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弘扬三溪文化推动义乌中医药健康事业优质发展的建议

受理结果

编 号 第72号
建议主题 关于弘扬三溪文化推动义乌中医药健康事业优质发展的建议
提案案由:几千年来,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的繁衍不息及身体健康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是中国及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改革开放40多年,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医疗健康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中医药在2004年抗击“非典”及2020年以来的“新冠”疫情防控中展示了这千年传承的独特魅力。中医文化在义乌源远流长,有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名震亨),还有明代虞天民、民国陈无咎等中医大家,号称义乌“三溪”。最具代表性的“朱丹溪中医药文化”绵延600余年,2021年6月被国务院列入国家非物质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提出如下建议:一、为进一步传承弘扬朱丹溪中医药文化,加强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建议成立义乌市级朱丹溪中医文化研究院,对朱丹溪学术思想进行提炼,整理出版朱丹溪的著作等来继承和发展朱丹溪的中医文化;系统地培养更多丹溪学派高端人才;组织相关单位在临床与科研领域持续深入研发,启动丹溪学派产品开发,生产更多朱丹溪中医药文化相关健康产品; 二、全力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通过举办丹溪养生文化节、丹溪养生论坛、朱丹溪中医药非遗体验旅游线、朱丹溪祭祀大典等形式让中医药文化走向百姓;推动国内外宣传交流传播,促进中医药文化在“一带一路”国家的传播。(一)开展文艺精品创作,编辑出版朱丹溪等中医大家的相关书籍、戏曲及影视作品;加快文化标识数字化改革,建设丹溪学派数字图书馆、中医药数字博物馆。(二)加强丹溪文化园、三溪百草园、中医药博物馆等文化宣传展示基地建设;同时规划建设朱丹溪中医药文化长廊、中药材植物园,依托植物园、森林公园、滨江公园等,建设“医、康、养、文、产、乐”六位一体的中医药文化主题公园让群众充分领略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尤其是三溪堂中药文化主题博物馆、百草园等场地,开展中药养生知识讲座与公益养生大讲堂建设。三、浙江省作为最近国家批复的7个国家中医药综合(试验区)改革示范区之一,因应卫健委及中医药管理部门对各级中医药治未病的学科建设支持力度,构建治未病学科统一建设标准,医保部门应适当加大中医药的报销比例,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信件附件
提交时间 2022-12-31
承办单位 卫健局、文广旅体局、医疗保障局
办理落实情况
采纳  √ 部分采纳   留作参考  
朱委员:您提出的关于“弘扬三溪文化推动义乌中医药健康事业优质发展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我市中医药健康事业的关心。赤岸是金元四大名医之一朱丹溪的故里,朱丹溪中医药文化更是我市的一张金名片。近年来我市中医药发展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和高度重视下,得到快速发展。2018年成功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市,2020年“朱丹溪中医药文化”成功申报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21年义乌市中医医院获评浙江省第四周期首批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我市结合省中医药大会及《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积极将中医药事业发展放到共同富裕大场景中谋划推进,下一步市政府将出台《义乌市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争创浙江省中医药综合改革先行区。 主要举措: 1. 为传承和弘扬朱丹溪中医药文化,义乌市建设了朱丹溪文化园,重新整理出版朱丹溪的著作,多次举办国际丹溪中医药论坛、丹溪养生文化节、滋阴圣祖朱丹溪祭祀大典等。2012年,在义乌市中医医院成立了义乌市丹溪医学研究所。 下一步争取获得市财政支持,谋划成立义乌市朱丹溪健康研究院,整合现有中医医疗机构、中医药企业的人才资源,主要承担全市朱丹溪中医药文化的挖掘、研究、保护、传承与创新等工作,开展丹溪学派发展源流与脉络、古籍文献整理研究、理论和临床研究、制剂和新药研发及文化研究。 2. 推进丹溪中医药文化传承和创新性发展,加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传承力度。建设国家非遗项目朱丹溪中医药文化研究基地。定期举办朱丹溪文化节,加促进丹溪文化对外交流合作。扩大中药健康产业规模和集聚程度。新培育一批中医药品牌,壮大一批中医药龙头企业,大德药业、三溪堂、森宇集团等中医药企业规模效应逐步显现,医院内制剂、丹溪学派新药、保健产品等研发与产业化能力不断增强。 3. 打造朱丹溪中医药健康旅游品牌。整合全市中医药文化展示、科普宣传、中医养生、中药材种植加工、健康产品研发生产等基地,线上开设“中医药直播基地”,打造朱丹溪中医药文化健康旅游带和主题精品旅游线路,推动朱丹溪中医药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有机融合。加强中医药相关文创产品、 文化礼品、生活用品、影视作品等衍生产品开发,加快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推进文化产业园区、文化创意街区建设,打造一批中医药文化产业新锐。建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性中医药产业平台和中医药健康旅游平台,努力打造1-2个国家级或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和文化养生示范基地。 4. 制定中药饮片数字化服务标准。加强中药饮片溯源、采购、验收、仓储、调剂、煎制和配送系列环节的监管与服务,由市卫健局联合市场监管局标准化研究院、全市各医疗机构、饮片生产销售企业,制定中药饮片数字化管理标准。为国家级、省级标准提供中药饮片服务的“义乌样板”。 5. 强化中医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中医药龙头作用。成立中医“治未病指导和培训中心”,制定中医“治未病”诊疗规范,开展培训指导督查,扎实推进我市中医“治未病”服务体系的建设,提高“治未病”的服务能力。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中医药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反馈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