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提升老年人认知障碍疾病服务能力的建议

受理结果

编 号 第243号
建议主题 关于进一步提升老年人认知障碍疾病服务能力的建议
根据世卫组织的统计,全世界范围内平均每3秒钟就会多一个阿尔茨海默病为代表的老年认知障碍性疾病的患者。这类认知障碍疾病的发病过程通常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1-3年)轻度痴呆期,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判断力下降,难以处理复杂的问题等;第二阶段(2-10年)中度痴呆阶段,主要表现为远期记忆开始受损,计算能力变差,无法独立进行室外活动、完成穿衣、个人清洁等事物;第三阶段(8-12年)重度痴呆期,则进入到病晚期,生活完全依赖照护者。世界卫生组织在2017年第70届世界卫生大会上审议并正式通过了公共卫生领域应对痴呆的全球行动计划,呼吁各国在2025年前制定国家痴呆行动计划,我国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里也提出要加强老年痴呆症等有效的干预,并在“十三五”的健康老龄化规划部署的重点任务中要求要开展老年痴呆症的筛查。浙江省2022年对全省1243万户籍老年人进行自理能力初筛结果显示,失能老人约为66.5万名(占5.35%),而失智老人则有713472人(占5.74%)。根据世卫组织统计的发病率测算,我市老龄人口中患有认知障碍的老年人已经超过1.4万。就老年人实际情况而言,本次全省统一的筛查涉及的认知评估内容较为简单,所获得的相关数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如果需要后续干预或更精准的了解老年人的认知状态,则需要开展专业的认知评估。在认知障碍疾病的政策推动方面,《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健全长期照护综合保障体系,探索解决失能失智人群护理难题,推进养老床位结构性调整,实施认知障得专业照护改革。加大认知障碍照护供给,认知障碍照护从分散转向集中,引导失能失智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30万人以上的县(市、区)建有专门的认知障碍照护机构,30万人以下的县(市、区)在养老机构里设认知障得照护专区。到2025年,每万老年人口配有20张认知障碍床位,累计建成3万张认知障碍床位。我们知道,在床位大量新增的同时,认知障碍专区的投用和实际效能的发挥,加强建设完成单位的能力建设和服务供给,才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浙江省民政厅 浙江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浙江省认知障碍照护专区改造实施方案的通知》(浙民养[2022]34号)文件中,详细的规定了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关于设施设备和人员配备等方面的要求,我市《失智症老年人康复服务规范地方标准》也于2022年12月由市场监管局正式发布。从目前的情况而言,我市在以老年性痴呆为代表的认知障碍疾病的工作中依然存在几方面问题:一、在科普宣传方面仍需加大力度。以阿尔茨海默病为代表的老年认知障碍性疾病,是一种致命的脑部疾病,以记忆力减退和其他功能障碍为特征,常伴有社会或日常生活功能受损和精神行为改变。其表现复杂多样,对本人和家庭乃至社会的危害性极大,多样、大量、持续的科普宣传工作对正确认知该疾病是十分必要的。二、认知障碍疾病专项筛查工作亟待开展。虽然绝大部分痴呆是不可逆的病变,但早期发现和干预,对于延缓病情的发展以及增加老年人的生存时间,是非常关键的。从目前的情况看来,大部分老人在发病的中后期才开始寻求治疗,这一阶段药物和非药物干预的效果都比较差,生存时间也急剧缩短。从临床上看,老年痴呆在进入到第一阶段之前的5年,就会表现出认知行为能力的下降,是可以通过科学的评估作出有效筛查的,且简单的神经心理学评估量表(如常用的MMSE)是大部分医疗相关工作者经过培训就可以独立开展评估的。只有认真全面的做好筛查工作,我们才能真正摸清底数,对我市认知障碍专区建设等才能起到决定性的指导作用。三、认知障碍床位运营能力有待提升。2022年度我市新增100张认知障碍专区床位,并于2023年计划进一步新增120张床位。在政府投入资金建设专区床位的同时,如何做好服务供给,是接下去更为重要的事情。目前的认知障碍专区由于刚刚起步,两方面的问题最为突出:(1)专业性缺乏,主要是专业人员的缺乏,认知障碍老人的照护专业性难以体现;(2)专区运营成本过高,目前建成的均为20个床位的小单元专区,人员配备的成本较高,机构专区运营存在亏本的情况,对专区长远发展存在较大隐患。作为一个新增但需求迫切的养老细分领域,本人认为应该在对于该细分领域的扶持和培育上多做文章,建议:1、有关部门应积极协调整合有关资源,认真梳理2022年我市老年人能力筛查中认知相关的量表内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创投等方式,科学组织系统性的专项评估和政策宣传普及等工作,增加认知障碍疾病的老年人以及家庭的获得感。2、对建设投用的认知障碍专区日常运营加强监督管理,确保机构在专区中按规定收住认知障碍老人,并提供相应必备的服务内容。3、以请专家指导、开办专业论坛、培训补贴、特殊岗位津贴、专区床位运营补助、认知障碍老人入住机构专项津贴等方式增加财政投入,扶持和推动专区良性发展和运营。4、利用加强科普宣传、加强认知障碍疾病筛查等方式,筛查和引导认知障碍患者逐步入住机构。5、探索鼓励养老机构错位发展,推动有条件的机构成立或转型为专门的认知障碍照护机构,等等。
信件附件
提交时间 2023-08-11
承办单位 民政局、卫健局
办理落实情况
已解决  √ 正在解决   创造条件解决  
