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于增强文化自信弘扬传统文化的建议

受理结果

编 号 第135号
建议主题 关于关于增强文化自信弘扬传统文化的建议
回望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心系文化建设,访古迹、寻非遗,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指引我们从历史长河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也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增强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如何有效提高我们的文化自信,更好的弘扬传统文化,我建议:1、文化兴衰,教育有责从学校教育入手,让在校学生从小就能认识我国传统文化,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热爱我国传统文化并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各级各类学校,可以以中华美德教育为中心,以国学经典教育为载体,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与途径,开展生动活泼、扎实有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让新一代的青少年能够认同与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修炼与践行中华美德,只有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才能开启中国教育的历史新篇章。2、文化继承,发展文化产业经济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有不同特色的传统文化,我们发展文化产业,让不同传统文化在产业发展中得到发扬,将会对传统文化传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如我们义乌,可以挖掘更多像黄精饼,青柴滚酒,义乌红糖等非遗,并且开发更多传统节日配套产业,从而形成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产业链。3、借助媒体,加大宣传。利用各种媒体,特别是网络、电视和自媒体等,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让各阶层人民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熟悉我国传统文化,让保护我国传统文化成为每一个公民的自觉行为。像我们义乌,有来自全世界各地的新义乌人,让他们更好的了解、熟悉本地的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融入这新的大家庭。4、政策支持,保护传统文化。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对学生学习、社会文化走向具有引导作用。政府对传统文化应加大宣传,对于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者可以给予鼓励和实质性的支持。
信件附件
提交时间 2023-08-11
承办单位 宣传部、文广旅体局
办理落实情况
已解决  √ 正在解决   创造条件解决  
傅代表: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文化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您提出的关于《增强文化自信弘扬传统文化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直以来,我市高度重视保护、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工作,在政策修订、文艺文化活动开展、文化作品创新方面都做出一定的努力。 一是加强政策指导。结合义乌实际情况,学习借鉴各地相关办法,2023年5月重新修订并下发《义乌市文化精品和文化人在扶持奖励办法》,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对非遗传承人、文艺工作室、优秀文化活动的扶持奖励内容,提高文化精品扶持奖励力度,更好吸引文化人才聚集,加快打造义乌市文艺精品创作高地。 二是广泛开展文化活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走进百姓家。我市积极开展“义文惠享”“艺路同行”工程,广泛开展“千百万”放歌新时代、文化进万家等惠民活动。培育“万国创业潮”“我们的节日”“活力义乌”等国际传播品牌。举办“一带一路”书画作品展、骆宾王国际儿童诗歌大赛等国际文化活动、赛事,建设“中外文艺之家”文化交流平台,推动文化交流互鉴。创排优秀文化作品并进行展演巡演。创排《宗泽》《僧尼会》《打金砖》《杨门女将》等优秀剧目并进行展演。统筹整理各类文体设施(空间)资源1500多处,开展各类文体活动4800多场,参与人次50.39万人次,其中开展送戏下乡活动769场,送展览讲座下乡332场。组建文艺社团1200多支,组织动员文化志愿者1万多人,130个品质文化生活圈开展各类文体活动2万多场。 三是重点做好传统文化传播。推出我们的节日、二十四节气文化专题,挖掘、弘扬传统文化。精心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报道,做深做透传承文章。创新发展草根文化达人宣传,讲好文化故事。建好用好“非遗展示馆”,不定期举办沉浸式体验,联合各镇街开展多样化的非遗进基层活动。 四是抓住重点群体的宣传教育。在教育系统下发《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实施方案》,充分挖掘中华传统文化资源,注重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设计内容丰富、主题突出的网络传播活动,大力宣传节日民俗文化和活动开展情况,弘扬传统文化,营造浓郁节日氛围,提高传统文化的传播力、渗透力和影响力。探索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理念结合。在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中,各学校在活动中将传统文化传承与学校特色及校园文化相结合,有重点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同时,学校结合实际,让学生学习传统技艺,在体验艺术特色和民间手工艺品制作的同时,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例如楂林小学、杭畴小学、塘李小学分别开设竹编、陶艺、剪纸等传统技艺课程,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美丽,传承传统技艺。 您在建议中提了四条宝贵的意见,我们将认真吸收采纳,继续在增强文化自信和弘扬传统文化上下功夫。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进一步加强全市文化形象和品牌打造。打造红色义乌,推动学习宣传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走深走实,溯信仰之源,品真理味道,守红色根脉,深化“义乌发展经验”。打造品质义乌。挖掘义乌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遗产。创建义乌文化工程研究中心。力争“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覆盖率达100%。全面建设“五馆一院一厅”,“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建成率达100%,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多元优质,加大传统文化传播力度。 二是加大理论研究和作品创作。加强红色文化、孝义文化、忠勇文化、乡土文化的研究阐释,做大做强双林文化,建设双林文化园。加强傅大士、骆宾王、宗泽、徐侨、朱丹溪等名人文化挖掘梳理。续编《义乌丛书》《义乌文脉》,编撰“国遗”丛书《朱丹溪中医药文化》。鼓励部门、镇街、村社和行业开展史志修编。实施“义风宋韵”系列文化工程和文物修缮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婺剧保护传承中心改革,传承发展婺剧事业。落实好文化精品和文化人才扶持奖励政策,对符合条件的非遗传承人、文艺工作室、优秀的文化活动和传统文化作品等都将给予一定的经费奖励,鼓励创作具有义乌历史人文特色的文艺作品。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普及,加强与中央党校、中国社科院、复旦大学等单位合作,成立名师工作室,培育壮大“望道”品牌。 三是抓住中小学生群体的宣传教育。积极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主题活动。深入开展经典诵读进校园、戏曲进校园、书法进校园,传统体育进校园等活动,通过活动直接展示传统文化精髓,让青少年直接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增强中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进而弘扬和继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文化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欢迎继续对政府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中共义乌市委宣传部 2023年6月1日
反馈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