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社法委集体提案)的建议

受理结果

编 号 第21号
建议主题 关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社法委集体提案)的建议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深刻阐明法治和营商环境的关系。在构成良好的营商环境众多因素中,法治起到基础保障的作用,可以为商家提供一系列可把握、可依赖、可预期的规则和制度,营造公平透明的市场竞争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助力义乌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我市目前的基本情况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我市法治化营商环境不断优化,2021年在“万家民营企业评价营商环境”中我市位居全省44个工业大县第一;市场主体不断增长,从2018年开始,市场主体连续10万+增长,目前已达85.96万家,位居全省第一,全国前列,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高涨。在制度建设方面,先后制定出台《重大行政决策专家论证制度》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编制《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目录》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指导性案例》,《义乌市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样板城市规划(2021-2025年)》和《2021-2023年义乌市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样板城市行动计划》等文件,加快推进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样板城市建设。在政务服务方面,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引领,持续迭代升级各项改革举措,目前已上线企业智能化登记系统3.0版,打造“企业智能开办、企业智能变更、企业智能注销、企业智能分析”四大应用场景。商事登记改革获国务院激励,无证明城市”荣获了“中国法治政府奖”,“干事不受礼 办事不求人”获“中国廉洁创新奖”,政务服务数字化改革(一网通办)考核全省第一;全国首创清退“一件事”系统,平均压缩市场主体清退周期50%以上。“一件事”改革经验上升为全省标准。在市场纠纷调解方面,义乌市人民法院联合市场监管局、商城集团、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等部门,围绕市场商贸纠纷治理存在的市场交易不规范、调解资源碎片化、市场协同保护不强等突出问题,积极探索市场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创新打造“浙里市场义码治理”数字应用平台,截至今年9月底,平台共受理商贸纠纷9896件,调解成功率从2020年的26%提升至66.84%,调解平均用时从30天下降至15天。平台先后获评2021年浙江省法院工作现代化创建项目、2022年浙江省数字法治系统重大应用子应用场景建设、2022年上半年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十佳创新案例。 在行政监管方面,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构建“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体系。全面认领浙江省权力事项,形成覆盖各领域的执法监管事项总目录,抓好全省统一执法办案平台和执法监督平台推广应用,完善“一网通管”平台,探索构建“综合执法+专业执法+联合执法”工作体系。加强综合行政执法协调指挥和协作配合工作机制建设,开展“监管一件事”试点,打造“综合执法+未来社区”子场景,制定轻微事项免罚清单,推行负面清单精准推送制度“互联网+监管”改革得到李克强总理批示肯定,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2020荣获“平安金鼎”。二、当前存在的问题和短板(一)涉企法律服务有待完善。在涉企政策查询智能化、基本公共法律服务、企业经营风险特别是涉外的预警机制等方面还不足。一是在涉企政策查询便利度方面有待提升,现有政策大多需要到各部门网站查,费时费力,有时候还查不到。二是在基础公共法律服务方面也需要提升,我市有80多万家市场主体,去年有法律顾问企业只有1935家,涉企公共法律服务缺口较大。三是企业经营风险防范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企业经营预警机制还需完善,外贸领域法律风险仍然较大。我市外贸企业众多,2021年达到7391家,进出口额大3903.1亿元,由于交易规则不规范、信用信息不健全等,外贸诈骗、骗货逃匿、无故被冻结账户等案件频繁发生,2020年和2021年,外贸诈骗报案148和122起,分别涉及23和30个国家,截至目前,账户冻结线上登记11371人次,被冻结金额高达29.63亿元;累计解冻账户8986个,解冻金额达24.58亿元。