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力发展专精特新企业的建议

受理结果

编 号 第278号
建议主题 关于大力发展专精特新企业的建议
近年来,专精特新企业在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引领和创新一个又一个的经济发展亮点,慢慢成为义乌企业行业诸多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市委市政府在帮助和扶持中小微企业快步发展中,应该不断培育越来越多的专精特新企业,来为义乌企业经济发展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一、专精特新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及问题当前,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还面临诸多困难障碍。第一,中小企业发展支持政策尚未形成体系,政策力度精度有待提升。从体制机制角度看,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制度环境尚未完全形成。从市场结构角度看,国内市场垄断的问题影响了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从配套服务角度看,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长期存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同样面临众多中小企业融资共性难题。第二,应用基础研究服务中小企业能力不足,重点领域研究有待加强。中小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常表现出成长乏力现象,一个重要原因是应用基础研究发展机制跟不上企业发展要求。一方面,我国尚未形成基础研究支撑体系,另一方面,我国尚未形成成熟的产学研用融合的协同创新体系,技术创新协作模式和利益分配机制尚不清晰,科技成果转化不畅。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短板导致我国在重点领域的研究难以突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国际上的长期竞争力面临不确定性。第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紧缺,产品缺乏竞争力。各行各业专业的管理人才、设计人才、技术人才以及服务人才非常紧缺。市政府招才引智方面不够重视,相关吸引人才的政策不够完善。人才引进后,用人留人的政策和氛围不够,没有具体落实到可操作性上,政策是有,但是操作性不强。第四,转型动力能力不足,数字转型路径有待探索。由于数字化转型投资周期长、成本高,中小企业在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相对匮乏,试错成本和转型风险较高,常面临“一转就死、不转等死”的难题。在数字化转型上无从下手,“不愿转”和“不会转”问题突出。其次,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资金和人才的双重困难。二、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建议“专精特新”的灵魂是创新,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落脚点也在创新。一是树立创新生态观,要发挥好人才评价制度的指挥棒作用,特别是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要高度重视。同时加快推进科研机构创新体制改革,健全有利于激发创新的人才评价制度体系,提高科技产出质量和效率。二是市委市政府应因地制宜推进专项服务,不断积累经验形成典型模式。加强对政府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政府服务中小企业的意识和能力。三是构建鼓励中小企业发展、保护中小企业权益的支持体系,激发地方创新创业活力,推动传统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四是改善营商环境,强化产权保护,充分激发企业家精神。要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通过法律手段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放宽市场准入,畅通企业的维权渠道,同时加强反垄断力度,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空间。五是市委市政府要出台一系列金融政策,让发展中的“专精特新”企业彻底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六是加强对企业家的保护,建立容错机制,激发全社会参与创新发展,充分发挥企业家精神在组织创新资源上的作用,让企业家们更加放心,把精力放在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上。
信件附件
提交时间 2023-08-11
承办单位 经信局
办理落实情况
采纳  √ 部分采纳   留作参考  
关于对市十四届政协二次会议278号办理意见(答复)的函 骆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大力发展专精特新企业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我国中小企业中的杰出代表,是我国制造业创新创业的重要力量,带动更多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是推动我市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在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上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一)强化顶层设计,给予专精特新企业财政资金政策奖励。2021年1月,我市印发《关于鼓励工业企业实现倍增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义政发〔2021〕2 号 ),明确了省隐形冠军企业、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专精特新培育体系,对认定为省级“隐形冠军”企业的,给予 50 万元的奖励;对认定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产品的,分别给予 200 万元、100 万元的奖励( 国家级培育 企业折半享受)。截至目前,我市已有专精特新 “小巨人”企业3家,省隐形冠军企业2家;省专精特新企业31家,创新型企业133家。 (二)引导政策性融资担保加大支持等方式支持 “专精特新”企业发展。金融办自 2020 年以来,针对疫情造成的产业链受损,紧紧抓住“专精特新”等行业核心企业,给予政策性担保支持稳生产稳就业,从而稳住整条产业链。天派针 织、环龙新材料、华辉股份、英特来等 4 家“专精特新”企业在保余额 8170 万元。同时创新银担批量化业务合作。针对300万元以下小微、“三农”主体,担保公司与银行开展批量化业务合作,简化业务办理流程,增加受惠主体。 (三)增强企业数字化能力,优化数字化改造环境。我市为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落实各项 工作举措协助企业以最快速度、最小成本、最优成效实现向 数字化的新跨越。政策支撑方面,《关于鼓励工业企业实现 倍增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义政发〔2021〕2 号) 中,在培育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方面提供了相当优厚的政策补助。对于市级两化融合类项目,验收通过后可按照网络软硬件投资额 30%予以补助;对于列入市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试点的项目,通过验收审核后可按照网络软硬件投入 50%、智能化生产设备投入 20%予以补助。对于列入省级、国家级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项目及数字经济产业类、公共服务类重点(示范) 项目的,分别给予 50 万元、100 万元的奖励。 (四)大力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市科技局积极优化科技新政,鼓励 “专精特新”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激发产业发展新 动能。大力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以 及纳入 R&D 经费年报统计范围的企业,根据企业当年研发投入给予奖励。单个企业奖励最高不超过 1000 万元。同时强 化科技计划的针对性和引领性,支持工业、农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教育、公共安全等民生领域的科技创新,鼓励申 报省级、国家级科技项目,上级有经费支持的,按上级实际 到位资金1:1给予奖励。 (五)注重梯队培育。我市建立健全小升规企业、省隐形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雄鹰行动”企业等多个梯队的培育体系,完善主体培育政策,落实相应资金补助,助力企业长期发展。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经济发展的关心、支持和理解,希望你以后多提宝贵意见。 义乌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3年4月7日 ​
反馈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