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注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建议

受理结果

编 号 第73号
建议主题 关于关注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建议
去年,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健康时报等共同发布了《2022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显示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28%,抑郁症发病群体呈年轻化趋势。据调查,就读初中和高中阶段,义乌每年都有学生因为心理问题而休学。另外据义乌某医院的统计,18周岁以下青少年每年因心理问题就诊和住院的人数呈上升趋势:2021年门诊人数1551人,住院人数66人;2022年门诊人数1751人,住院人数81人。以上只是一个医院的就诊数据,那还有其它医院心理科,或者家长带到义乌市外就诊的人数,还没有统计在内。因此,建议如下:一、利用学校、社区、媒体等平台来正确引导。其实每个人都有心理问题,或重或轻,看心理医生,就和我们平时就医是一样的,不要把看精神科或者是心理辅导,看成是有精神病。二、现在每个初中和高中基本都配有心理医生。但是,心理医生并没有给班级上课。而只是以调查表的方式,每个学期来做一次摸排。应该给初中生和高中生每周排一节心理课,防患于未然。引导青少年怎样去调整心理,去面对自己心理和身体的变化,让学生找到幸福感和价值感。如果因为心理医生少,每周一节排不开,也可以每周用阶梯教室来上课,几个班可以同时上课。三、每学期开设一节家长心理课。 因为,孩子抑郁,多半是由家庭原因造成的。一味的追求学习成绩,把孩子出现的问题,全部归纳为不爱学习、调皮等因素。如果家长能正视和重视孩子的情绪和心理问题,并对孩子的负面情绪给到积极地反馈,在孩子发出求救信号时给予回应。那么,很多问题都可以在萌芽时期,就可以解决。四、呼吁教育系统和卫生系统紧密联系起来,卫生系统专业的心理医生给各学校的心理医生培训专业的知识,提高各学校心理医生的专业度。
信件附件
提交时间 2023-08-11
承办单位 教育局、卫健局
办理落实情况
已解决  √ 正在解决   创造条件解决  
楼委员: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以及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的宝贵意见建议。您提出的《关于关注青少年心理问题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前期工作及成效 您指出的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确实是当下教育面临的一大挑战。因此近年来,无论是市教育局还是各学校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当前,全市共建有标准化心理辅导室的学校128所,公办中小学覆盖率达100%,省级心理健康教育示范点17个,社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站2个(稠江街道锦都社区、昌德社区),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1所,培育校1所,我市被认定为浙江省首批中小学亲子辅导工作达标县,3所学校被评为浙江省中小学亲子辅导工作示范校。2022年11月成立义乌市儿童青少年心灵成长中心,开通057****58858热线电话,截至目前,接到热线电话440个,完成线下咨询116人次,除了义乌本地学生家长求助,还有来自诸暨、东阳和浦江等地的求助电话。全市建有一支相对稳定、专业的专兼职心理教师队伍,现有专兼职教师500多人。全市公办中小学教师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上岗资格证的比率达95%以上。成立了市级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开展“心理危机干预”“个案咨询督导”等专题研训活动10余次。形成了省、市级科研成果及精品课程10多项。 二、办理情况 (一)丰富心理科普形式,拓展心理健康宣教渠道 我市积极组织开发心理健康宣教微课,有效利用“好学义乌云课平台”“教育之声”公众号、“之江汇”平台数字化家长学校等技术渠道,以“互联网+教育”方式,为家长提供心理公益直播、家长视频课程、家长音频、家庭教育咨询等优质内容实现信息共享,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和积极的生活态度。目前完成省市两级数字家长学校建设,39所完成850个数字资源上传工作,在线浏览观看量达3万余次。目前开发了30余节学生心理自我调适微课,开发了20余节“悦学家长课堂”“牛津妈妈微课堂”系列家庭教育主题微课。在市心灵成长中心和锦都社区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建设科普体验区,购置了脑波反馈仪心理测试、VR心理实境体验、电子活动沙盘组合、沙画等专业设备,学生们可以参与体验心理游戏的乐趣,学习心理健康知识,了解心理问题和自我调适的方法。 (二)家校合力,守护未成年人健康心灵 市教育研修院与绣湖小学合作开展四期“心理健康教育暨家校共育”系列专题研训活动,已培训家校共育骨干教师240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心理健康辅导站开通“爱善教育公益吧热线”,对全市家长开放,倾听家长讲述家庭教育中的困惑,帮助家长和孩子解决心理问题,热线受益家长1260人。联合市妇联开展了首届义乌市家庭教育讲师大赛,评选出优秀家庭教育讲师30名,进一步优化了家庭教育讲师团队伍。联合市妇联、关工委开设“幸福e家课堂”,每周推送一个家庭教育短视频,每月开展一场家庭教育直播课,并在线下组织开展“百场家庭教育讲座送基层”活动,为全市家长提供全方位的家庭教育指导,营造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的良好氛围。 (三)医教紧密联动,提升心理危机干预专业性 为了更有效地应对疫情防控后学生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教育局与卫健局紧密联手,护航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一是开展高危学生心理调查行动,联合卫健局对在校高危学生开展心理问题调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逐层分解,分层分类理清问题所在。二是开展学生心理干预联合行动。根据排查发现的学生心理问题进行个性化的干预,通过联合走访调研、家校医对话心理健康、举办心理咨询技能提升培训班、医校共建心理危机干预合作等模式,从源头了解掌握心理问题所在,制定心理干预计划,从而提供有效的心理援助。三是开展儿童青少年心灵护航行动。以“世界睡眠日”“世界精神卫生日”等为契机,市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联合精神卫生中心、社区开展专家宣教进校园、心理体验进社区,开展心理科普宣传,全面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的知晓率。四是开展同创共建活动。借助精神卫生中心等专业机构对教师团队及学生的分层培训、对家长专题讲座等,促进学校与专业机构共建心理危机联合评估模式,进一步增强学校教师对学生心理问题的鉴别、诊断、筛查能力,实现早发现、早介入,预防危机事件的发生。 三、下一步计划 (一)建立“市-镇、街-学校”三级心理辅导组织网络,心理健康专职教师配备逐步有序推进 根据省厅相关文件要求,接下来,我市拟在所有高中及初中至少配备一名专职心理教师,小学规模班额36个以上的配备一名专职教师;每个镇街教育服务中心配备一名心理健康教育专职人员,具体负责片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市心理辅导中心配备2-3名专职人员,负责中心具体对外业务开展及全市三级服务体系管理工作。到2025年底,所有中小学配备专职心理教师。 (二)加强社区心理服务向家庭辐射 调研发现,家庭教育往往是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源性因素,预防学生心理危机,首先要建好家庭教育这第一道防护栏,除了学校要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更需要社区提供便捷化、个性化的家庭教育服务。建议建立街道、社区(村)二级心理服务平台,充分利用老年活动中心、妇女之家、儿童之家、家长学校、图书室等社区阵地,为家长和孩子提供文体活动以及心理辅导情绪纾解活动。 (三)家长学校融入未来社区教育场景,实现“双减”目标 整合学校、社区教育资源,实现“双减”目标。完善家校社协同机制,探索临时看护、家庭式托育等多元化模式,充分利用“学在义乌”家长学校应用,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努力形成减负共识,推进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打造“名师名校在身边”青少年教育平台,围绕3—15岁年龄段教育需求,打造社区青少年线上线下联动的学习交流平台,打通优质教育资源进社区的渠道,集成素质拓展、兴趣活动等多种类型教育服务。 (四)注重学生预防性心理辅导,落实心理辅导课程常态化开设 小学借用班队活动课课时,全面落实每班每月2课时心理辅导课的开设,由班主任承担课程,加强对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训;初中由专兼职心理教师承担课程,可采用年级大课、讲座、观摩微课的形式开设每月2课时的课程,同时加强兼职心理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高中由专职心理教师承担课程,要求高一年级开足开齐每月2课时心理辅导课,高二、高三年级在春季、开学前后、重大考试前后、小长假前后等关键节点,采用大课、讲座、微课形式进行心理辅导课程的落实。 (五)强化心理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心理辅导能力 针对班主任、心理辅导室主任、骨干教师开设分层分类培训。今年市指导中心计划完成民办学校心理健康C证培训“千人计划”。 最后,再次感谢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欢迎继续对我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义乌市教育局 2023年5月16日
反馈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