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受理结果

编 号 第294号
建议主题 关于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里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为我国高等教育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实现新的跨越指明了前进方向、提出了更高标准。过去几年,我市引入了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以下简称“现代科技学院”)、浙大国际医学院等一批高校和科研平台合作共建,还有本地高校——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工商学院”)双江湖校区正规划兴建。当今的义乌已经从“绣湖时代”迈入“双江湖时代”,双江湖科教园区将成为义乌未来发展的战略支点。高起点谋划校地合作,推动高校资源、产业动态与地方经济发展深度融合,是我市进一步拓展建设“世界小商品之都”的重要突破口,是实施教育科技强市战略、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全面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一、当前存在的问题高等机构的引入和发展得到了党委党政府的高度重视,双江湖科教园区建设也在有序推进中,但在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背景下,现有高等教育体系和配套政策还不能满足目前义乌经济发展当下及未来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引才形式较为单一,留才环境尚需优化。目前尚未专门出台针对引入双江湖的高校、科研院所的专项人才政策,缺乏与周边的杭、宁、温地区相比较富有吸引力的人才引入政策,且出台的政策大多仅停留在奖励资金、住房补贴等物质层面,其他方面的政策比较匮乏,无法满足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工作需要,不足以支撑高层次项目的招引和落地。如现代科技学院本来落实有150个备案制事业编制,但省内统一取消后,现代科技学院招引高层次的人才无法转编,面临着高层次人才不愿来义乌就业的尴尬,影响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校企深入融合动力不足,成效往往流于形式。校企合作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发现部分企业的态度不大积极。一方面是因为我市中小企业居多,人才需求总量大但单体需求较小,部分企业不具备开展深度校企合作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在校地合作过程中,前期需要投入较大的资金成本,在后续的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设计等环节时或因自身能力不足、话语权不够,或因高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中与企业沟通不足,导致后期学生培养出来与企业预期存在差距;高校部分科研成果与市场脱节,产品研发和设计方面对企业缺少吸引力,订单班学生实际入企就业率不高,使得企业存在畏难情绪,深度校企融合动力不足。(三)缺乏本地人才培养匹配政策。经深入调研,我市现有人才政策覆盖大学生的交通食宿补助、实习补助、见习实训基地补助、就业补助、社保补助等方面,均是针对个人(以外地大学生为主)和企业,非常重视外来“引进”,吸引外地大学生来义发展,而对本地高校没有固定补助政策,尤其缺乏针对本地大学生(含研究生)的升学就业实习创业政策。如只考虑到外地大学生实习不便,仅提供3个月的实习补贴,没有提及与目前现代科技学院已有的研究生工作效益相匹配的报酬等等。(四)“留义”政策激励不够。目前缺乏专门针对本地高校留义乌的政策,也没有纳入政府考核内容。以现代科技学院为例,2023届毕业生预计生源可达1921人(其中金华生源154人,义乌生源55人),这些毕业生经过三年义乌学习,最后能留义乌的比例有多少是检验我市引进第一所本科大学成效的关键。此外,工商学院每年有百分之十五以上的毕业生参加专升本考试,一般选择杭州,宁波,温州,部分选择去金华,浙师大和上海财大,而很少学生选择同样地处义乌的现代科技学院。 二、具体建议要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就要打破传统的旧式思维,培养人才不能仅以“引得进来”为目标,更要把“长期留下来”作为目标,构建“引育用留”人才生态链,打造人才政策高地,才能引得进、留得住人才。(一)以更“开放”的理念,打造人才政策高地。 1. 政府考核中增加留义指标。对于本地大学生留义乌就业可享受重点大学毕业生或预留一定“选调生”名额的待遇,并把留在义乌的本地学生人数纳入政府和高校考核指标,超额完成留义预期指标的还可以酌情给予高校一定的奖励。吸引大学生留义工作,为义乌经济发展做贡献,这也成为招引本地高校主要意义之所在。 2.加大本地大学生(含研究生)实习就业创业扶持力度。可参考杭州和温州的做法,给与本地高校实习就业工作专项经费支持。如考虑到本地大学生的需求,将现有的实习补贴政策享受期从3个月提高到6个月甚至一年,提高研究生在企业实习实践的人才补贴以及交通补助等标准。目前佛堂党群服务中心有1000多平方的创新工坊,可参考杭州,建议给予优秀的师生项目场地免租免装潢、三年内免水电费等优惠政策。 3. 尽快解决高教教职工编制及提高保障福利待遇。应尽快完成现代科技学院独立学院改革,落实相关编制,解决教职工的后顾之忧。只有稳定了教职工,才能让师生为我市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此外,还要大幅提高教职工的福利待遇。虽然义乌已经在很多方面都处于领先的地位,但毕竟只是县级市,和杭州等大城市相比吸引力仍然存在差别。义乌应拿出爱才惜才的态度,才能“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4.打通两所高校资源,畅通专升本绿色通道。一方面要加强双江湖区块两校科研团队协作,师资共享;另一方面也要出台相应政策,加大宣传力度,畅通专升本绿色通道,鼓励更多的工商学院毕业生直接报考现代科技学院,提升高职院校学生人才梯度,留住更多的学生在义乌就业创业。(二)以更“共享”的理念,全方位激活高校智力资源。1.建立高校统一战线服务基地和校内在外专家(乡贤)联络服务基地。建议在市委统战部(或人才办)的牵线搭桥下,聘任国内著名高校的义乌籍专家教授担任现代科技学院和工商学院的客座教授和兼职导师。