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域打造未来乡村 探索义乌共富样板(大陈集体提案)的建议

受理结果

编 号 第31号
建议主题 关于全域打造未来乡村 探索义乌共富样板(大陈集体提案)的建议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城乡融合发展一体化”和“促进农民增收和乡村全面振兴”。在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兴盛农村经济、持续改善农民生活的同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全市乃至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尖兵”,我市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立足义乌优势特点,围绕“生态为基、产业为本、文化为魂”理念(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探索全域共建共享模式;打造特色产业基地,创建共同富裕示范区、实现高质量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和“共同富裕”目标(实现农村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和共同富裕),以乡村振兴为统领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再出发。为此建议:全域打造未来乡村(包括“三个一体化”(人本化+数字化+生态化)与三个未来乡村建设(一批古村落改造提升、一批美丽庭院建设、一批特色小城镇建设)一、明确思路,全域推进。坚持规划引领,统筹乡村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全域共建。 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打造特色产业基地。以全域共享为抓手,打造美丽宜居的共同富裕示范区。坚持共建共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坚持绿色低碳、创新引领、共富共享这一总体思路不动摇,全面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二、把握关键,协同联动。“三个一体化”,是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通过“统筹规划、系统推进”建设未来美丽乡村、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创新实践,是一项全新的系统性工程。“三个未来乡村”,是以“全域规划、系统推进”为路径推动未来乡村建设,在统筹城乡空间格局上的创新探索。在“三个一体化”方面,主要是依托生态优势和产业优势,推动区域空间布局优化及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治理与保护规划协同并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在“三个未来乡村”方面,主要是以“三个一批未来美丽乡村”(即:一批古村落改造提升、一批美丽庭院建设、一批特色小城镇建设)为载体打造未来美丽宜居村;以“五大平台(政治平台、服务平台、实训平台、就业创业平台、展示平台)创新驱动、九大场景(未来产业场景、未来风貌场景、未来文化场景、未来邻里场景、未来健康场景、未来低碳场景、未来交通场景、未来智慧场景、未来治理场景)多元建设”为路径探索未来产业项目;以“五大生态体系(文明生态体系、政治生态体系、文化生态体系、经济生态体系、社会生态体系)保障支撑、一个共建共享空间格局”(即:共建共治共富共享)为目标构建未来美好生态体系。三、以未来生活为目标导向,统筹规划,融合发展,全域建设。1.统一规划:以未来为导向,统筹全市资源配置,构建科学、系统的规划体系和管理制度。2.融合发展:按照资源禀赋条件,因地制宜确定发展模式,注重融合发展。3.全域建设:按照“生态为基”的理念进行全面系统建设。4.构建未来乡村“五大工程”。(分别指产业布局工程、乡村风貌工程、生活环境工程、数字赋能工程和人才振兴工程)。5.构建三个未来乡村建设模式,即“1+3+N”,即1个市级未来乡村;3个市级未来农村改造提升试点示范村;N个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志愿服务总队。三个未来乡村的探索建设都是以城乡一体化为基础,以共富共享为目标,以共同富裕为导向;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城乡融合发展中打造的一种新模式、新样板。四、以乡村特色文化为灵魂导向,融合发展,提升品位。一是做好特色文化项目传承。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传承历史文化,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建设具有独特魅力的乡愁记忆地、乡愁博物馆,挖掘历史、保护民俗、留住文化。二是做好“未来乡村”融合发展。在“未来乡村”建设中,将现代科技、现代金融等发展理念引入其中,推动文化与旅游和现代农业相结合,推进“旅游+农产品”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度结合。