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乡村旅游数字化的建议

受理结果

编 号 第289号
建议主题 关于推进乡村旅游数字化的建议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也强调,要把数字技术全面融入到农业农村发展的全过程、各环节,让乡村产业、生态、治理、文化等方面实现数字化转型,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向新步伐。一.目前义乌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1.义乌的乡村旅游缺少整体规划,基础不完善,重复建设,低层次开发,乡村旅游地域上分布较广,组织线路的难度较大,乡村旅游与传统景点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共生性差,从而降低了对游客的吸引力2.乡村旅游市场品质参差不急,由于宣传手段匮乏,目前我市的乡村旅游基本处在自发和自助阶段,很多民宿,农家餐,宣传方面基本依赖熟人和回头客,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预订和销售系统,没有横向和纵向的网络体系,很难打开新的市场。以及村民的服务和品质意识差,没有以用户为导向的有效反馈机制导致很多农家餐,民宿以及旅游项目的体验感不好。3. 随着乡村有机更新,越来越多的古村落都被拆除,如尚阳、乔亭、雅端像这样保存比较完整的古村落,已经不多了,晓峰村即将消失,一个古村落就是一个村庄的历史和文脉,而随着拆除导致了很多的古村落文化的遗失,也丧失了给后代传承文化的机会。二.建议数字化将是未来乡村旅游发展的趋势和主流,因此,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要抓住数字经济发展的机遇,可以从“数字+旅游+文创”着手进行推进。1.数字+乡村旅游以绿色、康养为主题的文旅消费不仅让“憋了三年”的人们对高品质生活有了新期待,也给绿水青山的守护者们带来了就业致富的新契机,现在人们闲暇时都喜欢往空气清新的乡村跑,修养身心,放松心情,可以通过乡村旅游数字化的平台,将分散在义乌各地的民宿、文创产业实体和景点资源全部纳入平台管理,提高乡村旅游集体合作组织管理水平,扩大旅游产业实体发展规模。游客可通过服务端查看民宿、餐饮、交通、停车等实时数据,并实现在线预定房间、订餐等服务,村民可以根据个人意愿,携自家民宿加入平台,由平台服务团队统一管理、统筹调配。通过专有的网络调配平台,即可完成客人分流、客房管理,订餐,旅游订票,还可以提供民宿,旅游推介、信息咨询等人性化服务,并且通过网上评价系统可以对于民宿,餐饮,旅游等进行有效监管,提升乡村旅游的品质,吸引更多的游客。2.数字+乡村文创在乡村振兴、文旅融合大时代背景下,文创成为连接文化和旅游的桥梁。对于乡村,文创正以一种新的文化生产方式挽救日渐消散的乡村文明,并且通过与旅游要素的结合为乡村旅游赋能,提升乡村软实力。对于义乌来说,有几百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都有属于自己的村部落文化,我们要加大对乡村优秀文化资源的挖掘力度,更好发挥文化对乡村振兴的助力作用。在义乌有很多的古村落,它是不可复制,也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遗产,然而义乌保存完整的古村落已经越来越少了,我们可以采用更多的数字化方法来保护古村落,将古村落活起来。我们可以做好古村落数字化修复及保护工作,用三维扫描技术对古村落进行高精度还原,建立数字化存档,可以通过VR技术、3D投影技术、AI技术等现代化手段,能够实现对已拆除的古村落的还原,可在古村落还原的基础上,增加乡村传统文化的体验,通过VR技术,使游客获得更加直观的体验,充分感受古村落的历史性和乡村文化的趣味性。
信件附件
提交时间 2023-08-11
承办单位 农业农村局、文广旅体局
办理落实情况
采纳  √ 部分采纳   留作参考  
毛委员: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义乌的乡村旅游发展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您提出的关于《关于推进乡村旅游数字化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前期工作及成效 我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传统村落资源丰富,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佛堂镇、省级历史文化名镇赤岸镇;有传统村落19个,其中国家级传统村落13个(尚阳、朱店、东朱、雅端、雅治街、乔亭、缸窑、何店、陇头朱、倍磊、寺前街、红峰、何宅),省级传统村落5个(田心、云山、黄山、苦竹塘、同裕),金华市传统村落1个(李祖)。同时我市认定有120名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2名、金华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51名;建立了19个各具特色的乡村非遗馆,对乡村的传统手工技艺、民俗、饮食等进行保护,记录民俗风情,传承乡村记忆;打造了11个金华市级非遗民俗文化村、1个省级民俗文化村、1个省级非遗小镇。我市有29个村纳入省农业农村部门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项目数据库,7个村已开展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项目建设,15个村已开展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一般村项目建设。 