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普及劳动法律法规,护航企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受理结果

编 号 第426号
建议主题 关于普及劳动法律法规,护航企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党的二十大报告就曾“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作出了专门部署,众所周知,民营经济长期以来为我国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推动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是我国“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重要内容。而义乌作为世界知名的小商品贸易中心,有着数十万家的民营企业在此立足、生存及发展,民营经济早已是义乌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基石所在,因此,向企业和劳动者普及劳动法律法规势在必行。然而当前企业用人存在以下问题:1.部分小微企业负责人对劳动法律认识度不高。当前存在一些小微企业,员工数量少,企业负责人身兼数职,又是会计出纳又是人事主管,学历也不高,对劳动法掌握程度不高,不会严格按照条款去交社保,给加班费,法定节假日放假,也恰恰是这些人,在组织劳动法律法规培训的时候最不愿意参加的。2.部分劳动者对劳动法律认识有一定的偏差。现在短视频平台存在一定数量的劳动维权科普,但是为了博眼球经常将内容夸张化,劳动者观看后误以为自己可以通过这些途径拿到一大笔赔偿金,将一些微小问题放大化,对于一些本可以调解解决的问题选择立案维权,对于企业和劳动者双方时间成本很大,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对此建议如下:1.建议人社局加强劳动法律法规的普及工作。一方面是向企业负责人告知企业在用人方面应该担负的责任与义务,另一方面要向劳动者宣传劳动法的相关知识,要在履行自身义务的同时合法合理保护自身的权益。2.政府有关部门接到相关投诉后也应积极倾听企业方的意见,而不是“有诉就立案”,首先应以化解矛盾、消除负面影响为目的,积极组织投诉人与企业方达成和解。如若企业与投诉人之间已达成和解协议,或已通过法律手段解决问题,投诉人又为达成其它目的进行恶意投诉、举报的,相关部门应将该行为与正常的投诉、举报行为进行区分对待,在了解清楚情况后不应予以立案处理。
信件附件
提交时间 2023-08-11
承办单位 人力社保局、信访局(社会治理中心)、法院、司法局
办理落实情况
已解决  √ 正在解决   创造条件解决  
楼代表: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普及劳动法律法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您提出的《关于普及劳动法律法规,护航企业健康发展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前期工作及成效 近年来,人社局、司法局、法院等部门严格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等要求,坚持普法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将普法宣传贯穿于工作的始终。 (一)筑牢传统方式普法基础。义乌市普法办已将劳动就业法律法规宣传纳入《义乌市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各部门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开展普法宣讲;编制服务指南、宣传手册等材料,利用窗口服务、广场宣传等途径进行派发;通过政务大厅、服务窗口等场所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宣传海报,印发宣传材料5万余份,在国家级、省级权威刊物上发表文章10余篇。 (二)抓好新媒体普法创新运用。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通过开设直播、制作美篇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针对就业困难人员、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休人员等不同群体特点,直播讲解惠企便民政策、解读规范性文件等,构建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人社普法宣传教育网络。推广以案释法制度,结合劳动保障行政处罚、劳动争议仲裁、工伤认定行政确认等具体案情向当事人进行释法说理,整理发布典型案例,引导教育社会公众依法办事。在微信公众号“爱义乌”开设“以案释法”“工伤保险小课堂”“人社夜学讲堂”等模块,发布文章50余篇。 (三)强化普法宣讲贴近法律实践。由市司法局牵头、义乌各律师事务所律师组建的法律服务团队常年在线下走进市场、楼宇、企业,在线上通过“商城云法”等线上普法平台开展劳动法知识培训讲座,帮助企业更好地防范化解法律风险,解决企业经营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难题,预防劳动争议,规避用工风险,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人社局广泛开展法律法规进企业、进工地、进招聘会现场等活动,组建三级劳动保障联络员队伍,实现全市14个镇街劳动保障业务全覆盖。成立人社局“三服务”指导工作组,对全市各镇街开展政策宣传、业务指导、需求收集,提升基层源头治理能力。与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关于开展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实务研究与人才培养工作的框架合作协议,为在校学生提高法律素养、加强实务能力奠定基础。各类社会普法志愿者团队充分利用节假日、纪念日等时间节点,通过发放法律知识手册等开展劳动相关法规普法宣传。同时,法院、检察院、总工会等各普法责任单位结合工作职能,积极开展劳动法规相关法治宣传工作。全市全年共开展涉及劳动法规为主题的法律宣传活动51场次,覆盖学法对象34.3万人次。 二、办理情况 (一)制订企业规范用工问答手册。今年,人社局为助力企业持续稳健发展,防范出现一些常见的劳动用工风险,由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制订了《义乌市企业规范用工问答手册》,旨在通过问答形式将劳动用工法规政策融入企业开办和日常管理,力求简单明了,方便实用。开展宣传27次,发放手册400余份。 (二)开展直播形式“开工第一课”。今年,人社局举办了浙江省首场以直播形式开展的“开工第一课”,本次活动重点聚焦企业用工和劳动者就业过程中对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不知道、不了解、不掌握”等问题,扎实做好企业用工管理和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活动现场,人社局劳动保障中心、工伤管理科、政策法规科等相关科室工作人员先后走进“iYW人才说”直播间,围绕就企业主和员工比较关注的一些问题进行授课,此次直播活动持续时长约2小时,超26.33万人在线观看,直播间气氛热烈,受到了广大网友的一致好评。 (三)组织劳动关系协调员培训。针对我市劳动密集型企业特点,召集企业负责人进行劳动关系协调员培训,围绕企业从招工用工到劳动者解除终止劳动关系整个环节,解读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同时结合今年发生的3个实际案例,逐一分析和解剖,内容涉及义安薪码使用、义乌最低工资标准、加班费、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恶意欠薪追责等方面。各企业现场也对自身用工情况进行自查,提高规范用工意识。目前已培训1200余人次。 (四)加强劳动争议和纠纷多元化解机制。通过提高企业负责人劳动法律法规意识,提示劳动者合法、理性维权,有效降低用工风险,减少因劳动争议造成的损失。对于劳动者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诉求,我局劳动仲裁机构也不会予以支持。在处置劳动纠纷案件时,加大调解力度,引导劳资双方互相理解、互相包容,在化解矛盾的同时更好兼顾双方利益平衡,并引导企业建立内部纠纷调解机制,尽量由劳资双方通过协商自主解决矛盾。 三、下步计划 人社局、司法局、法院等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工程”工作部署,根据代表的建议,认真研究并推进《劳动法》等相关普法宣传,前移法律服务,加强以案释法预警育等,不断提升企业和劳动者法治意识。一是针对各镇街、重点区域企业、人力资源市场、招聘会现场等进一步开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工伤保险政策、人才招引政策、就业创业政策等方面的全方位普法宣讲和培训活动。二是定期推送劳动法律法规政策,面向社会提供政策解答、信息咨询和有关查询服务,夯实基层普法工作,提高活动的公众参与度,传递法治宣传教育正能量,营造浓厚的法治宣传教育氛围,助推法治政府建设。三是积极发挥镇街基层调处作用,不断加大企业调解组织建设。通过定期组织调解员培训、庭审旁听、送法入企等多种活动,提高企业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调处能力,提升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调解员业务能力。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劳动法律法规普及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欢迎继续对政府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义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3年6月25日
反馈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