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我市社区建设的建议

受理结果

编 号 第75号
建议主题 关于推进我市社区建设的建议
社区是人民群众生活、休闲、娱乐的美好家园,是共同富裕现代化城市的基本单元,社区品质好差直接影响着每个家庭、每个公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一直以来,我市社区建设走在全省的前列,涌现出了一大批高水平、示范性强的社区,但与省委省政府共同富裕示范区、现代化先行和创建高水平未来社区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在今后的社区建设中闯出一条新路,打造一批具有义乌辨识度的现代社区治理品牌。一、我市社区的现状和存在短板未来社区是我省着力打造的高质量发展的“金名片”,是“重要窗口”建设的标志性成果。为贯彻落实省委关于现代社区建设的部署要求,深化全国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市建设,我市以“六大改革”“十大行动”为载体,全面实施“融融义家”工程,持续打造一批具有义乌辨识度的现代化、高水平的未来社区。目前,我市有13个社区入围未来社区创建名单,分别是下车门社区、鸡鸣山社区、宾王社区、丹溪社区、永祥社区、陆港社区、振兴社区、北站社区、东洲社区、四季社区、绣湖通惠社区、诚信社区、词林社区,一个个有温度、有品质、有特色、有活力的便民利民亲民的现代社区相继涌现,受得了老百姓的一致好评,让老百姓真切地感受到城市发展的红利。对标义乌“国际化城市”“高品质社区”建设要求,以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市的社区建设还存在一定的短板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全域推进社区建设的总体抓手略感薄弱,部门联动机制有待强化,且缺少资金支持、政策支持。二是社区建设标准体系还没完全建立,特别是作为共同富裕表现形式的幸福小区定义和标准还处在摸索阶段。三是一些社区建设背离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社区规划和建设不够实用,一味追求高大上,盲目上马智能化、数字化、高科技设备和项目,不接地气,与“一老一少”需求严重脱节,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还没有系统性解决,造成设备闲置,居民参与度、认可度不高。四是一新老旧社区建设时缺少科学规划,设施布局不合理,医疗文体娱乐设施相对缺乏,居民公共活动设施普遍不足,公共服务能力偏低,规模等级有待提高。五是可持续的建设运营机制还需进一步探索。目前普遍存在旧改类项目依赖政府投资、缺乏可持续运营模式等问题,多元主体的平衡点还没有找到。二、有关建议社区建设要与我市城市转型需要和省未来社区的要求充分结合,体现“国际化城市”“高品质社区”建设要求,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是立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求,加强社区建设统筹规划。围绕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根据未来社区5分钟+15分钟生活圈、九大场景建设的要求,成立由市领导任组长的现代社区发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建设局牵头,组织街道、社区、自规、卫健、文旅、体育、教育和民政等部门,通过社会调查、设施普查等,在借鉴发达国家和发达城市经验的基础上,以顶层设计、全域统筹的方式,出台现代社区建设的总体规划,明确社区分类标准,分类制定社区建设的硬件和软件标准,持续迭代升级完善社区建设标准和服务标准。二是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打造社区居民共同的幸福家园。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要求打造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双富裕”的高品质生活。现代社区建设过程中,要通过建立新机制、探索新模式、构建新合作等方式,打造布局更加合理、功能配套更加完善、供需关系更加平衡、公共服务更加优质的现代社区,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感和城市的品位度。设施建设方面,在各个社区,特别是老旧社区建设布局合理、业态齐全、功能完善、智慧便捷、规范有序、服务优质、商居和谐的便民生活场所和生活设施,涵盖人民的衣食住行医养康娱教等,特别是婴幼儿照护和养老服务等方方面面,满足人们在家庭附近寻求生活、休闲、医疗、健身、娱乐和文化交流等需要,打造功能完备、和谐友好的家庭住宅延伸体系。制度机制方面,打造社区特色文化户外场所和社区礼堂、构建社区文化标志、建立邻里积分制、邻里公约和关爱探访制度、建立社群社团和开展邻里活动。通过党建统领、空间载体提供、活动组织、人群联系等全方位、多样化手段,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倡导健康生活理念,提升居民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构建现代化的新型邻里关系。