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创新驱动,引领义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受理结果

编 号 第386号
建议主题 关于加快创新驱动,引领义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新冠疫情终于过去了,2023的主题是发展。经过三年疫情影响市场的萎缩,国际国家之间持续的战争冲突,核战争的威胁,中国首次出现人口增长拐点。2023给广大企业是一个不确定的开局,但可以确定的是,传统产品、传统商业模式仍然面临衰退。企业的竞争仍然是创新能力的竞争,产品能力的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这是美国企业和德国企业基业常青的法宝。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义乌经济最具特色的广大义乌的中小传统企业主要依靠低成本、低价格优势占据竞争优势,依靠模仿和低成本的生产赚到了第一桶金。但是面临一个没有增量的市场,竞争加剧,没有创新能力的企业陷入价格竞争,如同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倾覆即在转眼之间。义乌广大中小企业缺技术,缺品牌、缺高质量的服务。虽然国家大力减税,放贷,但这些措施只是救急而不能根本解决中小企业竞争力的问题。把世界小商品之都作为战略定位的义乌,未来持续发展离不开一大批极具创新力、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为义乌市场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产品,提升义乌市场格局,把这些产品卖向全国乃至全球。义乌市场是中国经济国内国外双循环的一个典型缩影。据统计,中国出口总量的68%来自那些只有不到2000名员工的公司。而德国的中小企业贡献了60-70%的出口额。其中最为人称道是德国总共有世界上最多的隐形冠军总计1307家,每百万人的隐形冠军数量有16个,这些企业在德国经济的稳定增长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浙江,我们义乌有很强的中小企业创新的基础,中小企业具有最强的活力,在未来10年的发展中,义乌们要提早布局,我建议如下:重视中小企业的搭建中小企业创新的平台中小企业有着最具活力的创新动力,但他们却最缺创新资源。没有人才,缺乏资金,政策支持力度不足。如果将各大高校,研究院的人才和研究科技成果对广大中小企业开放合作,是创新驱动的最关键课题。持续搭建中小企业的和科技研发和转化的平台,我们政府做过不少尝试,但是由于宣传力度不够,或者不够接地气,没有取得很好的成效。建议开展持续的中小企业技术专利的发布、研发任务发布和对接平台,并充分利用直播、短视频等形式开展技术宣传和对接,打造科技创新驱动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打造创新价值实现的闭环,对接成功的项目可以给予政策的支持,驱动最终研发成果的市场成功。重视研发投入和产出的比重研发的投入只反映了硬币的一面,硬币的另一面是研发的产出。创新产品的爆发力是惊人的,在现在多元化的销售渠道上,一款创新产品从0到10亿可能是短短的1-2年时间,很多企业当前研发投入不少,但是对应的研发产出却不匹配,这固然有研发成功率偏低的问题,但是,归根结底还是整体考核机制的问题。我们研发创新的驱动力是获得荣誉,获得短期的政策回报,而不是真正的市场成功。因为市场的成功不确定因素比较大,失败率也比较高,要真正研究利用好政策的驱动力。充分重视制造业,资源要素要侧重倾斜。强大的制造业是本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服务业是比较容易转移的。一家电子商务企业成长起来之后,往往会搬迁至杭州、上海,而制造业却更容易把工作岗位留在义乌。我们要充分给这些成长性的制造业企业留足足够的发展空间,对他们提供土地、资源、政策等要素生产要素的保障。继续提升义乌的国际区位优势义乌如果更好的开放创新,提升产业层次,提升义乌在国内和国际的影响力。国际化的城市离不开全球化的企业。我们义乌成为国家综合贸易改革试验区,除了货品贸易之外,我们更加充分的学习新加坡等城市,探索如何在金融、人才、技术、设计等环节加大全球化力度,让人才、企业走进来、为义乌广大中小传统企业有国际合作的平台和机会。
信件附件
提交时间 2023-08-11
承办单位 经信局、科技局
办理落实情况
已解决  √ 正在解决   创造条件解决  
王代表: 首先感谢您对我市工业经济的关心,正如您所说,制造业的竞争仍然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包含了产品能力的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义乌未来的发展离不开一大批极具创新力、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我们认真研究了您的建议,现将办理情况反馈如下: (一)出台高质量发展政策,补齐科技创新短板。2023年2月,我市印发《关于加强科技创新高质量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该政策总结了近年来政策实施经验,从6个方面大力营造科技创新氛围。第一部分为积极培育创新主体,鼓励企业申报科技主体,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科技领军企业、省科技小巨人等科技企业称号及省级企业研发机构给予奖励。第二部分为加强科技研发投入,支持开展科技研发项目、积极承担省级、国家级科技部门项目;全面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激励国有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大高新技术产业的招商;加强招商项目研发机构建设。第三部分为激励科研人员创新,完善科研项目资金激励引导机制;鼓励申报省级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对“百博入企”、外国专家工作站、海外工程师给予政策支持。第四部分为推进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加强浙中科创走廊义乌科技城、光电创新城“两城”建设;鼓励科研院校来本市共建技术转移中心;积极推进独立法人研究院建设;支持实验室建设;加强双创平台建设;支持“科创飞地”建设;对镇街三类创新综合体评价排名前30%的镇街给予奖励。第五部分为鼓励科技成果转化。鼓励开展科技合作与成果产业化;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对获得国家、省科技奖的给予奖励第六部分为推进科技金融创新,推进科技企业贷款;鼓励国有资本设立义乌市科技创新母基金;每年安排不少于1000万元的创新券兑付资金。 (二)不断深化产学研平台,加强科技创新合作。目前我市正在顺利推进复旦大学义乌研究院、浙江大学国际健康医学研究院等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复旦大学义乌研究院已集聚管理、项目团队人员112名、工程博士28名,目前已征集义乌产学研项目68个。2022年,科技局依托浙江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等7家技术转移中心,组织技术专家入企服务350余家次。 (三)建立服务体系,实现科技业务指导全覆盖。目前,全市14个镇街均已建立产业创新综合服务体,通过综合体对全市企业开展科技服务,指导企业规范研发经费归集,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四)开展科技对接活动,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2022年,科技局依托浙江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等7家技术转移中心,组织技术专家入企服务350余家次。深化“揭榜挂帅”柔性引才机制,开展科技对接线上线下活动10场、点对点精准对接50余次,推动企业与高校产业学深入合作。 下一步,科技局将牵头落实好新出台的《关于加强科技创新高质量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一是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科技领军企业的梯次培育机制,建立科技主体培育库;二是引导亿元以上规上企业、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落实专有研发场地、配备专职研发人员和研发专用设备,聚焦“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碳达峰碳中和技术制高点以及我市4+X产业重点领域,力争新培育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40家以上;三是引导亿元以上规上企业、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落实专有研发场地、配备专职研发人员和研发专用设备,聚焦“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碳达峰碳中和技术制高点以及我市4+X产业重点领域,力争新培育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40家以上。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工业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反馈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