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号 | 第200号 | ||||||
建议主题 | 关于更好地留住传统织造产业员工的建议 | ||||||
建 议 内 容 |
2021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面对全球疫情的演变,国际大环境错综复杂的形式,国内传统制造行业原材料上涨,消费水平上幅,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全球疫情影响及中美贸易摩擦等原因迫使国外客商转战东南亚市场,这无疑会对义乌传统制造行业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留住员工,留住人才是当务之急。但目前,留人工作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员工子女入学困难问题。我国打工潮的趋势一直从未下降,人们也倾向于到城市去谋取生计。但在外谋取生计的员工大部分存在因户口、社保年限等原因导致孩子无法在其夫妻二人就业地学校入学的困境。2、教育行业补课内卷,员工教育经费压力过重问题。国家“双减政策”的下达,意在为学生减轻课业负担,增强课外体育锻炼和文娱活动。然而,双减政策之下,即使教培机构全部关闭,学生的课后补习却从未停止。小班化教培仍在继续,教培费用也急剧上升,员工在孩子教育上的压力骤然增加。3、员工法定节假日福利无法保障问题。我国明确规定,法定节假日员工应有休息的权利,但是从员工反馈和基层调研发现,部分工厂存在员工休息日仍旧加班的情况。4、临时工市场乱象,导致企业员工流失率过高,招工因难,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企业的负担。对此,我建议:1、对于员工法定福利无法保障问题,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对企业主体的监督,企业也应给予员工一定程度上的温暖,在加班与法定节假日折中安排员工休息。2、临时工用工市场建议由市人力社保局牵头,规范流程化,有效遏制用工乱象。 | ||||||
信件附件 | 无 | ||||||
提交时间 | 2022-12-30 | ||||||
承办单位 | 人力社保局、教育局 | ||||||
办理落实情况 |
|
||||||
办 理 结 果 |
许代表:首先非常感谢您对人力资源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您提出的《关于更好地留住传统织造产业员工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一、前期工作及成效近年来,义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员工子女入学难、教育行业补课培训费用高、临时工市场乱象等问题导致的企业员工流失率过高、招工难等问题,专门部署有关部门、镇街开展了专题调研,在规范引导等方面推进工作。(一)扩大教育覆盖,规范校外培训“十三五”以来,教育基本建设投入共83亿元,新建校舍近158万平方米,新增教育用地近2400亩,建成投用中小学、幼儿园125所。完成中小学新建13所、迁建10所、改扩建11所,合计34所,新增714个班级,共计29730个学位,较好地保障了随迁子女在义乌公办学校的入学需求。2021年义务教育段随迁子女在义乌就读7.34万人,占到了全市义务教育段总在校生数的47.3%,远高于省平均的16.8%。义务教育段公办学校已将三分之一的学位提供给了随迁子女。“来了就有书读”逐步成为现实。近两年我市的多所公办小学和初中,只要缴纳过1个月的社保就可以入学,对比周边的入学门槛应该是最低的。接下来我市对持有居住证的适龄随迁子女在我市义务教育学校入学,探索通过政府购买学位服务的方式,安排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在依法成立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入学就读,创新安置方式,多形式解决随迁子女入学问题。2021年12月10日,金华市发改委、教育局、市场监管局联合发布的《金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有关情况的通知》中明确,所有线下学科类培训项目收费上浮不得超过政府指导价的10%,下浮不限。政府指导价自2022年1月11日起执行。面向普通高中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参照执行,不存在教培费用过高问题。(二)以数字赋能破解企业用工矛盾大力推广“共享员工”,实现“动态”匹配。为满足春节期间不停产企业的用工需求,服务停产企业稳岗留工,义乌市通过推广“余缺劳动力调剂服务平台”,实现缺工企业、劳动力闲置企业和员工的“三方共赢”。开发“富余企业”“缺工企业”两张清单,细化用人需求、工作岗位、员工管理等各项内容,根据企业申报情况精准对接、动态匹配,提升调剂成功率。