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功能,构建幸福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议

受理结果

编 号 第179号
建议主题 关于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功能,构建幸福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议
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我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17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9.9%。人口老龄化,关乎千家万户,既是家事,更是国事。长期以来,居家养老一直是中国老年人首选,而近年来,伴随“独居”、“空巢”、“失能”等老年群体被舆论所聚焦,如何在社区和家庭完善养老服务,就更显紧迫。尤其是农村地区,农村青壮劳动力进城务工,空巢与独居老人逐年增多,发展社区、农村居家养老事业十分紧迫。目前我市社区、农村的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单一,局限于提供棋牌娱乐和助餐服务,对老年人普遍需求的医疗保健、 健身、文化娱乐法律维权等服务内容还比较缺乏。建议:一、逐步完善社区居家养老中心服务功能,试点建设智慧养老社区,打造居家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社区老龄服务是刚需,在未来社区的规划建设中应充分考虑,保障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新建住宅小区严格执行配置标准并完全移交养老服务用房。在目前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配餐、送餐服务的基础上 ,逐步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增设社区图书馆、养老日托照料中心、健康诊所等,建设功能配套齐全的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更好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养老需求。二、推广建设普惠型康复护理站。医养康养结合已成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刚性需求,绝大多数老年人病后康复居家照顾,一人失能,全家失衡,影响子女工作,打乱正常的家庭生活,这些家庭对于社区惠型康复护理站的需求十分迫切,也愿意适当付费接受家门口的康复护理服务。建议充分利用和盘活社区闲置用地,建设普惠型康复护理站,可以引入第三方专业医疗机构或养老机构来运营,在家门口给老年人提供基础护理、医嘱处置、临终护理、社区康复指导、心理咨询等,老年人家庭适当支付费用便可在家门口享受最实惠的服务,甚至上门服务。在老年人口集中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也试点开展普惠型康复护理站建设,满足居家助餐、保健、康复等基本养老需求,打破社区居住功能与健康服务割裂的状态。三、利用数字化技术对老年人居住和生活的社区进行适老化改造,增加适老化服务。建立为老服务信息平台,可对辖区老年人信息数据进行采集分析;通过平台及物联网等技术设备,为老年人提供急救援助、安全防护、远程照护等养老服务。也可以参照北京的做法,为全市经济困难的80岁及以上独居老年人安装应急呼叫装置;借鉴杭州为独居老人建立“电子保姆”的“智慧居家养老环境辅助AAL系统做法”,对居家养老进行数字化、适老化改造。“电子保姆”可掌握老人做饭、喝水、上厕所等用水情况,以此判读老人生活是否正常。假如过长时间未接受传感信号,则预判老人发生摔倒、突发疾病而无法行动。如发现老人已长达数小时未用水,预警信息平台会第一时间通知老人子女或社区工作人员上门查看情况,为让数字科技更好服务老年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做实做细为老年人服务的各项工作,不断推进宜居社区和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实现基本养老触手可及、优质养老全面推进,让老年人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信件附件
提交时间 2022-12-31
承办单位 民政局
办理落实情况
采纳  √ 部分采纳   留作参考  
虞委员:首先非常感谢您对居家养老工作提出宝贵的建议。您提出的《关于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功能,构建幸福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一、前期工作及成效1.高密度编织居家养老服务网。截至2021年底,义乌市户籍人口87.17万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17.24万人,占总人口19.77%。近年来,我局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以“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镇街全覆盖、助餐配送餐服务城乡全覆盖,居家养老服务城乡全覆盖”为工作载体,构建以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为基础、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为支撑、居家上门服务为补充的全域化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促进居家养老服务制度化、智慧化、多元化。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站)521家,居家养老服务覆盖率100%。形成多元化助餐模式,通过自建老年食堂、中央厨房、机构配送餐等形式,为全市3万余名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2.多层级实施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制度。2020年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工作以来,我局依托“怡养义乌”智慧养老平台,搭建信息全面、服务立体、监管有效的居家上门服务子系统。通过对服务时间、人物、地点、项目、照片等多维度数字化智能监管,保证服务工单的质量及真实性。委托第三方对居家养老服务项目进行全流程经办管理,建立“事前管理、事中监管、事后跟踪”的常态化监督管理机制,严格审核服务工单真实性,避免财政资金的不合理支出,确保居家养老服务“有质感”。截至2022年5月底,累计生成服务工单220167条,正常核算工单209669条,异常单10498条,申诉工单666条,不予核算9832条,合计核算服务时间215799工时。3.数字化赋能居家养老服务。将所有开展助餐的点位以数字化的方式展现在“怡养义乌”智慧养老平台上,形成一张全市范围的助餐服务点地图,老年人本人或者亲属及联络人打开与智慧信息平台关联的网站或者微信小程序即可根据定位查看距离最近的助餐点,就近就便享受助餐服务,解决了老人和助餐点间信息不畅通的难题。在部分助餐点迭代升级,试点安装人脸识别新设备,通过人脸识别采集老人服务数据,与平台相互打通、数据联动,实时监测助餐点老年人的就餐情况,方便老年人就餐的同时提升监管工作的高效性和精准性。二、办理情况1.关于建设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问题。为增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能力,加快推进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2018年—2020年,完成14个镇街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镇街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兼具日间照料与全托服务功能,提供生活服务、康复护理服务、托养服务、家庭支持服务、社会工作、心理疏导服务等6大服务。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智能服务终端配置作为2022年省政府民生实事推进,目前已完成总进度的80%。通过应用互联网、物联网、边缘计算等技术,构建智慧助餐、健康支持和无感监测场景,以数字化手段,丰富乡镇级康养联合体,推进居家养老专业化、便捷化和智慧化。2.关于建立为老服务信息平台、安装应急装置的问题。2019年我局打造了“怡养义乌”智慧养老平台,平台涵盖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服务监管四大模块。2022年在部分助餐点迭代升级,试点安装人脸识别新设备,通过人脸识别采集老人服务数据,与平台相互打通、数据联动,实时监测助餐点老年人的就餐情况,方便老年人就餐的同时提升监管工作的高效性和精准性。根据《金华市消防安全委员会关于开展农村及民房领域消防安全专项整治提升行动的通知》(金消安委〔2022〕3 号)要求,今年计划在低保、低保边缘家庭 60周岁以上独居老人的居住场所增设互联式火灾报警器。三、下步计划1.拓展居家养老服务功能。拓展延伸居家养老服务范围,从为“走出来”的老年人服务向“在家的”老年人开展居家服务。通过政府向机构(社会组织)购买养老服务的方式,继续推动社区引入社会组织和家政、物业等企业兴办或运营老年供餐、社区日间照料等形式多样的养老服务项目,形成以企业和机构为主体、社区为纽带,满足各种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供应体系。扩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覆盖面,探索社区“嵌入式”养老模式。引导养老机构向社区、居家延伸服务,打通全服务链条,切实提高养老服务质量。2.以智慧养老信息平台为依托,推进养老智慧化服务。以全省民政系统2022 年数字化改革重大应用建设试点为契机,高标准提升“怡养义乌”应用,全面对接“浙里康养”平台,实现与义乌市纪委监督应用对接,积极创建地方个性化应用模块,搭建全量、准确、实时的养老服务数据仓。加快与户籍、医疗、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等部门信息资源对接,推进各涉老部门养老服务系统协同、数据协同、业务协同和政策协同,实现养老服务从碎片化运作迈向整体性治理。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居家养老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欢迎继续对养老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义乌市民政局 2022年6月17日
反馈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