从2017年开始,以“八大国企+镇(街道)”的方式,建设了十条美丽乡村精品线路,串联112个行政村,辐射300多个乡村,并形成互通全市的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极大丰富了我市乡村旅游资源。我市是国际性商贸城市,外籍及流动人口140万以上。吸引和留住这部分人口,在义乌及周边地区游玩和消费,推动乡村融合发展,打造农旅产业项目势在必行。 为持续深化“千万工程”、迭代升级美丽乡村建设,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争创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省的指示精神,以“一统三化九场景”为导向,结合义乌实际,我市率先在全省开展全域未来乡村建设。自全域未来乡村启动以来,我市各项工作扎实推进,2022年向上争取了6个省级未来乡村建设试点,其中缸窑、李祖、分水塘、陇头朱村已高质量完成创建,命名为省级未来乡村,并列入浙江省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一老一小”服务场景,义乌“未来乡村试点建设”列入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拓展试验任务。缸窑未来乡村得到时任省委书记袁家军点赞,我市获评第二批省级数字乡村建设试点县,承办金华市未来乡村现场推进会。 目前,我市有休闲农业经营主体186家,其中星级农家乐55家;共有A级景区村264个,其中AA级3个、AAA级14个。2022年休闲农业旅游人数达372万人次,总产值达2.2亿,农旅产业已成为乡村增收的一个新亮点。根据省农业农村厅加快数字化应用在农业农村融合贯通的要求,目前,我市浙江乡村大脑和16个“浙农”系列应用已实现应贯通尽贯通。浙江乡村大脑是省建数字大平台,按照“11153”架构建设,包括1个农业农村数据仓,1张三农全域地理信息图,1个数字化工具箱,1个“浙农码”和1批“浙农”系列多跨应用场景。其中农家乐一件事已列入浙农系列应用,为休闲农业提供一定的数字化支持。 二、办理情况 1.加大古村落保护力度。我市已出台《关于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实施意见》,印发了《义乌市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构建了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总体框架、工作分工、协调机制,规范了保护要求和资金支持。组织编制了《义乌市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总体规划》及19个传统村落“一村一策”规划,实施了一批传统村落修缮保护修复提升项目,累计获得省补资金3082万元、专项用地指标45亩,我市投入专项资金5000万元以上。为深入挖掘、传承和保护村庄文化艺术,开展了 2023 年“百村争鸣”十大系列文化艺术村评选、跟着节气游乡村等活动,组织开展农业文化遗产资源挖掘整理工作等。 2.高质量构建未来乡村体系。制订《义乌市全域推进未来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和《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全域未来乡村的若干意见》系列政策,同步出台《义乌市全域未来乡村创评办法》《义乌市农村人居环境(和美乡村)长效管理工作考核办法(试行)》等配套实施细则。结合义乌实际提出13930创建标准,为探索具有义乌特色的“未来乡村”建设模式和发展路径奠定了坚实基础。 3.高水平推进省级试点建设。缸窑、李祖、分水塘、陇头朱、红旗、神坛等6个第一、第二批省级未来乡村已累计谋划实施52个工程项目建设,总投资超2亿元,目前总体进展超过90%。2023年,新谋划了佛堂倍磊+芦塘下片区、苏溪杜村、上溪苦竹塘、福田官端前、廿三里李宅、赤岸莱山等6个第三批金华市未来乡村,其中佛堂倍磊+芦塘下片区、苏溪杜村同时创建第三批省级未来乡村,现已上线“浙里未来乡村在线”,并谋划了24个工程项目建设。同时启动编制全域未来乡村建设规划,组织各镇(街道)结合实际情况,通过细化落实年度创建任务,明确未来乡村培育目标、创建等次,谋划具体工程项目。目前,全市已累计启动义乌市级未来乡村建设超200个。 4.通过主题化打造,寻求个性化发展。深入挖掘义乌乡村历史文化遗产,在突出风貌保护的基础上,完善配套设施、改善人居环境、培育特色产业。同时,加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党群服务中心、农村文化礼堂等阵地作用,深入挖掘农耕文化传统,复兴义乌味道的优秀活态文化和民俗活动,结合24节气及传统节日开展各种农事生产体验活动,增强地域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村村有活动,村村有特色的民俗氛围。鼓励申报各级历史文化村落、传统村落等保护项目,实现有效保护、活态传承。 5.提升数字化水平,建设数智乡村。扎实推进“浙里未来乡村在线”应用的建设及推广,8个省级未来乡村及拟创村已全部完成数字驾驶舱装配并上线,移动服务端开通率达100%,其中6个村完成“浙里办-我的家园”上架,并上线接入了10个场景应用,点击量名列全省前列。推动“未来义家-全域未来乡村智慧服务平台”的建设,有效承载未来乡村特色村、样板村乡村基础数字化信息,促进数字化手段赋能乡村经济建设、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6.加大乡村旅游支持力度。