加强乡土文化的挖掘、保护和开发利用,挖掘乡土文明,展现传统村落风貌。在“未来乡村”建设中,以文化引领、以创新为动力、以人才为支撑、以平台为载体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五、注重乡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和未来社区试点打造两个环节的有机衔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有机结合起来。实施“三清一改”工程(清理生活垃圾、清理畜禽养殖粪污、清理废弃房屋)及“五水共治”(清理河湖水系、清理乱堆乱放、清拆违法建筑、清理村内沟塘水沟),实现水清起来、岸绿起来(河湖水系要进行清淤疏浚,建设亲水景观带,实施绿化美化工程,完善配套设施)。结合“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创建工作及美丽庭院建设行动计划等工作的开展,以点带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依托我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地域特色文化元素打造未来社区试点样板。六、在全域推进未来乡村建设过程中要处理好“四个关系”:规划建设的关系,产业培育的关系、特色保护与综合开发的关系和共建共享的关系。(一)规划建设的关系。要在“三个一体化”与九大场景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生态、产业、文化、数字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和新路径,将规划的理念落实到具体项目中,在实施中不断优化调整,形成符合义乌实际需要的规划体系。(二)产业培育的关系。要在“三个一体化”与九大场景,结合“共富”目标探索未来乡村“四种类型(城郊融合型+聚集提升型+产业主导型+特色保护型);通过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品牌建设和经营管理等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如大陈镇“大陈小集”本土品牌延伸推广);引导特色产业向“文化+旅游+康养+创意服务”方向转变。(三)特色保护与综合开发的关系。要在推进建设过程中,尊重历史,注重保护和利用义乌特色资源;充分考虑发展需求和现实基础,合理有序地开发旅游项目、拓展项目空间;统筹各类资源要素,探索综合开发建设机制及配套政策等。七、加强党对未来乡村建设工作的领导,注重政策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两个层面工作开展的统筹协调。一要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未来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确保项目顺利推进。二要健全工作机制。建立部门协同机制;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加强督查督办;完善工作调度机制等。三要凝聚发展合力。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统筹做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公共服务保障、农民权益维护、产业项目引进等工作。
信件附件
提交时间 2023-08-11
承办单位 农业农村局
办理落实情况
采纳  √ 部分采纳   留作参考  
解决类别:A 葛委员: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我市未来乡村建设工作提出宝贵的建议。您提出的《关于全域打造未来乡村 探索义乌共富样板(大陈集体提案)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 前期工作及成效 近年来,义乌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持续深化“千万工程”,立足城乡融合、共同富裕,聚力建设全域未来乡村,着力夯实乡村产业基础,全力均衡城乡公共服务,努力打造共同富裕基本单元的义乌样板。 全市累计200个村启动未来乡村建设,已创建省级未来乡村4个(缸窑、李祖、分水塘、陇头朱),“未来乡村试点建设”被列入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拓展试验任务。2022年,全市442个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全部达到50万元以上,其中134个村达到100万元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042元,居全国县(市、区)前列;城乡收入比进一步缩小至1.85,连续4年获评浙江省新时代美丽乡村优胜县。 一是四级联创。围绕产业主导型、文化振兴型、农旅融合型、生态宜居型、城郊集聚型五种类型,设置未来乡村达标村、特色村、样板村、示范村四个创建等次,构建“30项标配+N项选配”创建模式,指导各村结合实际自主选择创建等次、标配项目和选配项目,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未来乡村。 二是数字赋能。