(二)行政执法规范化有待加强。一是多头执法仍然存在,部门之间存在职责不清、相互冲突、交叉重叠的法律法规,在基层综合执法实务中如何适用法律就存在困难。二是执法标准有待规范,执法尺度不一、选择性执法等问题时有发生,行政执法裁量权需要进一步细化,执法行为需要进一步规范。三是审慎包容监管机制有待完善,尤其是面对新业态新模式和应对职业举报方面,如何平衡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有待进一步探索和规范。四是事前监管有待加强。行政处罚不是执法部门监管的目的,如何规范企业经营行为才是执法的目的,当前企业合规经营方面存在很多漏洞,尤其是不规范的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财务制度不健全,导致职务侵占类案件高发,过去两年公安部门立案的企业内部犯罪案件139起,且呈上升趋势;义乌市检察院2020年至今也办理涉企案件共228件502人,需要监管部门和执法部门进一步加强企业合规监管。(三)法治监督体系有待健全。我们当前建立了各种监督机制和法律规范,但大多为内部监督、体制内监督。监督机构各不相属、各自为政,人大监督、行政机关的监督、专门监督及其司法监督各监督体系间缺乏联系,彼此间的信息互享,互相合作不够。社会监督的力度还不够,虽然各种监督渠道较多,但社会公众参与度不高,监督力度不够。(四)法治创新能力有待提升。我市新业态、新经济、新模式层出不穷,政府要不断创新解决新问题。义乌是一座不断创新的城市,当下新业态、新经济、新模式层出不穷,如何让我们的政府、部门更好适应新情况、新变化,解决新问题,需要不断加强法治创新,特别是更精细化、更与时俱进的法治建设,更好的给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三、意见建议(一)优化法律服务供给。整合资源,补齐短板,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法律服务。一是建立统一的涉企法规政策信息库。将散落在各部门信息公开中的涉企内容进行采集、分类,统一纳入信息库相应模块,对一些重要法规和政策,提供核心条款解读,同时加强大数据应用,最终能达到根据商家情况进行精准信息推送,让商家能够真正看得见、用的上。二是完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全市以村(居)网格、宗地企业等为单位,建立由村(居)网格+职能部门+法律服务机构等组成的团队,为辖区企业提供基本的法律、政策咨询和服务。三是完善预警平台,以法院和公安、市场监管等司法执法部门数据为基础,整合公共、商贸、金融等大数据,进一步完善预警平台数据采集和应用,对重大风险及时预警,让商户有效规避“雷区”,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四是强化涉外法律服务,推动建设高素质涉外法律服务队伍和高水平涉外法律服务机构,指导企业强化防范法律风险,提高运用国际国内法律和规则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二)严格规范行政执法。根据实际进一步完善执法机制,减少人为因素,审慎包容执法,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运用<span style="font-family: 仿宋; font-size: 15pt; background-image: initial; background-position: initial; background-size: initial; background-repeat: initial; backgroun
信件附件
提交时间 2023-08-11
承办单位 司法局
办理落实情况
采纳  √ 部分采纳   留作参考  
解决类别:A类 蒋**、王*委员: 首先非常感谢你们对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你们提出的《关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社法委集体提案)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前期工作及成效 (一)明确法治化营商环境改革方向 抓好牵头制定要点。由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小组参与制定《义乌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总体方案》,后续通过分层分领域召开工作座谈会等渠道,广泛搜集镇街部门、企业等对于执法司法普法等方面的问题短板和意见建议,拟定《2023年法治化营商环境改革重点工作要点》,涉及“8大行动”22项具体工作,27个年度重点改革攻坚项目,力争通过全面推进各领域法治化改革,激发各类主体创新创业创造活力。专题研究高规格汇报。制定《义乌市全面优化法治环境2023年重点任务清单》,在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深改会暨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17次会议上,法治环境专题组就优化法治环境领域作专题汇报。