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号 | 第199号 | ||||||
建议主题 | 关于加强前洪村革命遗址保护利用的建议 | ||||||
建 议 内 容 |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前洪村是中共义乌地方组织的重要发祥地。1927年11月,前洪村党支部成立。1928年10月义乌县委成立后,县委驻地在前洪村,中共义乌县委在前洪村领导和发动全县党员群众开展农民运动和革命斗争,取得了重要成果。前洪村党支部为县委的直属支部,该村的农民党员吴溶品、吴溶泗等人是当时县委的组成人员。据《中国共产党义乌历史(第一卷)》记载,吴溶品继第一任中共义乌县委书记朱鸿儒之后担任县委书记,当时还在吴溶泗家建立了县委联络站。吴溶泗、吴溶品等先后在革命斗争中壮烈牺牲。市委党史研究室于2017年经过论证,确认中共义乌县委旧址(位于现前洪村祠堂)、吴溶品旧居、县委交通联络站旧址三个点为义乌市党史遗址,于2017年3月10日下达了《关于确认前洪村党史遗址的函》。前洪村是传统革命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鉴于前洪村在义乌党史上的重要地位,为更好总结历史经验,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让更多的人铭记革命历史、传承革命传统,建议加强中共义乌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等3个革命遗址的保护利用工作。1、文化文物部门对相关革命遗址的文物价值进行鉴定,符合条件的应保尽保,对一些濒危遗址遗迹纳入修缮保护范围,并进行抢救性修缮保护。2、在小城镇综合环境整治以及旧村改造规划建设过程中,对前洪革命遗址遗迹的保护利用工作给予重视,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前洪红色旅游景点、线路,融入全域旅游,传承革命精神,服务当代发展。3、目前,前洪红色记忆陈列馆已收集整理了部分史料。建议党史研究室用好前洪红色资源,组织力量整理前洪红色故事,讲好义乌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 ||||||
信件附件 | 无 | ||||||
提交时间 | 2022-12-30 | ||||||
承办单位 | 文广旅体局、党史研究室 | ||||||
办理落实情况 |
|
||||||
办 理 结 果 |
吴代表: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文化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加强前洪村革命遗址保护利用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一、前期工作及成效根据义乌党史、组织史记载,前洪红色文化资源比较丰富。据《中国共产党浙江省义乌市组织史资料(1926.12-1988.7)》记载,成立于1927年11月的前洪村党支部是义乌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中国共产党义乌历史(第一卷)》记载,最早的中共义乌县委于1928年10月成立,县委机关设在前洪,吴溶品(前洪村人)是县委委员之一,于1928年12月担任县委书记,吴溶泗(前洪村人)等人增补为县委委员。(一)发挥前洪村红色资源党史宣传教育作用。近年来市委党史研究室陆续编印《中国共产党义乌历史(第一卷)》《义乌市党史胜迹图志》《义乌红色故事汇》《信仰的力量》《义乌市革命老区发展史》等相关党史书籍中将首届中共义乌县委成立、吴溶品等重要事件、人物列入。党史研究室依据党史资料,2017年3月确认中共义乌县委旧址(位于现前洪村祠堂)、吴溶品旧居、县委交通联络站(吴溶泗旧居)旧址三个点为义乌市党史遗址。(二)加强前洪村红色资源保护利用资金扶持。2019年至今,我局对照《义乌市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专项扶持资金管理办法》第五条第3款规定,每年对前洪红色记忆陈列馆(包括主陈列室、县委旧址、抗美援朝陈列室、培训室、会议室)提供专项补助资金,用于日常运营。二、办理情况及下步计划为加强前洪村红色资源保护工作,2021至2022年,由党史研究室、文旅体局、退役军人事务局共同开展红色资源普查,将前洪村相关党史遗迹列入义乌市红色资源普查名录。目前,前洪村正开展全村有机更新,建议街道、社区以及前洪村结合旧改总体规划,在新村建设中,留出前洪红色文化宣传阵地,展示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我局将积极指导和服务,助推红色文化保护利用。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文化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欢迎继续对政府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义乌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2022年6月16日 | ||||||
反馈附件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