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地方戏曲艺术的建议

受理结果

编 号 第174号
建议主题 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地方戏曲艺术的建议
我市有着非常丰富的红色旅游文化资源,近年来,我市发掘弘扬传统文化,有力的促进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渗透和认知,对于推动我市文化之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但由于部分原因,导致宣传还不够深入人心,为此提出几点建议:1、有序传承,从小抓起。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要从小抓起,在小学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学习,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通过组织“传统文化日”、“传统文化周”、“学唱地方戏”等活动,让孩子们从小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了解本地红色文化,承袭传统精髓。2、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地方戏曲艺术。农村文化礼堂演出要经常化,因为对于现在物质生活已经得到满足的老百姓,现在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更加强烈,特别是老年人对婺剧地方戏,拥有特有的深厚感情3、加大力度,宣传推广。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大宣传力度,将文化与生活相结合,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针对性进行记录、宣传、推广,扩大民众对具体文化的了解与认知。通过全方位的宣传和推介,塑造本土传统文化的品牌,形成传统文化泛社会化的良好氛围。4、继承发扬,传承创新。创新传承方式、文化内容,与时俱进,将传统文化融入时代旋律,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自发地投身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来。相关部门应该加大扶持和宣传力度,力争形成更为广泛的社会影响,从而推动我市传统文化精髓的发现、发掘和弘扬。
信件附件
提交时间 2023-08-11
承办单位 文广旅体局
办理落实情况
已解决  √ 正在解决   创造条件解决  
沈代表: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文化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地方戏曲艺术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推进“非遗进校园”。我市持续深入“非遗进校园”活动,鼓励学校开设非遗特色课程,组织编写非遗教材,鼓励支持非遗传承人参与剪纸、根雕、道情、婺剧等非遗教学活动,每学期开展20节以上活动,手把手带领学生体验非遗,零距离感受非遗的魅力,激发对地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截止到目前,我市有24所学校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传承基地名单,其中义乌市廿三里第二小学、义乌市稠城第三小学、义乌市铜溪小学为婺剧教学传承基地。完成编撰出版《流风遗韵》、《叶英盛与金华道情》、《义乌红糖制作技艺》等书籍5册,20个非遗项目视频制作、6部长篇道情的影像记录,丰富传播载体,加大非遗传播普及力度。 二、深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展演展示。深入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每年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为契机,我局策划和举办了富有本地特色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如“多彩非遗闹元宵”元宵节、“浓情端午”端午节、“情溢团圆”中秋节等活动,深入挖掘和阐释传统节日蕴含的文化内涵,引导青少年在积极参与中体验传统节日习俗,感受浓浓的文化气息,增强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提高青少年的文化自信。据统计,已有100多个团组、10000余名青少年参加我局举办的传统节日活动。开展“周周有戏”演出活动,在佛堂镇起鸣村、古民居苑、上溪镇沈约公园、义亭镇王阡村、稠城街道江滨戏曲大舞台、苏溪镇孝义广场、义亭镇菜市场、后宅街道曲苑茶楼等地开展周周有戏活动,定期组织婺剧演出。 三、打造针对青少年的传统文化品牌项目。从2020年开始精心组织“少年非遗说”故事讲述比赛、“非遗与你童行”、“花开四季”等青少年公益课堂、非遗研学等品牌活动,明确活动主题,创新举办形式,提升活动影响力,逐步形成青少年非遗品牌项目。截止到目前,已有10万余人次青少年参与到品牌活动中,形成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同时引导青少年群体自觉参与到保护和传承非遗的行动中来。此外,每年还举办针对青少年群体的音乐、舞蹈、戏剧曲艺、书画等传统文化类的专业赛事,引导广大青少年感悟传统文化魅力,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 四、加大婺剧精品剧目创排力度。近几年来,我市连续创排了《乌孝词》、《徐文清公》、《一代河神》、《骆宾王》、《真理的味道》、《义乌高华》等婺剧精品剧目。其中,《徐文清公》于2017年赴杭州剧院向省纪委、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等汇报演出;《义乌高华》入选2020年度浙江省舞台艺术创作重点题材扶持项目、2020年度浙江文化艺术发展基金资助项目,2022年1月《义乌高华》入选年度浙产优秀原创舞台艺术作品最终推荐名单;2023年2月《义乌高华》获第十五届浙江省戏剧节兰花奖·新剧目大奖。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文化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欢迎继续对政府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义乌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3年5月24日
反馈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