对外发布亮出举措。发布《义乌市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十条》,第八条为“法律供给一体化”,建成全国首个县域级国际商事纠纷诉仲调解纷平台,创设营商环境市场法治服务中心,打造“商事纠纷商会解”特色服务品牌;第九条为“监管执法一次查”,实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推广“首违不罚+公益减罚+轻微速罚”柔性执法制度,宽容市场主体“微差错”。 (二)推出法治化营商环境个性政策 义乌市公安局出台《安商护企优化营商环境二十六条举措》,以“优质服务惠企、预警防范强企、严打犯罪护企、规范执法安企、亲清关系助企”五个方面,从安全防范、流动人口管理、矛盾纠纷排查和法律咨询等方面为企业提供“零距离、一体化”服务。义乌市人民检察院出台《义乌市人民检察院服务保障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十二条措施》,包括依法稳妥办理涉企案件、维护稳定有序市场环境、强化涉企知识产权保护、加强涉企公益诉讼监察工作、数字赋能推进法律监督、创新提供个性化法治服务、加强法治宣传引导等内容。义乌市人民法院出台《关于司法服务三个“一号工程”护航“世界小商品之都”的意见》,包含知识产权保护、企业法治体检、商事纠纷快速化解、涉外纠纷高效处置、防范化解涉外侵权风险等内容。义乌市市场监管局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十二条举措,从“准入环境再升级、发展环境再突破、经营环境再迭代”三个方面,助推市场主体扩量、提质、增效。 (三)迭代法治化营商环境应用平台 搭建自贸区商事法律服务平台。成立全国首个县级国际商事法律服务中心,用“实体中心+数字化服务”方式,为外贸企业提供国际商事认证、国际商事调解、国际商事仲裁、知识产权保护、自贸国家关税谋划等核心服务。建立知识产权维权服务平台。设立知识产权维权服务中心、诉调对接中心,实现全省县区级首家知识产权纠纷专业第三方调解资源在义乌集聚落地,该平台获评浙江省2021年度县乡法治政府建设“最佳实践”项目。创新涉外公证法律服务平台。设立涉外公证服务专窗,为常驻外商、外商投资企业在国际贸易、境内外投资等领域提供涉外公证法律服务,与外事办联合签订涉外法律服务合作备忘录,搭建捷克、德国、西班牙等5个海外远程视频公证服务中心。打造国际贸易案件预警平台。建立覆盖1.4万常驻外商的“信用+外贸”体系,打造国贸风险预警处置平台。针对“买单配票”,出口退税等违法行为,以“信息收集、防范案件、打击犯罪、管理服务”为工作闭环,成功预防处置240起市场重特大合同诈骗案件,累计挽回损失6.156亿元人民币。迭代商贸纠纷联动化解平台。义乌市人民法院联合市场监管局、商城集团等部门建立“浙里市场义码治理”应用平台,实现市场商贸纠纷预警防范、多维治理、实质高效化解。平台上线以来,成功治理市场纠纷4290件,涉及标的金额4.75亿元,为市场主体至少节约诉讼费240万元;调解成功率提升至55.5%;平均用时从30天下降至15天,案件自动履行率提升至99%。 二、办理情况 收到建议后,我局高度重视,立即研究部署办理有关工作。正如建议中所述,义乌的涉企法律服务能力、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法治监督力度、发展创新能力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提升。市司法局已在近期结合你的建议,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针对你们提出的优化法律服务供给建议。义乌市司法局、义乌市律师协会组织开展“法律助企2023开门红”活动,由各司法所协同前往辖区公司、村企等提供上门法律宣讲服务。市检察院、法院、市金融办、市人力社保局、市应急管理局、市总工会、市商务局等普法责任单位通过“春风行动”、“丝路金融微课堂”、“iYW人才说”、“开工第一课”等主题普法活动,针对金融投资、劳动合同、安全生产等进行线上线下普法宣讲和上门工作培训,同步企业风险控制、风险化解等法律体检工作,提供企业合规建设“柔性服务”。今年以来,已开展进企普法宣讲148次,覆盖小额贷款公司、大小用工企业、在建工程项目负责人、企业职工等学法对象37.19万人次。 二是针对你们提出的严格规范行政执法建议。义乌市司法局梳理形成适用包容免罚执法事项清单,针对393条执法监督系统内问题线索进行核查,通过发放行政执法监督通知书、开展赋权镇街行政执法案卷评查等手段督促17个行政执法问题第一时间落实整改。义乌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会同司法局、市场监管、消防等部门实地到企业走访调研,现场为企业提供服务、解决问题。义乌市司法局各司法所深入参与镇街电商联情站、代表联络站、助企问政面对面等联动服务工作,第一现场听取企业代表反映的痛点堵点,提供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 三是针对你们提出的完善法治监督、推动法治创新建议。义乌市司法局全力推进企业行政合规改革,通过现场执法监督、案件线索分析、现场联合调研等工作,制定《义乌市推进企业行政合规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积极探索企业行政合规激励机制。