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效果的建议

受理结果

编 号 第253号
建议主题 关于提高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效果的建议
研学不仅能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生活、感受自然、感受劳动快乐,更能在研学活动过程中提升学生实践、协作和创新能力的校外实践教育。在2019年和2021年,市教育局及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共公布了17家义乌市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但目前正常运营、有中小学统筹安排前往的只有森山基地1家,其他基地均没有统一安排,只能接待自主前往的散客。据了解,大部分基地都尽可能的在完善研学所需的基础设施及课程师资等,迫切想承接拓展此项业务。因此我建议:1.教育局要重视已公布被评上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教育基地,局里可通过邀请专家、老师对各基地的研学活动内容和课程内容进行定期指导,提高基地的业务水平;2.加强各基地与学校之间的联系,有关部门要定期邀请学校负责人、基地负责人进行有效对接,确保学校有更合理的实践基地、基地有更对口的生源,来更好的提高劳动实践活动的质量和意义。3.建议教育局增设一个义乌市研学系统,用数字化来管理监督各基地运营,对各实践基地的特色统筹分析、编排、制定计划、分配生源,避免有些基地拥挤接待,有些基地闲置情况的发生。
信件附件
提交时间 2022-12-30
承办单位 教育局
办理落实情况
已解决  √ 正在解决   创造条件解决  
关于对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 廿三里街道16号建议答复的函 虞代表: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研学基地运行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您提出的关于《提高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效果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前期工作及成效 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教基一〔2016〕8号)文件精神,认真落实《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 浙江省旅游局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2018年浙江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营地申报认定工作的通知》(浙教办基〔2018〕77号),我局全面构建“一体两翼多点”的研学基地布局,以义乌市综合实践学校为主体,以森山健康小镇和戚家军爱国基地为两翼,以佛堂古镇等43个基地为点位,确保学生人人有研学基地可去。 同时,为进一步明确全市研学旅行工作任务,2019年我局会同文广旅体局、发改局等10家单位,发布了《义乌市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全市围绕“红色之旅”“生态之旅”“丝路之旅”“文化之旅”“活力之旅”五个主题开展串联式研学。其中“丝路之旅”主题是义乌结合区域特色,立足于中国小商品城、“一带一路”倡议中欧班列始发地的优势单独设立提出的一个研学主题。 此外,为了确保研学活动真正落地有效,我局设立“综合实践活动日”。根据义乌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综合实践育人实施意见(试行)》,明确规定集中组织以学期中的“综合实践活动日”方式赴市综合实践学校各地基地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日”原则上小学一二三年级每年不少于两天,小学四年级至初中九年级每年不少于三天,高中段每年不少于四天。确保全市中小学幼儿园研学旅行工作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顺利进行,统筹辖区内学校积极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帮助中小学生了解国情、热爱祖国,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提高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了我市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自2019年开始我市分批设立义乌市级研学基地,目前为止我市有省级研学基地(营地)2家,金华市级研学基地(营地)6家。义乌市级研学基地(营地)18家。 二、办理情况 您提出的加强对研学基地的指导、加强研学基地与学校联系等意见,对我们加强中小学研学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局高度重视中小学研学教育,统筹开展中小学研学教育、校外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采取一系列举措,不断规范中小学研学实践活动,指导各校借助丰富研学实践教育活动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不断提高中小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一是实施“一体两翼多点”规划。我局将毛店基地设为综合实践学校的“主体”,财政目前已经投入4800万整体改造,委托森山健康小镇教育发展公司独立运营管理。主要职责为承接我市中小学校外劳动教育、公共安全、公共健康、公民教育等工作。以森山小镇研学实践教育营地和戚家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为义乌市综合实践学校的“两翼”,利用其自身资源条件开发科技教育、生态教育、工业体验、义乌精神传承与爱国主义教育等教育内容。我们将陆续纳入新的具有资质的研学基地,符合学生校外综合实践活动条件的基地(营地),经申报审核后,作为义乌市综合实践学校的“分点”,满足我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需要。凡纳入“一体两翼多点”的基地实施年审核制,对于师生家长满意率不高、课程实施不健全、教师队伍不专业的基地实施退出机制。 二是开发“义乌市中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管理平台”。逐步完善综合实践管理各项指标和学分认定标准。在义乌市综合实践学校各基地学习不少于2个学分;初中和高中年级每学年需完成12个学分,其中在义乌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学校各基地学习不少于3个学分。我市已把学生劳动素养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并以成果展示与分享、代币奖励等方式激励学生。 三是整合社会资源,加强基地建设管理。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学校应用”的原则,大力倡导和鼓励社会、企业参与校外教育基地建设,目前已有18家单位被评为义乌市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为加强管理,义乌市教育局、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义乌森山健康小镇投资有限公司于2020年3月,就义乌市综合实践学校委托运营签订合同:委托森山健康小镇教育发展公司独立运营管理,陶研会做好运营智库指导工作,教育局做好教育管理和推动工作。 三、下步计划 一是对接文旅局,做好各级各类研学基地(营地)、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遴选工作,到2025年,全市中小学生研学(劳动)实践教育基地达到20家以上,设立校园非遗教学传承基地30个、艺术普及点20个,建设青少年文旅教育实践基地不少于5个。 二是加强研学基地特色打造,促进研学课程内涵发展,由义乌市综合实践学校组织各研学基地将课程建设作为基地建设的一项基本要求,形成具有研学教育基地特色的课程体系和活动课程,并根据区域优势和特点,打造出适合不同区域学校、不同年段学生开展研学活动的精品线路10条以上。 三是完善考评体系,根据《义乌市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明确的“原则上小学一二三年级每年不少于两天,小学四年级至初中九年级每年不少于三天,高中段每年不少于四天”等要求,切实加强对学校研学实践教育的督导,不断完善综合实践评价体系,将研学实践教育作为新时代加强“五育”并举、提升学校现代化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 四是深化数字化改革,委托义乌市综合实践学校建设智慧研学系统平台,整合线上推介、研学打卡、接待数据实时统计等功能,把所有中小学研学(劳动)实践基地(营地)、课程纳入该平台,方便学校、学生、家长精准对接,并计划采取“特殊要件审查、部门联合监管、不符摘牌退出”的复核机制,对基地实行动态管理。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研学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欢迎继续对政府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义乌市教育局 2022年6月16日
反馈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