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大供应链企业政策扶持力度,提升义乌电商竞争力的建议

受理结果

编 号 第170号
建议主题 关于加大供应链企业政策扶持力度,提升义乌电商竞争力的建议
​ 2020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为37.21万亿元,同比增长6.9%。2021上半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年达9.61万亿元,中国内地跨境电商进出口额88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6%。当今世界,全球供应链正在不断突破传统的地理疆界,形成全新的全球互联互通的功能性版图。全球竞争已日益深化为全球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体系能否在全球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已经成为衡量一国全球经济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2020年深圳成功举办了首届供应链金融高峰论坛,2021年深圳入选首批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2021年深圳市商务局制定了《深圳市商务发展专项资金供应链项目资助计划操作规程》,对申报单位为制造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质量管理、追溯服务、金融服务、研发设计、采购分销等一体化供应链服务,在此过程中因开展生产经营相关活动而发生银行贷款。对贷款利息按不超过30%,给予最高300万元贴息;对供应链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单位应用现代供应链技术和设备,推动企业自身供应链服务数字化升级、物流装备智能化升级等企业按不超过项目投入的20%,给予最高500万元资助;2019年以来深圳市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搭建了全国领先的智慧供应链公共服务云平台—“丰链云”在全国率先出台《供应链服务质量要求》、《供应链服务术语》、《绿色供应链企业评价》、《供应链企业金融风险控制与评价》和《供应链企业分类与评估》等4个地方标准;试点期间,深圳市在工业消费品、商贸流通、大宗农产品等领域,推动一批龙头企业打造供应链协同平台,实现供应链上中下游资源、信息的聚集和共享,降低交易成本,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支持金融机构和大型核心企业与人民银行认可的供应链票据平台对接,完成“平安好链”供应链金融平台和招商银行“云证”供应链金融平台接入上海票交所供应链票据平台。供应链金融人才培养、供应链金融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一大批供应链服务企业扎根深圳,到2020年,深圳全市供应链服务企业超过4000家,A股四家供应链服务上市企业出自深圳,越海全球、富森等10家企业进入全国贸易进口企业百强,跟深圳相比我市还没有出台针对供应链创新与应用方面的政策扶持供应链服务质量要求、供应链企业金融风险控制与评价等标准。我市的供应链服务企业数量很少,而真正的可以为制造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质量管理、追溯服务、金融服务、研发设计、采购分销等一体化供应链服务的企业少之又少,基本上处在一个萌芽的发展期,供应链政策的出台,对我市供应链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赋能助企政策先行,我市急需尽快出台推动现代供应链创新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一、义乌加大供应链产业的政策扶持,尽快出台专门供应链发展扶持政策,加紧制定《义乌市商务发展专项资金供应链项目资助计划操作规程》,拟定和出台义乌《供应链服务质量要求》、《供应链服务术语》等相关标准。二、综合比较各综试区政策,在办公、仓储、物流、出口补助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降低供应链企业的运营成本,加强核心竞争力。持续推进义乌现代供应链创新发展,提升供应链企业服务制造的能力。三、建议成立义乌供应链专职机构,加大对全国优质供应链服务企业的招引力度,加强对我是供应链服务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加强电商供应链企业的扶持政策、产业空间、监管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协调和推进;在执行机制上,建议由国有企业、供应链核心企业牵头组建供应链服务公司,整合产业链中的各类服务资源,推动义乌供应链企业的快速发展。四、加强供应链和跨境电商人才的培育和引进,加强与全国各大高校合作,探索供应链人才培养机制,加大创业型和实用型人才培训。一个以全球资源、全球市场、全球规则为标志的供应链时代定在携互联网、大数据、平台战略、生态圈跨界融合,向我们走来。我们处在互联网的春天,创新拥抱互联网意味着引领未来,义乌迎接全球互联网和供应链的发展趋势,勇立潮头,敢为人先,为供应链商业生态圈发展提供更持久,更强劲的动力。以建立世界级供应链商业生态圈为发展远景和目标,推动我国供应链的快速发展。
信件附件
提交时间 2022-12-31
承办单位 商务局
办理落实情况
采纳  √ 部分采纳   留作参考  
​解决类别:A 周委员: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我市供应链工作提出宝贵的建议。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加大供应链企业政策扶持力度,提升义乌电商竞争力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义乌市自2018年10月获批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城市以来,积极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积极推动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实施意见》和《金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金华市加快推动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以自贸区建设为契机,加快构建现代供应链体系,有效推动我市供应链创新发展。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建立完善体制机制。成立义乌市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全市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工作,修改完善并发布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实施计划和阶段性工作目标,加强部门间沟通协作,形成推动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发展的合力。 (二)出台配套扶持政策。