各镇街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下沉入驻建设工地、产业园区,在发生矛盾纠纷时,通过“联动执法服务”模式,将纠纷化解在工地现场,实现涉企纠纷“最近单元最快化解”。苏溪镇打造“块统快办”标准化综合执法单元,首推企业等5大领域“综合查一次”暖心执法,减轻企业负担,对照专项“正负面清单”开展“点对点”检查,形成独创性“企业体检”二维码,实现“一码查病症,开方有章法”。 三、下步计划 义乌市将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全面推进各领域法治化改革,不断激发各类主体创新创业创造活力,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打造风清气正、行稳致远的法治环境,让各类市场主体在法治轨道上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创业,主要将开展以下四项重点工作: (一)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建立企业合法权益保护快速响应机制,畅通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司法救济渠道。完善混合所有制企业法人治理机制,发挥中小股东积极作用。加强行政合同签订和履行监管。推进乡镇(街道)合法性审查全覆盖质效提升。创新政府采购行政裁决机制。依法推进“少捕慎诉慎押”,慎重适用查封、扣押、冻结等财产性强制措施。贯通落地全域数字法院应用,构建涉企诉讼高效服务体系,推进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优化执行案款发放机制和“输氧玻璃罩”机制,压缩执行时限,帮助困难企业有序恢复偿债和经营能力。迭代升级“E执行”应用,推进执行“一件事”智能化改造。建立破产重整税费优惠、信用修复和信贷支持机制,推进个人债务集中清理。到2023年底,乡镇合法性审查全覆盖率达到100%;诉前羁押率下降至15%(完成时间:持续推进)。 (二)优化法律服务供给。落实涉企公证服务降费减证政策,加大中小企业融资贷款公证服务力度,推广“公证+不动产登记”应用。迭代升级律师在线应用,实现律师服务、律师监管、律师评价等综合集成。成立专业性商事调解组织,建立全市商事纠纷调解大平台。建设营商环境市场综合服务中心。加强跨境商事调解合作,完善服务网络,推动贸仲会在义乌受理国际商事仲裁案件,建设有国际影响力的国际商事调解中心。深化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合规案件听证率达到90%,完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到2023年底,审查起诉阶段律师辩护覆盖率达到100%;企业合规案件听证率达到90%(完成时间:2023年12月)。 (三)规范执法司法行为。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推广实施轻微违法行为告知承诺制,推动各领域不予处罚事项清单具体化、标准化。拓展执法监管“一件事”,清理取消违反法定权限和程序设定的罚款事项,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拓展“不罚”领域,力争制定26个以上执法领域轻微违法、不予处罚告知承诺清单。迭代升级商城e管家等事件中枢。推行行政争议“每案引调机制”,打响“诉中交办化解”品牌。依托全域数字法治监督应用、检察大数据法律监督应用构建类案监督模型,推进涉企执法司法不公、利益输送等问题治理,深化“单元办案·集成监督”指挥中心和“数据应用+数字监督”作战单元建设。深化执法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完善“行刑衔接”制度和政法部门定期会商和线索转递制度。到2023年底,“1+8”队伍下沉镇街比例达到65%;综合执法事项占比达到40%(完成时间:持续推进)。 (四)加强涉企安全风险治理。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构建风险闭环管控大平安机制,推动除险保安晾晒应用贯通集成,指导企业健全内部安全防范机制。开展“11087”平安护航行动,严厉打击涉企违法犯罪。深化公安大脑建设,完善安企共富平台。深化诉源治理。迭代“智哨”平台,推动实现企业态势多维感知。全面推进具有义乌特色的“共享法庭”建设,完善涉企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化解机制。加大涉企恶意投诉举报、虚假诉讼、恶意诉讼、无理缠诉惩治力度,完善民事诉讼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到2023年底,初信初访化解率98%以上;涉企纠纷诉前调解成功率达到55%以上(完成时间:持续推进)。 最后,再次感谢你们对法治建设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欢迎继续对政府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义乌市司法局 2022年5月30日 ​
反馈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