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新定位初升高“定向招生条件”的建议

受理结果

编 号 第24号
建议主题 关于重新定位初升高“定向招生条件”的建议
案由:根据《义乌市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和高中招生工作实施细则》通知要求,初中在本学区内就读,学籍户籍对应一致,学习期间未发生学籍转移变化的考生方可享受我市定向指标。往届生、借读生、异地中考考生、外县市回本地报考等考生均不享受定向指标。该细则的出发点是好的,最大限度上杜绝主观投机,挤占户籍学生就读优质高中及普通高中的资源。但是,随着社会进步、城市发展,有一些人被该《细则》误伤。义乌市十年增加62.54万人,增长50.68%。这些人很多是有大专、本科、硕士学历的高素质人才,他们在义乌通过十年奋斗,逐步安家,期间子女在义乌得以就读幼儿园和义务教育,是真正的城市建设者。根据义乌市人才子女入学政策,教育局“统筹安排,就近入学”,人才子女在出租房或者在工作单位附近就读小学、初中。归属感增强之后,有些人选择把户籍签到义乌来,成为真正的义乌市民。这些具有高学历的新市民,子女学业水平大多是比较优秀的。然而因为该《细则》中“初中在本学区内就读,学籍户籍对应一致”与“教育局就近统筹安排”,使得很多优秀的新市民子女不符合定向招生条件,也就无法站在一个起跑线上,凭着自己的实力进入到优质高中读书。为此会产生两个负面效应:第一、不利于义乌市高中教育质量的提升。部分学业水平一般,甚至不好的学生因为定向进入优质高中,即使在优质教育资源下,不一定能够在三年之后为义乌市赢得更好的高考水平。而一部分学业水平高的新市民子女,即使户籍迁过来,无法进入优质高中,甚至普通高中读书。不能在三年之后为义乌高考水平做出应有的贡献。第二,该政策对于62.54万新市民,尤其是在义乌深耕十多年的新市民子女是一种机制和情感的伤害,从幼儿园或者小学就在义乌就读,到了初中之后发现还是和原户籍市民子女不一样,无意使得《细则》带有一定的“歧视性”。建议:第一、对于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就在义乌就读的新市民子女,结合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在义乌就业、社保履行等情况,与《细则》中不享受定向指标的“往届生、借读生、异地中考考生、外县市回本地报考等”区别对待, 视同本地生源,参加定向招生,因为新市民子女并非投机者。第二,要么取消定向招生方式,至少压缩定向指标名额,让真正优秀的本地生源进入优质高中,同时让更多优质的新市民子女初中生能够尽可能在更宽的赛道上,在同一起跑线上参与竞争,助力义乌高中教育水平发展。这才符合义乌这座国际化城市的发展格局。
信件附件
提交时间 2022-12-31
承办单位 教育局、人力社保局
办理落实情况
采纳  √ 部分采纳   留作参考  
​关于对义乌市第十四届政协一次会议24号王委员提案办理意见(答复)的函王委员:首先非常感谢您对中考招生工作提出宝贵的建议。您提出的《关于重新定位初升高“定向招生条件”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一、前期工作及成效义教办〔2022〕15号文件《义乌市2022年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与高中招生工作实施细则》中明确:我市定向名额以报名点为单位,剔除往届生、借读生、异地中考考生、外县市回本市报考等考生后,按学业水平考试总分及格人数所占的比例,结合规范办学情况进行分配。初中在本学区内就读,学籍户籍对应一致,学习期间未发生学籍转移变化的考生方可享受定向指标。该政策的制定让定向资格条件更缜密。比如:义乌户籍学生在城区读初中,中考前将学籍转移至边远薄弱初中,成绩排学校前列,但也会因学籍户籍不一致而无法享受定向名额。从而有效避免了为定向资格投机转学籍户籍的现象。二、办理情况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和金华教育局相关文件要求,逐年提高优质高中定向名额分配指标,要求到2025年达到85%,在此背景2022年我们在不同层面开展了前期调研,需及时调整目前的定向指标分配方案,平衡各群体利益需要求,将根据实际情况逐步优化不同群体的定向基数。三、下步计划我们将对定向分配方案再次进行充分讨论研究,组织学校、家长代表、社会等多层面意见征求会,广泛听取意见。在不符合定向条件人员中,根据考生类型,适当考虑扩大定向名额分配范围。按照重大民生政策调整的规范操作程序,确定定向条件的调整范围及分配比例意见征求方案。提前告知并对社会公布,逐年落实到位。最后,再次感谢您对中考招生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欢迎继续对中考招生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义乌市教育局2022年6月20日
反馈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