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号 | 第204号 | ||||||
建议主题 | 关于在“双减”政策下提升学校课后托管服务质量的建议 | ||||||
建 议 内 容 |
依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21年7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双减”政策旨在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建议学校课后服务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等,将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因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参与体育艺术活动的症结。义乌的所有中小学也从2021年9月1日开学的新学期开始,开始开展了各种课后服务,但是每一家开展的方式和开展的情况各不相同。在学校老师短缺的情况下,很多学校选择了引入校外第三方机构进入校园提供服务的方式。经过对多所中小学的调研发现,普遍存下以下几点问题:1、时间问题:未执行双减政策之前,课后托管时间一般延续到5点半左右,可以很好的和工作的家长的时间契合。执行双减政策后,放学时间提前,造成有部分家长接送困难。2、校外机构引入方式造成了价格高的问题:大部分学校引入校外机构采购招投标的方式,出价高的可以进入校园。这样的方式导致校外机构将这部分成本转嫁到向学生家长收取的服务费上面,导致有些项目比原来的校外培训机构的费用还要高。这就导致有部分学生因为家庭条件等方面原因,无法选择感兴趣的课程,只能坐在教室内无所事事,度过无聊的一个小时。3、服务质量问题:因为引入方式的原因,导致校外机构无限量的招收学生,导致每个服务项目的人数超多,服务质量下降。同时调研还发现,基本上这类服务机构的服务人员很少有和学生家长沟通的,更谈不上培训效果了。按照学生家长的话来说就是“关关人”了。根据上面的一些问题,首先我建议相关管理部门要出台相关的管理制度,规范校外机构引入的方式,要更多的从校外机构的师资,课程等方面去筛选,而不是“价高者得”。同时,也要出台相关的评价体系,对服务的课程内容进行相应的评价,作为第二年是否可以延续提供服务的依据。其次,对于一些科普类、劳动类社团活动,可以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一些活动及党员志愿者或者家长志愿者结合起来,资源整合为学校学生服务。第三,参考校外培训机构的管理方法,对校内服务也出台收费指导价格,或对城市学校和乡村学校的收费标准给出不同只指导意见。针对家庭有困难的学生也可以出台一些福利扶持政策等。 | ||||||
信件附件 | 无 | ||||||
提交时间 | 2022-12-30 | ||||||
承办单位 | 教育局 | ||||||
办理落实情况 |
|
||||||
办 理 结 果 |
关于对市十六届人大第一次会议 北苑街道15号建议答复的函 朱代表: 首先感谢您对我市课后服务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您提出的《关于在“双减”政策下提升学校课后托管服务质量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前期工作及成效 目前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已全面、创新开展“1+X”课后服务模式(“1”为统一的基本托管服务;“X”为个性化的素质拓展服务),进一步做实“5+2”,有效解决“学生课后教育难”问题,推动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实现“两覆盖”即义务教育段学校全覆盖、有需求学生全覆盖。 目前全市义务教育段合计参加15.3万人,约占全部在校生的94%。通过问卷显示,学生满意率达98.21%,家长满意率达98.43%。《浙江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台先后报道我市课后服务工作情况。 二、办理情况 目前我市义务教育段课后服务实行“5+2”模式,即每周5天,每天放学后2个小时。为缓解学校周边的交通压力,尤其是城区托管结束时间与下班高峰重叠,实行错时放学,基本上都是在当地正常下班之后。考虑到家长会有突发状况来不及接,每校都有提供延时看护服务,直到孩子安全被家长接走。 为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提供更多非学科类课程的选择,提升体艺特色学校体艺水平,目前我市体育艺术特色项目布点校的布点项目,经学校申请教育局同意后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引进校外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以补充学校专业人才不足。 场馆出租项目由教育局制定统一的招标文件,由代理机构严格按照招标流程进行公开招标。为避免价高者得导致培训机构恶性竞争情况的发生,招标方案定标方式采用综合得分法,其中技术分占60分,商务分占40分,避免以价定标导致加重家长负担。同时,招标文件对收费让利情况给予14分的技术分,占技术分的23%,最终招标结果明显低于校外培训机构的收费。 如稠城三校篮球项目,按每周2节课(每课时60分钟),每学期按18周(36节课)收费1750元;幸福湖小学篮球项目,按每周1节课(每课时90分钟),每学期按18周(18节课)收费720元。同时期如雏鹰篮球公园暑期收费最优惠的套餐共30天(30节课)(每课时90分钟),收费2506元。同时对每班最多允许招生人数、课时、同时段最大班级数进行限制。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有序推进非学科类机构进校园。完善中小学校场地出租管理办法,制定非学科校外培训机构进校园标准和招选办法,遴选优质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进中小学提供课后服务。二是提升非学科机构服务质量。对进校园的非学科机构强化机构资质、教职工、课程设置、收费情况等监管,不断提高课后托管服务质量。三是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积极引进青少年宫、妇联、老年大学等社会力量进校园参与课后服务,探索退休教师、社会专业人士等进校园,不断充实托管力量,丰富课后服务形式。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课后服务工作的关心、支持与理解!欢迎继续提出宝贵的意见与建议。 义乌市教育局 2022年6月15日 | ||||||
反馈附件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