在服务供给方面,在政府提供和购买服务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居民的兴趣特长,组建居民自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社群社团,通过制定“积分+荣誉”机制,建立积分换商品、换服务等激励机制,发动党员、志愿者、退休干部、行业专业人才和公益组织等,参与组建公益课堂、幼老看护、便民体检、日常维修等公益组织,激发居民参与热情,发挥居民主人翁意识,加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三是聚焦降本增效和精准服务,大力拓展社区数字化平台应用。数字化改革是我省推进省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战略部署,社区建设应当借力数字化改革的春风,搭建数字化服务平台,丰富平台应用场景,为社区提升服务品质、拓展服务形式和降低服务触及成本插上科技翅膀。目前“浙里办”数字社会专区建成了“我的家园”板块,现代社区建设要充分利用现有数字化资源,强化标准规范引领,加快与公共数据平台、城市大脑和基层治理平台等全面对接,推动数字社会“托育、教育、居住、健康、养老”等场景高效落地;鼓励社区聚焦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和幸福感提升需求,开发线上线下融合的数字化服务应用,建立数字化融合运营机制,打造高频应用。
信件附件
提交时间 2023-08-11
承办单位 建设局
办理落实情况
已解决  √ 正在解决   创造条件解决  
王代表: 非常感谢您对我市未来社区试点工作的关注。您提出的《关于推进我市社区建设的建议》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根据省、市风貌办相关工作部署,我局会同相关部门、镇街一体化推动未来社区建设工作,现已列入省级未来社区试点22个,通过省级未来社区验收3个。 一、推进情况 (一)推进未来社区创建工作。我市坚持党建统领,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为价值导向,以和睦共治、绿色集约、智慧共享为基本内涵,聚焦“一老一小”服务场景,构建未来邻里、教育、健康、创业、建筑、交通、低碳、服务和治理九大场景,打造具有归属感、舒适感和未来感的新型城市功能单元。完善顶层设计,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理念,合理划定“15分钟和5分钟”两级社区生活圈,并以未来社区理念补充完善各类公共配套设施,更好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 (二)数字化场景迭代升级。数字化场景建设提档升级。统建“未来义家”应用,为社区创建以及验收提供数字化平台和技术支撑。围绕为社区居民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贯通“问需于民”“15分钟公共服务圈”等应用,落地省级重大应用、市级标准应用、数字社会应用以及社区特色应用60个以上。加快推进“一老一小”等基本公共服务功能落地社区。 (三)推动全域未来社区建设。结合《义乌市城镇社区专项规划》我局于2022年制定未来社区三年行动计划,到2025年未来社区列入省级试点数达所有社区数量的50%以上,每个镇街申报1个以上省级未来社区创建项目,到2035年基本实现未来社区镇街创建全覆盖。我局积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形成未来社区创建的工作合力,突出问题导向、需求导向,重点围绕未来社区创建项目所在的社区,开展以属地为主体的配套设施建设方式。针对设施的不足,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有机更新,重点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持续推进,大力推进全域未来社区创建工作。 (四)探索未来社区运营新模式。通过未来社区先行先试的优势撬动城市内需空间,拟开发未来社区智慧运营平台,并关联至“未来义家”,用数字平台贯通未来社区线上、线下运营,做大做强商业增值服务,形成具备综合性、专业性、持续性的多圈层融合的未来社区运营模式。 (五)优化“一老一小”服务。“一老一小”场景在未来社区创建过程中我局会同民政局、卫健局等部门,结合我市社区实际情况,实行全域无障碍适老化改造,打造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自助体检、日间照护等服务;开设老年大学教学点,挖掘社区达人,通过“以老教老”教学沙龙+专业老师相结合的形式丰富老年人群精神文化生活。对幼儿园提质扩容,联合第三方教培机构在社区定期开展家长学校、航模兴趣班、书画培训等“四点半课堂”,丰富儿童课余生活。建设托育点,做好0到3岁幼托及3岁以上儿童教育问题。结合邻里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有机叠加少儿活动空间,积极组织各类社区活动,丰富社区儿童生活。 二、下步计划 我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推进全域未来社区建设,到2025年,申报47个省级未来社区试点,建成15个省级未来社区试点,所有社区未来社区实现标配场景和智慧服务平台全覆盖,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未来社区建设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欢迎继续对政府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义乌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3年5月22日
反馈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