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动乡村旅游转型融合发展的建议

受理结果

编 号 第352号
建议主题 关于推动乡村旅游转型融合发展的建议
乡村旅游是生态旅游与农业旅游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市民需要、农民受益,对于加快农村旅游资源开发、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民收入、满足人们旅游需求、打响全国第一个“中国国际商务旅游目的地”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小六石、马畈农业奇幻乐园、桃花坞、佛堂动漫水世界等一批旅游项目相继投放市场,十条美丽乡村精品线路深受广大游客好评。但对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和高质量高水平建设世界小商品之都的要求,总体来讲,乡村旅游发展中还存在十分突出的问题和困难。一、义乌乡村旅游发展基本现状1、融合发展的意识不强烈。部分农文旅产业的业主缺乏长期战略目标和融合发展意识,导致农文旅融合发展呈现出政府着急业主不动的“上热下冷”现象。有的业主发展农业单纯地从作物产量进行考虑,未加入文化旅游的理念,只是单纯地做农业,未能充分享受到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效果,农业经济提不上去,农民无法增收致富。2、市场主体较弱。与周边市县相比,我市农文旅项目不精、不优、不大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项目影响力、带动力、竞争力不足。文旅经营主体要么是国企、要么总体规模偏小,表现为“僵、小、散、弱”的状态,缺乏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社会骨干企业和标杆性、引领性的文旅龙头项目。从接待对象上来看,90%以上为本地客人,少有临近县市客人,外国客人或旅游团队更是少之又少,主要原因是知名度小、乡村旅游产品单一无特色,以及景区规模小、接待能力有限。3、农村产业发展用地存在问题。乡村产业发展过程中涉及耕地、林地、设施农用地、集体建设用地等多种土地类型。其中,设施农用地适用面小、范围窄和标准上限低,建设用地指标落地难、规划滞后、土地出让成本高和审批手续复杂,使得设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难题成为制约乡村产业振兴的一个难题。比如: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设施生产中栽培的作物种类和种植方式日益多样化,畜禽养殖规模化比例不断提高,对养殖生产、环保及粪污处置等设施用地及设施配套用地提出了新的需求,但由于触碰了基本农田保护红线,设施农业占用基本农田的限制十分严格。二、解决对策及建议1、加强组织领导,密切协作配合。市农业、文旅主管部门应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全市“农文旅”融合发展摆在农业农村、旅游工作的重要位置,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力抓手,切实加强领导,创新和改进乡村建设管理机制,加强全市农文旅建设管理队伍建设,要总揽全局、统筹兼顾,及时研究解决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二是建立完善“农文旅”融合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健全多部门共同协商和参与的工作机制。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密切协作、互相支持,共同研究全市农文旅发展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事项,做好投资和政策的衔接工作,确保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三是充分借鉴国内先进地区成熟经验,结合实际建立健全专业技术服务机制,实现技术服务全市所有镇村覆盖,提高技术服务水平。比如:在决策方面,邀请国内外在农文旅融合发展领域有关的区域经济、产业研究、加工物流、品牌营销、市场建设、乡村旅游等多层面卓有建树的专家、学者建立“外脑智库”,为全市农文旅产业发展进行顶层设计、献计献策,提高科学化决策水平;在执行方面,针对返乡农民工和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科技示范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等农村能人,通过创业培训、市场指导、资金支持等措施,着力培养一批农村发展致富带头人,使之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变,引导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加入到园区农业生产经营中,实现职业农民的高智化。2、争取政策支持、强化项目支撑。一是积极利用现有政策,引导多元化资金整合投入,在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中要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加大招商引资的强度,采取补贴、贴息、有偿扶持等多元形式,吸引金融资本、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外资等社会资金参与农业综合开发,增强农业综合开发的“饼”。二是坚持乡村振兴发展理念,从实际出发进行整体系统规划,在资源整合、环境整治、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积极向上级争取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农文旅融合发展提供政策环境支撑。