打造市镇村三级纵向贯通、社区乡村横向共享的标准化智慧服务平台,集成美丽乡村、数字乡村、共富乡村、人文乡村、善治乡村建设,形成“1个数字底座+N个服务应用+9大场景+3端入口”的数字1N93总体框架,基本实现“一屏观全景、一图治全村”。 三是动态管理。2022年起每年启动100个未来乡村建设,到2025年实现全市所有行政村未来乡村应创尽创,创建未来乡村特色村100个以上,样板村50个以上,建成省级未来乡村10个以上。建立健全未来乡村晋级降档管理机制,推动未来乡村等次“能上能下”,确保创建成色。 二、 办理情况 (一)高质量构建政策框架体系。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未来乡村建设的指导意见》(浙政办发〔2022〕4号)等精神,结合义乌实际,制定下发《义乌市全域推进未来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和《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全域未来乡村的若干意见》,同步出台《义乌市全域未来乡村创评办法》《义乌市农村人居环境(和美乡村)长效管理工作考核办法(试行)》等配套实施细则,构建了未来乡村达标村、特色村、样板村、精品示范村创建体系,为探索具有义乌特色的“未来乡村”建设模式和发展路径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高水平推进省级试点建设。缸窑、李祖、分水塘、陇头朱、红旗、神坛等6个第一、第二批省级未来乡村已累计谋划实施了52个工程项目建设,总投资超2亿元,目前总体进展超过90%。2023年,新谋划了佛堂倍磊+芦塘下片区、苏溪杜村、上溪苦竹塘、福田官端前、廿三里李宅、赤岸莱山等6个第三批金华市未来乡村,其中佛堂倍磊+芦塘下片区、苏溪杜村同时创建第三批省级未来乡村,现已上线“浙里未来乡村在线”,并谋划了24个工程项目建设。 (三)高效率打造全域未来乡村。启动编制全域未来乡村建设规划,组织各镇(街道)结合实际情况细化落实年度创建任务,明确未来乡村培育目标、创建等次,谋划具体工程项目。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启动义乌市级未来乡村建设超200个。计划到2025年全市所有行政村实现未来乡村应创尽创,实现农村健康、教育、养老、文旅等社会事业“关键小事”15分钟服务圈全覆盖。 (四)鼓励片区化建设,寻求资源共享。明确未来乡村创建既可以是单个行政村建设,也可以是地域相连、人缘相亲、经济相融的多个行政村片区化打造,组团式建设。通过组建一个产业联盟,鼓励乡村抱团经营、片区发展,形成未来乡村产业“蜂群”矩阵。根据各自村庄特色、亮点,以需要引导乡村规划与建设,编制整体规划方案,统筹谋划工程建设项目,优势互补,联动发展。在创建奖励上,片区化打造的未来乡村每个行政村均给予相同认定等次的奖励。 (五)通过主题化打造,寻求个性化发展。深入挖掘义乌乡村历史文化遗产,在突出风貌保护的基础上,完善配套设施、改善人居环境、培育特色产业。同时,加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党群服务中心、农村文化礼堂等阵地作用,深入挖掘农耕文化传统,复兴义乌味道的优秀活态文化和民俗活动。结合24节气及传统节日,开展各种农事生产体验活动,增强地域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村村有活动,村村有特色的民俗氛围。鼓励申报各级历史文化村落、传统村落等保护项目,实现有效保护、活态传承。 (六)提升数字化水平,建设数智乡村。扎实推进“浙里未来乡村在线”应用的建设及推广,8个省级未来乡村及拟创村已全部完成数字驾驶舱装配并上线,移动服务端开通率达100%,其中6个村完成“浙里办-我的家园”上架,并上线接入了10个场景应用,击量名列全省前列。推动“未来义家-全域未来乡村智慧服务平台”的建设,有效承载未来乡村特色村、样板村乡村基础数字化信息,促进数字化手段赋能乡村经济建设、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三、 下步计划 实施全域未来乡村建设行动,打造环境和美、产业和融、人文和润、治理和谐、生活和顺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一是未来乡村试点创建。大力推进省、金华市未来乡村试点村工程项目建设,加大九大场景特别是“一老一小”场景打造,今年新增省级未来乡村2个。 二是全域未来乡村建设。实施未来乡村达标村、特色村、样板村、精品示范村创建行动,建设一批引领数字生活、呈现未来元素、彰显义乌特色的未来乡村。2023年,建成未来乡村特色村30个,样板村20个。 三是持续开展示范创建。做好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项目建设,开展和美乡村示范创建,年内和美乡村覆盖率达到20%,新增省美丽乡村示范乡镇1个、特色精品村4个。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数字乡村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欢迎继续对我市和美乡村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义乌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5月23日 ​
反馈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