尊敬的陈代表: 您的“进一步提升老年人认知障碍疾病服务能力的建议”收悉。该议案选题新颖、专业性强,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明确的方向,对提升我市养老服务工作很有指导意义。我局高度重视,积极落实,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截至2022年12月底,义乌市共有户籍人口89.08万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18.02万人,约占总人口20.23%。2022年我们对全市17.78万老年人完成能力筛查,其中轻度失能3729人,占全市老年人25.86%,中度失能1245人,占老年人人口8.63%,重度失能1093人,占全市老年人7.58%,其中享受长期护理保险3556人,占24.66%。 一、目前工作进展 (一)持续开展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床位建设 2022年,浙江省民政厅、财政厅出台了《认知症障碍照护专区床位改造实施方案》,明确了床位的设置要求、服务要求,管理要求以及资金保障政策。从2022年起,连续两年将“改造认知障碍照料床位”列入市政府实事项目,针对认知障碍(失智)老人身心特点和照护需求,在养老服务机构中改建认知障碍照护床位。我市2022年已完成100张床位建设任务,2023年将继续新增120张认知症床位建设。 (二)医养覆盖率不断提升 截至目前,我市机构内有失智症床位426张,每万人拥有量为5张。养老机构中,9家配备了专科护士,2家内设医务室配备专职医生,3家内设医疗机构,5家与医疗机构合作。城西街道养老服务中心、赤岸镇养老服务中心委托稠州医院经营管理,利用稠州医院的医疗资源,逐步建立分级诊疗式医养结合模式。上溪镇养老服务中心委托南京瑞海博老年康复医院经营,以失智老人照护为特色,开展专业照护服务。医疗机构积极参与养老服务,江东街道积极与东方天祥医院对接,选址东方天祥医院建设江东街道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充分利用医院现有的医疗资源,为老人提供有特色的医养结合居家养老服务。8家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发挥专业优势,主动走进社区、村居,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护理知识培训等,提高老人保健意识及家属护理技能。 (三)完善养老护理员培训机制 持续开展养老护理人员职业技能基础及提升2年培训,2020年培训1695人次,2021年培训1841人次。定期开展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推进养老护理服务队伍专业化建设,提高养老护理员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与财政、人社、卫健、商务、医保联合下发《关于完善养老服务教育培训和技能认定的通知》(义民〔2022〕4号),计划对养老服务机构、医疗机构、社会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及其他确有就业能力和培训需求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及等级认定。依托浙江机电技师学院师资力量,2022年共组织6期400余人考证,共新增持证养老护理员149人。2023年至今,养老护理员已组织培训两期共129人,考试通过108人,提前超额完成省定全年持证护理员80人的目标,目前每万名老年人拥有持证护理员为20.1人。 (四)优化顶层设计。 发挥规划龙头作用,委托省规划团队高质量编制养老服务“十四五”专项规划,将失能失智老人的照护任务指标纳入发展规划和民生实事项目。积极编制义乌市养老服务设施专项布局规划,重点解决城区、老旧小区以及部分老人集中农村养老服务设施规划配建问题。探索鼓励养老机构错位发展,2023年推动在佛堂田心村成立一家专门的认知障碍照护机构。 二、存在的困难 (一)机构养老的理念没有形成 按照国家、省对养老选择的分析,仍然是“9064”格局,即90%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6%的老年人选择社区养老,4%的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的养老格局,反观义乌实际,入住养老机构的不足3%。在社会面上,因为传统的思想观念,老人跟儿女对于养老机构都十分的排斥,老人觉得住进养老机构,等于被儿女抛弃,甚至让大家觉得老人在养老机构会生活的不好,甚至可能受到虐待。入住率低,导致老人不能享受到机构硬件的提升所带来的高品质养老服务。 (二)养老照护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是养老护理员人员的流失。护理员待遇较周边经济发达城市还是有差距,加上2022年也是疫情持续的一年,机构封闭管理时间长,工作量强,工作人员压力大,人员走失较严重。二是养老护理员的培训内容单一。就目前护理员队伍培训主要针对提高护理水平和就业技能的提高,老年保健、护理、营养、心理咨询等方面内容较少,缺少相关专业人才,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服务能力单一化,导致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质量受限。 (三)养老护理员奖补机制待进一步对接 认知障碍老年人照护的专业性、复杂性和高强度,为患病老人及其所在家庭带来了巨大压力的同时,也给照护人员带来护理上的更高要求。护理人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服务素质,与之相匹配的就是人员待遇的提高,专项岗位津贴的设立。前期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中,由于经济受疫情影响,暂无法就相关补贴达成一致。 义乌市民政局 2023年3月19日
反馈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