三是重点打造一批发展基础较好、前景广阔的农文旅项目,培育一批业态丰富、功能齐全的特色村乡村旅游度假产品,打造乡村旅游综合体项目和特色小镇,“以点带面”,进行组团式协同发展,更好地发挥农文旅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同时,各镇村农文旅项目要突出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以重点农文旅项目为支撑,整合各类要素资源,把义乌共同打造成知名的国际化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和乡村旅游聚集区。 3、建立完备的资金保障机制。政府应积极组织社会资本注入、拓展融资渠道,着力解决两大产业融合过程中出现的资金短缺问题;同时,还应该建立专项基金,用于开发不同类型的农业旅游项目,实现资金使用效果的最大化。
信件附件
提交时间 2023-08-11
承办单位 文广旅体局、农业农村局
办理落实情况
已解决  √ 正在解决   创造条件解决  
李代表: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义乌文化旅游工作提出的宝贵意见建议,您提出的《关于推动乡村旅游转型融合发展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前期工作及成效 近年来,我局在全市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十条精品线建设基础上,积极推进浙江省旅游“百千万”工程在义乌的落地,通过乡村景区化培育引导工作,以旅游业发展带动乡村生态环境提升、村民增收、乡村和特色产业体系构建。目前我市已成功创建为浙江省首批4A级景区城, 创建4A级景区镇街10个,3A级景区镇街3个,景区镇覆盖率达93%;3A级景区村庄14个,景区村庄覆盖率达60%以上。涌现了“乡村迪士尼”——佛堂镇小六石村,“国际众创村”——后宅街道李祖村,“红色旅游教育基地”——城西街道分水塘村,“国家级历史古村落”——义亭镇缸窑村等乡村旅游典型。 二、办理情况 接到办件后,我局立即开展相关工作。一是结合“十四五”规划及旅游空间规划内容,梳理义南历史文旅旅游区、义西乡村红色旅游区、义北生态休闲旅游区等三片区的项目发展定位,为乡村文旅项目发展明晰路径引导。二是出台《关于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涵盖旅游要素保障、旅游品牌创建、旅游项目建设扶持、智慧旅游发展、人才培养和引进等多项政策扶持。三是增加招商引资力度,本年度已邀请了国艺中联、景域驴妈妈、祥源集团、芒果文旅等多家国内知名文旅企业来义考察并洽谈项目,目前相关企业正在策划相关方案。 三、下步计划 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局将在十条精品线的基础上注重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提升乡村旅游产业品质。 (一)建立健全义乌文旅项目发展机制 充分发挥文旅融合专班的统筹作用,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协同部门、镇街及国有企业各个平台,共同做好乡村旅游发展破题的这篇文章。按照规划先行、招商选资、推动发展的流程招引精品项目,以数字化改革的理念思考行业发展,推动更多的文旅产业项目落地,激活市场主体内生动力,促进我市乡村旅游产业提质增效。 (二)摸清家底,做实规划 注重规划引领,在《义乌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十四五”发展规划》总方针的指引下,利用文旅资源普查工作成果,修编《义乌市全域旅游空间规划》,对义乌文旅资源再次进行全面摸排,根据现有土地现状,提出义乌文旅项目产业规划发展方向。 (三)深挖义乌优质文化,助力发展特色乡村旅游 结合文化基因解码、文旅资源普查等工作,因地制宜深挖乡情、乡音、乡愁等特色文化元素,串联历史村落、名人故居、文保建筑等场所,注重保护性活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产业。 (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解决乡村旅游项目落地难点 贯彻落实《义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支持乡村旅游发展,对于品牌创建、人才招引、项目建设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希望借政策之力,为发展乡村旅游项目创建更好的条件。 (五)积极推进乡村产业结构调整 使文化产业与生态农业之间各要素有机整合,结合文化资源禀赋和文化产业发展特点,培育打造地方特色鲜明、文化内涵突出、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的新业态。支持特色产业发展,传承“义乌三宝”等特色文化,鼓励发掘乡村传统节庆、赛事,结合农民丰收节、“红糖文化节”等活动,因地制宜培育地方特色节庆会展活动。开发以农耕文化资源为依托的项目,助力全域未来乡村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文化旅游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欢迎继续对政府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义乌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3年5月25日
反馈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