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未来农业发展的建议

受理结果

编 号 第254号
建议主题 关于未来农业发展的建议
近年来,受新冠疫情影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对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非常重视,相继出台了各项扶持扶农政策,为粮食生产提供了有效保证。但根据调研观察,由于地域差别大,领导重视程度不一、原材料缺口大等因素。农业发展,特别是目前粮食生产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农资大幅度上涨,今年种子、化肥、农药、农业机械等原材料不同程度涨价。特别是尿素等化肥涨幅达50%。二是用工成本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面朝黄土、背朝天,弯腰屈背几千年的田间从业人员越来越少,导致人工成本不断提高,涨幅达50%。三是非粮非农化整治田块整体质量差,部分田块耕作层浅,肥力低及水渠等不配套,水源得不到保证。进而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质量和产量。四是政府扶持力度大体维持不变,随着农业物资价格上涨,农业用工成本越来越高,部分邻近县市如金东、婺城、浦江、东阳等地已出台相应扶农政策,提升对农补贴,但我市近几年基本保持不变,甚至呈现不升反降局面。以上原因直接导致农户及农业企业收入减少,效益下降,严重影响农业粮食生产积极性。对此我建议一、适当提高农业生产补贴,特别是粮食补贴。 建议农业相关部门全面评估农业生产成本,包括农资价格、用工成本、产量水平等,参考邻近县市补贴标准,适当调整我市农业生产补贴,特别是粮食生产补贴标准。二、设立专项贷款基金,统一采购农药、化肥、农业机械等物资。1.前几年,我市商品有机肥实行统一采购,效果很好。建议农业相关部门对肥料、农药、农业机械等实行统一采购。以减少农业从事者自行采购造成的成本参差不齐、肥效效益不稳定等因素。2.牵头与银行对接,成立专项金融服务小组,对需要资金进行农业生产的农业从事者提供高效率、低成本的融资保障,吸引农户和农业企业体验新科技、学习新技术,继而提高我市农业生产质量及效益。三、加大技术培训的力度。建议农业相关部门加大对农业企业主和农业大户农业技术培训的频率,通过实验示范、针对性提出适合我市种植的新品种、新技术、新化肥、新农药、新机械、新模式及精细加工技术,来帮助农民增产增收。四、增加农业建设用地指标。合理安排用地指标,给予田园综合体及现代农业项目更多建设用地指标,用于农业企业引进农业配套项目,建设农产品加工、休闲观光、旅游配套服务用房,切实解决农业发展中建设用地瓶颈问题,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信件附件
提交时间 2022-12-30
承办单位 农业农村局
办理落实情况
已解决  √ 正在解决   创造条件解决  
虞代表:首先非常感谢您对农业生产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您提出的《关于未来农业发展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一、前期工作及成效通过大力推进“非粮化”整治,2021年我市粮食播种面积12.17万亩,比上年增长9.3%;大户稻麦复种面积为9.94万亩,比2020年7.63万亩净增2.31万亩,增幅30.3%。2021年共发放粮食生产补贴4566.7万元,比2020年1926.9万元增加了2639.8万元,增幅137%。二、办理情况(一)关于适当提高农业生产补贴的建议针对今年农资大幅涨价导致种粮成本增加的问题,今年我市新增加了配方肥补贴,补贴对象为稻麦种植大户,补贴标准为600元/吨。2022年对连栋钢架大棚(分无外遮荫和有外遮荫)、玻璃温室的补助标准从原来的30元/平方米、40元/平方米、220元/平方米提高到了35元/平方米、45元/平方米、230元/平方米,标准地项目的连栋钢架大棚(分无外遮荫和有外遮荫)、玻璃温室的补助标准提高到了40元/平方米、50元/平方米、260元/平方米。(二)关于统一采购农药、化肥、农业机械等物资,设立专项贷款基金的建议前几年,根据我市政府采购管理办法规定,我们统一采购商品有机肥只能一家企业中标,而本地单个商品有机肥厂家的生产能力均不能满足义乌农业生产需求,而且容易造成垄断经营。为促进供货企业良性竞争,目前我市商品有机肥、配方肥采购实行厂家(经销商)备案制。由供肥企业自主报名,公开购肥价格,拓宽农户选择空间,倒逼企业通过提高肥料和服务质量增加竞争力。农药因种类较多,且没有财政补助,由政府部门统一采购可操作性不强。采购农机具的购买按照省级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意见执行,经销商(厂家)的资质由省级部门确定。为方便农业“标准地”项目融资,提供高效率、低成本的融资保障,进一步深化农业“标准地”改革,我局正在联合义乌农商银行谋划出台农业“标准地”项目贷款政策,200万元以下的贷款可以实行信用贷款,A类、B类“标准地”项目的贷款在LPR利率的基础上再适当降低利率。(三)关于要求加大技术培训的力度的建议1.技术培训方面今年我们组织种粮大户参加了省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于2月24日举办的水稻绿色高效优质生产技术网上培训。3月9日组织镇(街道)农办人员、种粮大户代表开展了农药化肥减量等为重点的技术培训。今年计划针对数字农业及农业绿色发展等内容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计划培训50人。2.新品种试验示范方面为加快优质高产新品种的推广利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我局每年从省内外引进新品种进行试种展示示范,考察新品种在我市适应性、丰产性、抗病性、抗逆性,并组织全市种粮大户、种子经营户和各镇(街道)农办主任进行现场展示观摩、技术培训、宣传推广,用最直观的方式方便种粮大户筛选适宜的种植品种,并通过义乌种粮大户微信群、义乌种子经营户微信群等开展日常宣传、咨询回复。2020年引进了19个品种进行了试种展示示范,2021年引进了29个品种进行了试种展示示范,通过现场展示观摩,为水稻种植大户“看禾选种”提供了参考依据,为种子经销商来年备种提供了可靠平台,为广大农户正确使用良种提供了保障。2022年已在义亭镇枧畴村落实了8个早稻新品种试验,晚稻试种展示新品种目前正在联系安排中。3.新技术、新模式、新农机推广方面根据我省“双强”行动要求,正在梳理我市农业机械需求清单,根据机械化作业需要,积极开展宜机化改造,建立健全农机农艺协作攻关机制,改进品种选育、农作制度、栽培和养殖模式。根据新品种应用、农作制度创新和新型种养模式,有针对性地推广一批适应性强的农机装备,形成良机、良种、良制、良法配套的农机农艺融合体系。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全程机械化应用基地建设,推广利用成熟技术。近几年,我市义亭、城西等镇(街道)示范发展了稻虾轮作、稻虾共育等生态种养模式,今年义亭镇陇头朱村施行稻虾轮作模式的农田共450亩。三、下步计划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落实好各项扶农惠农政策,加大技术培训力度,示范推广一批新技术、新品种、新农机、新模式。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农业生产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欢迎继续对农业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义乌市农业农村局2022年4月20日
反馈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