综合素质提升。数字直播产业孵化中心于2021年9月17日正式营业,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共有近30家供应链企业、直播机构入驻,建有直播间50间,建有1100余平方米选品中心。立足选品对接、数字履约、商户配跑、主播孵化四大模式,切入直播带货这一数字化销售赛道,帮助商户突破空间与时间的限制。五区网商服务中心汇集了170余家优质电商、直播、运营、培训服务企业,搭建有5间共享直播间,备有各类基础配套,供市场主体使用。网商服务中心依托市场产品供应链和各类配套服务优势,助力市场主体提升新业态营销能力。(三)积极推进海外仓建设。我市一米供应链瓦伦西亚仓被评为浙江省公共海外仓第一档,国利柬埔寨金边仓、宝通非洲喀麦隆仓为第二档,分别获得150万元、100万元奖励。目前我市累计布局海外仓132个,面积101.9万㎡,覆盖俄罗斯、菲律宾、西班牙等47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可为3家以上客户提供各类服务的海外仓数量为77个,面积81.3万㎡,基本能实现一件代发功能。(四)加强品牌培育,做强网货供应优势。依托义乌小商品实体市场和传统产业集群优势,不断强化跨境网化供应链。上线全场景全链路数字化贸易综合服务平台-“义乌小商品城”Chinagoods平台,运营中文站、英文站、阿拉伯语站及西班牙国家站等版本,注册采购商数超101万家,平台商品SKU达400万个。指导企业积极开展跨境出口品牌创建,推动义乌跨境电商出口结构由产品出海向产品与品牌同步出海转换,千岸公司Ohuhu、洛克体育ROCKBROS、夏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Adisputent、8seasons等4个品牌入选2021年度浙江跨境电商出口知名品牌。推进省级产业集群跨境电商发展试点,连续两年获评省级示范类第一档,打造6个销售额超千万的文创类饰品品牌,建设销售额超3000万的4个饰品类独立站,合作饰品供应商超100家。三、下步计划您提出的《关于做强做大跨境电商产业竞跑数字贸易新赛道的建议》的议案,对我市跨境电商发展进行了问诊和把脉,把握问题非常准确,对于义乌电子商务产业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委将充分吸收您的建议意见,全力帮助我市电商企业做大做强,加快推进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最后,再次感谢您对义乌跨境电商发展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欢迎继续对电子商务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义乌市市场发展委员会2022年6月13日
反馈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