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号 | 第241号 | ||||||
建议主题 | 关于加强餐饮厨房燃气数字化监管的建议 | ||||||
建 议 内 容 |
餐饮厨房燃气安全问题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一旦燃气泄漏引发火灾,会造成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同时也会对社会造成极大不良影响。《义乌市工业企业、餐饮场所使用燃气基本安全要求》明确提出:餐饮场所必须安装可燃气体浓度报警装置。但经过我调研发现了几点不足之处,比如当前网格日常监管尚未数字化,如何在厨房燃气泄漏的源头预警、线上指挥及应急处置等闭环管理中,进一步减轻管理成本、工作压力及预防手段,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探索、提高及完善。根据我前期调查发现,目前绝大多数餐饮单位均已安装可燃气体浓度报警装置,但报警装置能否起到预警效果或预警后是否能迅速应急处置还值得商榷。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报警装置质量参差不齐。部分餐饮业主为贪便宜,应付检查而购置劣质产品,导致无法达到预警效果。2、报警信息传输渠道不畅。部分餐饮单位可燃气体浓度报警装置并未联网,导致深夜厨房无人值守,即使报警装置启动,餐饮业主也无法及时获取报警信息,第一时间抵达现场处置。3、网格化监管工作压力大。网格每天要求餐饮业主上报燃气阀门检查记录情况等,形成常态化后,会导致部分餐饮业主不重视此工作,应付了事,经常出现漏报、瞒报或乱报现象;而网格人员限于精力与时间,不可能一一现场核查,上报也只能流于形式。4、专项工作统计数据不实。未出现事故前,多数餐饮业主不会主动对照问题寻找原因,往往还是隐瞒事实按正常上报数据,不会自我检查,吸取教训。为此建议如下:1、购买数据服务。建议政府可通过购买第三方数据服务等方式,借助大数据科技手段,实现厨房燃气一对一实时监管,以此来有效预防燃气泄漏隐患,减少燃气泄漏事故发生。2、建立厨房燃气泄漏报警自动关阀数字化监管系统。希望借助“平安义乌”数字化平台,采集全市餐饮煤气泄漏数字化预警信息,并设立自动关闭阀门功能,通过远程操控,及时中止燃气泄漏,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3、规范“一店一档”。建议有关部门指导餐饮业主建立“一店一档”的日常监测记录台账,以大数据分析燃气泄漏,实现预警机制,通过APP微信推送等形式,让餐饮业主与网格人员第一时间响应。 | ||||||
信件附件 | 无 | ||||||
提交时间 | 2022-12-30 | ||||||
承办单位 | 建设局、商务局 | ||||||
办理落实情况 |
|
||||||
办 理 结 果 |
解决类别:B类关于对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廿三里04号建议答复的函季代表:首先非常感谢您对燃气安全管理工作提出宝贵的建议。您提出的《关于加强餐饮厨房燃气数字化监管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燃气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必需品,也是易燃易爆的危险品,燃气的安全使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国内外燃气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特别是去年湖北十堰“6·13”、辽宁沈阳“10·21”燃气爆炸事故,导致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教训十分惨痛。按照国家、省、市统一部署和要求,为加强燃气安全管理,消除燃气安全隐患,防范燃气事故的发生,我市高度重视,成立工作专班大力推进城镇燃气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全面排查治理燃气安全隐患。今年以来,全市累计出动检查人员6.3万余人次,检查餐饮店、出租房、食堂、燃气站点等18.6万余家次,督促整改隐患问题4575处,执法部门立案查处135起,处罚金额27.6万元。餐饮单位用气量大、人员密集,一旦发生事故易导致严重后果,为保障餐饮等生产经营单位燃气使用安全,根据去年9月1日起新实施的《安全生产法》第三十六条第四款“餐饮等行业的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燃气的,应当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并保障其正常使用”的有关规定,我局在牵头推动落实燃气安全专项整治过程中,积极督促、指导各镇街、相关部门开展餐饮单位燃气安全地毯式排查,今年以来累计检查餐饮单位4.3万余家次,安装燃气泄漏报警装置餐饮单位15441家,已基本实现餐饮单位全覆盖。为贯彻落实全省数字化改革决策部署,加快建立燃气安全数字化、智能化检测预警系统,目前我省正在统一部署推广“燃气安全在线系统”,该系统具备了餐饮单位等燃气泄漏远程监测、预警等功能,目前已在嘉兴、衢州等地试点运行。下一步,我局将根据上级部门统一部署和要求,积极对接推进该系统的部署建设,同时充分采纳您提出的建议,大力引导推广餐饮单位远程联网式燃气泄漏报警装置,努力实现大数据分析预警和数字化管理,提高燃气安全管控数字化水平,切实保障燃气使用安全。最后,再次感谢您对燃气安全管理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欢迎继续对政府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义乌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2年6月13日 | ||||||
反馈附件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