2022年,义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新时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全域未来乡村的若干意见》(义政办发〔2022〕52号)中提出,大力发展农家乐经济,对新认定的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农家乐经营户(点)分别给予3万、5万、10万一次性创建奖励。另外,美丽乡村精品线建设、美丽庭院和未来乡村创建、村集体经济主体培育等方面都有相应的扶持政策。 三、下步计划 1.持续开展古村落保护。加大《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条例》《金华市传统村落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群众保护意识,全力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工作走深、走细、走实,干出成效。通过向上争取补助、统筹市镇两级财力,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等多种形式筹集资金,加大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力度。积极挖掘梳理各传统村落的名人故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历史文化基因和脉络,有针对性地开展文旅项目招商宣传,根据不同乡村的传统业态、自发业态,进行复活和提升,打造传统村落乡村旅游品牌。 2.未来乡村数字化先试先行。选取建设基础较好、建设积极性高、班子战斗力强的村为试点,以省建浙里未来乡村在线应用为基础,贯通浙农系列应用,加强现有软硬件集成,按需补齐数字基建短板,建立健全运行机制,打造2-3个数字味浓厚的未来乡村样板,推动全域未来乡村建设。 3.加快数字农业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大脑+未来农场”发展模式落地,推动农机农艺融合,加大“机器换人”扶持力度,以数字农业工厂、未来农场创建为载体,推进数字农业发展。以数字农业为基础开展农事研学、农耕旅游等农文旅活动。 4.扎实推进全域未来乡村建设。以产业兴旺发达、服务普惠共享、风貌美丽宜居、文化繁荣兴盛、数智应用广泛为总目标,实施未来乡村达标村、特色村、样板村、精品示范村创建行动,加大九大场景特别是“一老一小”场景、特色“X”场景打造,建设一批引领数字生活体验、呈现未来元素、彰显义乌特色的未来乡村。2023年,完成创建未来乡村特色村30个,未来乡村样板村20个,建成省级未来乡村2个以上。到2025年底,全市所有行政村实现未来乡村应创尽创,建成未来乡村特色村100个以上,未来乡村样板村50个以上,高质量建成省级未来乡村10个以上。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局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欢迎继续对我市的乡村文化创意产业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义乌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5月8日 毛委员: 非常感谢您对义乌文化旅游工作提出的的宝贵建议,您提出的关于《关于推进乡村旅游数字化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前期工作及成效 近年来,我局在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十条精品线建设基础上,积极推进浙江省旅游“百千万”工程在义乌全市的落地,通过乡村景区化培育引导工作,以旅游业发展带动乡村生态环境提升、村民增收、乡村和特色产业体系构建。目前义乌已经成功创建为浙江省首批4A级景区城,拥有4A级景区镇街10个,3A级景区镇街3个,景区镇覆盖率达93%;3A级景区村庄14个,景区村庄覆盖率达60%以上。 乡村旅游产业方面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强文创产品开发。充分挖掘乡村文化底蕴,发挥文创经济带动,鼓励指导各乡镇推广当地的文化和旅游,形成具有当地标识的文旅农相结合的特色产品,如大陈“大陈小集”系列,李祖村的“有礼的祖儿”系列,赤岸的“蒲墟南货”等。丹溪红曲酒、义红红糖、道人峰茶叶、三溪堂黄精饼、青柴滚酒入选了金华特色伴手礼名单。二是推进“义乌礼物”工作,2022年12月,原型为上溪镇黄山五村黄山八面厅的“八面厅文创盒子”参加省博物馆文创大赛,并获金奖。三是积极培育文旅消费集聚环境,2022年12月,佛堂老街也入选成为省级文旅夜间消费集聚区。 二、办理情况 接到办件后,我局立即开展相关工作。经研究,我局今年将继续深入发掘我市乡村文化文物文化资源,充分利用义乌文化旅游元素为义乌小商品和制造业赋能,开发义乌文化设计图库的基础上,研发量产60款以上义乌原创文创产品,充实完善“义乌礼物”库。为扩大义乌文化旅游影响力,提升文化旅游消费水平,增加宣传渠道和手段,委托义乌市产投集团持续开发设计生产文旅创新产品。 三、下步计划 第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贯彻落实《义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支持乡村旅游发展,对于品牌创建、人才招引、项目建设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希望借政策之力,为发展乡村旅游项目创建更好的条件。 ​
反馈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