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号 | 第259号 | ||||||
建议主题 | 关于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建设的建议 | ||||||
建 议 内 容 |
从2020年以来,自杀已成为青少年的头号杀手,而且呈低龄化的趋势。近年来学生跳楼事件也是屡有发生,这其中原因很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射了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的疏导与治疗,久而久之导致长期抑郁,存在行为怪异、自残、他残等倾向,最终走向不归路。因此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排查与专业的干预显得尤为重要。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不容忽视,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某小学12月份,1200多名学生参加了心理测试,整个测试分数100分,得分65分以上的系统提示为心理健康高危学生,人数高达115人,占比10%,115人中按心理严重程度分为一星二星三星,三星的学生达到了41人,得分在75分以上,分数越高心理健康越是糟糕,而且年段越高,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比例越高,这41名学生如果放任不管,任其发展,以后到初中、高中可能就会有暴发倾向。究其原因分析,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主要存在问题1.家庭关系。父母关系紧张,长期吵架不和;离异家庭,没有得到父母的关爱;重组家庭,长期压抑自己个性导致孩子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2.父母溺爱。父母过于溺爱,事事包办,生怕孩子受委屈,导致孩子极度自我,没有包容之心,在学校与同学关系紧张。3.沉迷手机。从9月份开始,国家已经规定了游戏开放的时间,未成年人游戏时间限定于周五---周日的8:00--9:00,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游戏瘾”,但是刷抖音,看视频的孩子只增不减,沉迷手机让青少年不乐意参加正常的运动与积极的兴趣爱好,日常的人际交往几乎为零。4.学习压力。这在初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每天6:30到校,一天满当当的学习后8:30回家,还有额外的作业要完成,睡觉时间基本在10:00左右,没办法及时宣泄他们的压抑与委屈。建议1.可以将心理健康筛查纳入到体检项目中,开展每年一次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检查。健康的标准是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我们在关注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同样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建议将心理健康筛查纳入到学生的体检当中,及时发现问题,才能对症下药,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2.设立心理健康专项经费,供学校聘请心理健康专业人士开展培训、讲座、普及提升教师、家长心理健康意识。由专门机构牵头,制定科学实施策略,形成长效投入机制。3.开展并落实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用好学校的心理健康教室。4.建设一支专业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教师里面很大的一部分老师持有心理健康C证,不过对于专业的心理健康问题,教师的干预水平明显不够,社会上其实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可谓人才济济,专门从事此方面工作的机构、专家很多。如何去发掘、发挥他们的作用,是相关部门着力研究的课题。5.加强心理咨询机构的建设。在心理有问题的青少年面前,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才能有效地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当学校束手无策的时候,可以求助于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及时发现问题,有效地解决问题,引导青少年走上健康的正确的人生之路。 | ||||||
信件附件 | 无 | ||||||
提交时间 | 2022-12-30 | ||||||
承办单位 | 教育局、卫健局 | ||||||
办理落实情况 |
|
||||||
办 理 结 果 |
关于对市十六届人大第一次会议 廿三里22号建议答复的函 朱代表: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注以及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设提出的宝贵意见建议。您提出的《关于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建设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前期工作及成效 您提到的青少年自杀率上升,并呈低龄化的趋势确实反映出了当下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严峻性。因此,近年来,无论是教育局层面还是学校层面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将其明确地纳入各级各校的工作计划,同时也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 当前,全市共建有标准化心理辅导室的学校117所,公办中小学覆盖率达100%,省级心理健康教育示范点17个,社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站2个(稠江街道锦江社区、昌德社区),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1所,培育校1所,我市被认定为浙江省首批中小学亲子辅导工作达标县,3所学校被评为浙江省中小学亲子辅导工作示范校。自2020年起开通了疫情防控心理疏导热线(0579-85332902)及心理咨询微信群,截至目前,累计接待咨询近2000人次。全市建有一支相对稳定、专业的专兼职心理教师队伍,现有在编专职教师16人,兼职教师350多人。全市中小学教师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上岗资格证的比率达90%以上。成立了市级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每年开展“心理危机干预”“个案咨询督导”等专题研训活动10余次。形成了省、市级科研成果及精品课程10多项。 二、办理情况 (一)全面精准筛查,早发现早干预 近年来,每年春季和秋季开学前,市教育局都会下文要求全市各校进行学生心理筛查,学校通过入学前调查,入校后观察和专业的心理测评系统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筛查,确保了心理筛查精准、全面。对筛查出的学生根据高危等级不同制定干预措施,并由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跟进处理。对确有需要的学生进行转介服务。 (二)心理健康教育人人参与,惠及人人 当前,全市公办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覆盖率已达100%,2021年秋季学期全市义务教育阶段也实现了学生人手一册的北师大版《心理健康》教材。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和心理辅导课的开设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同时,各校还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如部分学校的“5·25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已经持续开展了十几届,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大亮点和传承。 (三)加强校医协作,为特殊学生寻求转介途径 为推动义乌市心理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提高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水平,2021年在市民政局、教育局、卫健局的组织领导下,成立了义乌市心理卫生协会。同时,各校也在积极寻求校外资源以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度和效度,如全市有多所学校与市精神卫生中心签订服务协议,由精神卫生中心的医生为学校师生提供心理服务,尤其是为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提供了有效的转介途径。 (四)促进家校共育,多渠道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各中小学均成立了家长学校,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的指导服务,并通过定期的家长会、亲子活动等方式增强学校和家庭的沟通与合作。疫情背景下,多所学校还设立了数字家长学校,为家长提供线上家庭教育指导,既提高了指导的精准性,更是避免了线下活动受疫情限制的困境。国贸学校等多所学校的数字家长学校还被评为省级“优秀数字家校课程空间”。2021年,教育局联合市妇联开展了“首届义乌市家庭教育讲师大赛”,来自教育系统的七位老师和社会上的三名讲师被评为“义乌市十佳家庭教育讲师”,讲师团的讲师将面向全市家长开展家庭教育宣讲。 三、下一步计划 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各校的努力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扎实推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不可否认,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专业师资力量不足,大多数学校都未能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全市各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力量没有形成很好的合力等问题。因此,将从以下方面提升全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筹建县级心理辅导中心建设 在教育局统筹下,当前正在筹建县级心理辅导中心,将制定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建立中心日常服务管理的运行机制,加快心理高危学生筛查网络平台基础建设,同时,将对标整改,查漏补缺,落实好人员及经费,做好省教育厅9月份迎检工作。 (二)加快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下一阶段将围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考核指标,整合政府部门及社会专业机构资源,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持证培训,加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宣教活动,减少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与发生率。 (三)加速心理健康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力量的不足是限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原因。因此将加快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职人员配置及专兼职心理辅导师资队伍建设,争取2025年之前逐步配齐专职心理教师,加大民办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教育C证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广大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能力。 (四)加强课时保障及课程建设 将加强学校心理辅导课课时保证的督查,确保学校心理辅导课开齐、开足,完成每两周一课时的教学任务;切实加强义务教育段的教材使用,鼓励开发校本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欢迎继续对政府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义乌市教育局 2022年6月15日 | ||||||
反馈附件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