制作“共享员工”操作指南,明确调剂流程、协议范本,明确调剂双方权利义务关系,解决企业余缺调剂后顾之忧。为线上匹配不成功的企业提供推广服务,将招工信息同步发送至义乌人才网等招聘平台,为缺工较多企业组织专场招聘会、提供劳务对接,同时加强与镇街信息共享,充分利用本地闲散劳动力,多渠道解决企业用工需求,实现“清单”动态“清零”。创新开展“直播带岗”,实现“云上”速配。义乌市抓住“直播带货”获取信息快、互动性强等优势,创新开展“直播带岗”活动,提高人岗匹配效率,实现就业供需精准对接。开发企业员工需求申报系统,全面摸排企业用工需求。将有用工需求的企业“云建档”,按照光电光伏行业、外贸出口行业等不同企业类别进行分类,同时提取各企业招聘岗位、薪资报酬等招工信息,有选择地安排每场直播企业,确保每场直播招聘能满足不同人群、不同需求。推进人力资源服务市场化改革,发挥义乌人才发展集团市场引才作用。坚持党管人才,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服务人才”为指导思想,以公益加市场化的方式为企业提供猎头、网聘、劳务对接、校企合作对接、培训、企业管理咨询等全产业链的人才服务体系,低成本为我市企业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三)提升行业自律规范进一步加强行业协会的领头作用,加强企业的行业自律。要求协会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及时制定行业用工规范、工资标准等,在相互联系中影响企业行为,规范企业准则。 要求相关职能部门要依法、主动服务企业,服务关口前移,寓管理于服务,帮助企业提高自我发展、自我管理的能力,加强服装等对零工需求较大的行业的监管,培育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四)部门配合形成常态监管坚持“疏堵结合”原则。对于临工抱团,尤其对带头的临工包头可能涉嫌出现的欺行霸市、恶意抬价等行为,涉嫌扰乱正常用工秩序的,由公安牵头,多部门联合、全面执法,做到有黑打黑、无黑治乱,形成常态监管、长效管理机制,确保企业用工关系和谐稳定。(五)引导企业逐步实现机器换人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对全流水线暂时无法提升转型的,就注重某道或某几道工序进行技改,改善工序环节,提升技改投入补贴力度。通过政策引领,引导企业加大技改决心,减少前期企业试错成本。二、办理情况今年以来,我局积极响应“留义过年”号召,在人才网设置招聘求职和余缺调剂专区,实现春节服务“不打烊”,组织开展青年人才社交联谊会,让更多的人才留在义乌。同时结合疫情实际,开展“春节不返乡 就业有保障 ”、“春暖义乌‘职’等你来”、“ 芯光电产业专场”为主题的直播带岗活动、千企万岗百校行活动、义乌籍学子代表新春恳谈会等线上线下各类人才活动,1-5月已开展62场,共服务企业984家,提供岗位24509个,其中“直播带岗”活动51场,观看总人数达376万。引进高校毕业生2.06万人,同比增长14%。三、下步计划(一)深化“四位一体”人力资源保障机制。深化政、校、企、介“四位一体”产业人才供应链并形成长效机制,开展人力资源提升培训,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公益性与市场化相结合,线上线下双轮驱动,吸引更多产业人才来义创业创新。(二)搭建企业引才平台。做好“创业创新 圆梦义乌”千企万岗百校行活动。发布2022年组团外出招才引智工作安排,做好高校对接和企业宣传发动工作,引进我市急需人才。采用“直播带岗”等结合线上招聘活动,打造新型人才招引服务链。开展各类实习就业、人才项目对接、产业游等活动,聘任引才宣传大使,宣传义乌引才环境和政策,帮助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义。(三)搭建供需双方对接平台。鼓励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与省内外中、高职院校“联姻”,开展“订单式”培训,定期召开学校与企业见面会,搭建校企合作对接的信息沟通平台,支持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设立实训基地。开展校企合作,实现精准对接。在前期“走出去”建立引才联络站基础上,举办各行业主题校企合作对接会,邀请全国高校来义与我市企业进行面对面交流。最后,再次感谢您对人力资源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欢迎继续对政府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义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2年6月15日 | ||||||
反馈附件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