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号 | 第14号 | ||||||
建议主题 | 关于加快落实赤岸镇文保单位保护利用(集体提案)的建议 | ||||||
建 议 内 容 |
文物是历史的记录者和见证者,将文物保护、利用好,既是对文物真正价值的彰显,更是对文物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一、现状赤岸人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目前,赤岸镇拥有6个国家级传统村落,共有95处文保单位,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4处。二、问题1、整改修缮经费有限。虽然上级和政府每年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文物保护工作,但还不能满足众多文物保护的要求,致使许多亟需维修的文保单位因资金短缺而无力实施维修。2.职责分工不明确。由于产权问题、资金问题、技术问题等限制,目前的修复只是保障房屋正常使用功能,后续如何盘活利用资源,部门、镇街、房屋所有人职责分工尚未明确。3、缺乏产权收购政策。因为产权收购没有明确统一的标准,工作人员上门做工作时,因缺少专业指导性意见,产权置换的审批程序繁琐等原因大幅增加了工作难度。4、文化梳理不足。对立足于古建筑的文化元素及历史脉络的梳理不足。三、建议为进一步发挥文物资源优势,推动文物价值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辐射带动周边旅游经济,多措并举,真正做到让文物“活”起来,建议:1、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市职能部门研究出台产权收购指导意见,打通产权置换绿色通道,为加强文物保护提供强有力的保障。2、加强资金要素保障,进一步健全共建制度。落实文物保护属地管理要求和政府主体责任,明确承担文物保护管理职责的部门,形成“政府主导、村民主体、优秀社会人才共同参与”的推进机制。拓宽资金渠道,将文保单位保护事业所需经费列入市级财政预算,设立专项保护资金。通过盘活所有权、使用权和经营权,促进文保永续发展。3、借力数字技术,植入业态,以“文物+科技”、“互联网+文物传播”、“文化+旅游”等数字融合技术,推进文物保护、管理、研究和利用,提升文化赋能价值,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利用商业运作模式,引入匹配业态,发挥出文物真正价值。 | ||||||
信件附件 | 无 | ||||||
提交时间 | 2022-12-31 | ||||||
承办单位 | 文广旅体局、赤岸镇政府 | ||||||
办理落实情况 |
|
||||||
办 理 结 果 |
解决类别:B类丁委员: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提出宝贵的建议。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加快落实赤岸镇文保单位保护利用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一、前期工作及成效(一)推动文物保护升级。将雅端村古建筑群、赤岸朱宅建筑群等2处具有较高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建筑群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将冯雪峰故居、必胜亭等3处具有革命纪念意义的纪念设施公布为省级革命文物,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2处,6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二)加强古建筑保护修缮。自2013年起,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在赤岸镇组织实施了68项文物保护修缮工程,市财政投资了约1.4亿元,其中39项位于文化名镇、传统村落,有效改善了文物保存状况,提升了文化名镇、传统村落历史风貌。三是积极推进名人文化打造利用,组织实施了冯雪峰故居陈列展示工程和周边环境整治工程,使之成为展示宣传义乌名人文化的重要窗口。二、办理情况及下步计划目前,对于赤岸镇文保单位保护利用,我局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加大文物保护资金投入。争取了国家补助资金592万元,组织实施雅端村古建筑群、赤岸朱宅建筑群国保单位智慧安消防工程,后续接入赤岸镇和公安部门监控联网系统,实现“数字+科技”安全管理,计划2022年6月底开工建设,加快推进国保单位雅端村古建筑群保护修缮,已完成修缮设计方案,计划争取国补资金。(二)深入梳理文脉和保护利用。积极指导国家级传统村落雅治街村“精改造、微提升”,协助梳理雅治街村文化脉络,探索文物建筑使用、置换新模式,并实施了4项文物建筑修缮工程,计划今年8月完成修缮工程竣工验收,将协助雅治街村活化利用文物建筑打造系列乡村非遗馆、艺术馆等。下一步将借鉴雅治街村微改造、精提升的有益经验,指导其他村落开展文物保护规划工作。(三)加强部门统筹协调。贯彻落实文物保护法、文物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各镇街作为本行政区域内的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责任主体,把文物保护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文物部门将加强指技术指导和资金支持工作,积极向上争取补助资金,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履行好相应的规划和指导职责。(四)加快实施国保单位数字化。现已启动国保单位数字化采集需求调研工作,通过三维扫描和数字化建模,加大国保单位信息价值展示利用力度,计划十四五期间逐步实施赤岸镇国保单位数字化工作。(五)推进文旅融合提升文化赋能。为深入发掘我市文化文物博物馆单位文化资源,我局与光合映画影视传媒无锡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对义乌相关文化元素进行合作开发设计,与义乌市产投集团共同合作,进一步开发设计生产销售文创产品,连接IP、设计团队、生产企业、行业协会等,形成信息互通,打通产业链,加强“文创+”的融合,为义乌小商品的提质升级搭建平台,实现文创制造产业突破发展。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欢迎继续对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义乌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2年6月16日 | ||||||
反馈附件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