此外,还可通过系统排摸收集乡贤信息,促进国内外乡贤与本地高校协作共建成立联合实验室、运营中心等合作平台,将遍布国内各大院校的义乌籍专家的智慧和人脉优势引入义乌高校,有助于义乌高校的发展壮大,同时也为专家(乡贤)回馈桑梓拓宽了渠道。2.成立高校校友协会和高校智力联盟。建议成立各大高校校友协会(义乌分会)和高校智力联盟,作为校地合作吸引人才、智力交通的枢纽站。特别要发挥地方校友会、行业校友会、校友企业联盟等校友组织的桥梁作用,更好地服务校友,关心帮助校友企业的发展,发挥校友为搭建各种校地合作平台牵线搭桥的助推作用,催生校友经济。3.发挥党派专家资源优势。依托和利用省内民主党派专家资源丰富、科技力量强、接触面广的优势,统筹浙江省高校、科研院所民主党派专家资源,积极推进校地合作、成果转化和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借助数字化等手段实现社会服务精细化,实现在人才、企业、资本三方面精准对接,助力双江湖区块产城融合。(三)以更“科学”的理念,构建校地融合长效机制。 要充分发挥政府、学校、行业协会、企业在人才“引育用留”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积极构建“四位一体”校地融合长效机制,助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1.发挥政府的政策激励和全方位服务作用。政府要积极为产城融合牵线搭桥,在“五位一体”中起到桥梁纽带和杠杆撬动作用。如在经费补助、人事管理等方面大胆创新,通过设立人才发展基金、高校人才编制“周转池”等方式吸引人才。对留才发挥重要作用的高校给予政策奖励,对校地合作成效显著的企业给予税收等政策优惠,对重点行业协会予以支持和培育,形成“引才”+“留才”同步并行组合拳的政策高地。 2.发挥学校的育人联动作用。高校要承担起育人主体责任,在课堂上引入实地场景教学,将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家等人员请入学校与师生开展常态化交流。同时积极与企业探索开展“订单班”“冠名班”等校企合作项目,提升学生提高就业技能,安排学生入职企业见习实训,共建产业学院、研究院等集技术服务、人才对接、实习实训、技能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产教融合平台。3.发挥行业协会的协同纽带作用。立足义乌以中小微企业为经济主体的典型性地缘特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协同育人中的纽带作用。通过行业协会将专业(群)建在产业链上,找准产城融合共振点,将教学环节设立在企业生产一线,实现企业需求调研有绿色通道,教学标准研制有行业依据,项目案例资源有丰富来源,兼职师资队伍建设有可靠政策,学生实践锻炼有厚实载体,教学考核评价有客观依据,塑造教学全过程与生产全流程无缝衔接的崭新形态,为人才培养创设真实产业环境,才能绽放产城融合“共赢之花”。 4.发挥企业用人的主体能动作用。企业积极提出技术、人才等方面的需求,主动极与高校探索“订单班”“冠名班”等产业融合项目,在企业内部建立产业学院,安排实操教师参与教学,提供合适的用工岗位,保障学生薪资福利,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给予学生在住房、生活、交通、就创业等各方面保障,营造企业和谐的劳动关系。
信件附件
提交时间 2023-08-11
承办单位 双江湖指挥部、组织部(市直机关工委)、统战部(民宗局)、编办、教育局、人力社保局
办理落实情况
已解决  √ 正在解决   创造条件解决  
吴代表: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我市高等教育发展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您提出的《关于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前期工作及成效 “十三五”以来,义乌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以“遵循高教规律,强化实践实效,突出创意创业,发展国际教育”为指导方针,高站位谋划双江湖科教园区,不断深化“教学做、产学研、技学创”育人模式,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果。先后与中国计量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一批大学达成合作共识并签约落地。目前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一期)已稳步运行;浙大“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已启动全面建设;浙大国际健康医学研究院一期、二期已建成投用;复旦大学义乌研究院理工医科两大平台微纳工艺公共实验室、人群队列生物样本库已完成基本改造。科教园区已形成7600余人的学生规模,集聚教学、科研、医疗等人才共600余人。 针对在高校引进和培育发展中出现的困惑和问题,市委市政府也一直高度重视,要求我委在做好高校落地服务的同时,也要思考下一步落地高校如何吸引优秀师资、如何实现办学本地化等问题。 二、办理情况 目前由我委委托省发规院编制的《义乌市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义乌市引进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人才政策》及《义乌市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初稿已通过专家评审会评审。这一系列文件的编制将有助于指导今后一个时期义乌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三、下步计划 下一步,我委也将会同我市相关部门共同来研究在我市落地高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实地调研和外出学习来研究出台相关政策,补齐短板,让在义高校能更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人才、科技等支撑。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高等教育发展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欢迎继续对政府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义乌市双江湖新区管理委员会 2023年5月23日
反馈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