出台《2022年义乌市促进进口贸易发展扶持政策》、《义乌市2022年开放型经济发展扶持政策》,明确支持做大跨境电商进口业务,支持做大跨境电商保税进口(1210)业务,在一线入区进口额与二线出区销售额比率超过80%的情况下,按货物销售额的2.1%给予跨境电商进口企业奖励,单个企业年度奖励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支持快件和跨境电子商务9610进口(含数字清关),按进口额2.1%的比例给予企业奖励,单个企业每年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对经商务部门认定的外贸综合服务、海外仓、认证组货人等新业态主体,系统接入Chinagoods、市场采购联网信息等政务平台并经商务部门组织验收通过后,单家企业给予一次性补助5万元。制定《关于促进商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明确支持供应链创新发展,对列入国家级、省级、市级(义乌)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的商业企业,每家分别奖励50万元、20万元、10万元。积极争取省级资金支持,鼓励全市供应链企业开展业务流程、服务模式、应用技术集成创新,进一步提升业务创新能力。2020年,我市获评浙江省供应链创新与应用专项激励城市(第2档),获奖励资金300万元,用于支持我市各级供应链试点企业供应链建设。 (三)构筑全球供应链体系。在国内国际双循环大背景下,加快“义甬舟”“义新欧”“跨境电商”三大通道建设,以构建义乌市场“全球一张网”为目标,加快推进海外仓建设。大力发展培育外贸综合服务主体,实现采购、仓储、物流、订舱、报关报检、退税、结汇、信保、融资一站式服务。 (四)打造两链畅通的制造枢纽。紧盯招商、转型、培育三个重点,通过抓牢大项目招大引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做好中小企业培育等方式,大力推动制造枢纽建设工作。坚持规划引领,强化项目招引,加快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设,大力开展企业技术改造,全面推动产业变革。同时做好中小企业培育,引领企业深耕细分领域,做专做精、做优做强,不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五)强化供应链金融支撑。充分发挥自贸区、综保区政策优势,围绕供应链为市场上下游200万中小微企业赋能,提出“供应链金融+保税仓”“供应链金融+海外银行”“供应链金融+产业链”“供应链金融+保税租赁”“供应链金融+数字贸易平台”五大供应链金融创新模式。围绕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拓展改革思维,谋划以平台对接为核心,“三单”融资改革为着力点,推动N项金融创新,全面提升全流程贸易融资便利度。近三年来,全市共有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兴业银行等7家银行累计为18家重点企业提共13.79亿元供应链金融融资。 (六)加快建设跨境电商综试区。去年1-11月,实现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928.53亿元,同比增长17.41%,其中跨境网络零售交易额365.03亿元,同比增长17.08%。获评省级产业集群跨境电商专项激励示范类第一档,获得专项激励资金500万元。出口方面,出台《义乌市跨境电商零售出口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试行)》,首批认定企业6家;持续推进“市场采购+跨境电商”出口新模式,推动开展跨境电商9610、9710、9810出口业务,5月10完成首票跨境电商9810出口退税,7月28日在全国率先实现阿里国际站9710出口全程在线通关。进口方面,创新开展“数字监管+跨境电商新零售”新模式,做大跨境电商保税进口(1210)业务;落地推进跨境电商数字清关业务,补齐义乌快件进口及跨境9610进口短板。 (七)优化电商发展环境。修订《义乌市电子商务园高质量发展管理办法(试行)》,完成第四批电子商务园区认定和2020年度电子商务园区效益评价。成功举办2021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博览会暨数字贸易博览会,现场达成合作意向达到6.24万个,同期举办的各类推介会、论坛26场,央视新闻联播、朝闻天下对展会情况进行了重点报道。1-12月举办各类电商培训讲座420场次,培训4.3万人次以上。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创新现货质押类融资模式。重点瞄准价格稳定、流通性强的化妆品、冻品、大宗等进口货物,依托义乌综保区与保税物流中心,建立银行指定仓,由核心企业负责仓储与运营。融资方将保税送至指定仓后由核心企业负责估价,银行按估计结果比例放款,同时建立分提单多批次提货机制,实现企业分批次还款提货。推动建立统一的动产担保登记公示系统,逐步实现市场主体在一个平台上办理动产担保登记,避免现货质押类融资出现物权纠纷。 (二)探索应收账款融资模式。针对跨境电商平台供货商账期长(一个月以上)、金融数量大等特性,建立起跨境平台,核心企业,供货商三方协同机制,由核心企业负责对跨境电商平台供应商管理系统的供货商账号与银行结算账号进行监管,当供货商将货物送至平台理货仓后,由核心企业垫付50%-70%资金,结算账户收到尾款后,供货商向核心企业偿还借款资金。 (三)推进电商高质量发展。深化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丰富线上综合服务平台功能,推动跨境电商新零售、数字清关等业态提质增效,推进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持续做大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推动直播电商、内容电商等新业态发展,加强与抖音、快手等电商平台对接合作。推进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工作,建设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强化农村电商产业集聚体系。 (四)畅通全球物流大通道。推动铁路口岸二期、深国际物流港二阶段、中通快递浙江总部等重大物流项目建设。联动20个以上物流枢纽和物流节点城市开展业务协作。申报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铁路运行项目国家试点和“义新欧”班列铁路运单物权化改革,推动“义新欧”中欧班列提质增效。全面延伸港务功能和船务资源,推广全程物流模式,完善第六港区多式联运转场机制。推动义乌-大阪等国际货运航线常态化运行,借力拓展国际航空货运网络,开展国际航空货运包机、包板、包舱业务。 (五)深入研究分析深圳供应链发展业态特征。借鉴学习其在发展过程中的先进经验,结合义乌实际,会同义乌市场发展委、商城集团等相关部门研究供应链相关扶持政策。根据义乌供应链企业意愿,结合金融办、人民银行等金融主管部门意见,协助义乌供应链企业全面分析成立供应链金融协会的可行性,为义乌打造可持续发展供应链生态提供新的活力。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供应链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欢迎继续对我市供应链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义乌市商务局 2022年6月15日
反馈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