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推进我市模具产业集群发展的建议

受理结果

编 号 第7号
建议主题 关于加快推进我市模具产业集群发展的建议
模具称为“百业之母”,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模具产业是装备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的组成部分,模具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调研时,专门来到宁波北仑区大碶高端汽配模具园区,体现了对模具行业的重视。在义乌建设“世界小商品之都”的进程中,为助力义乌制造迭代升级,提升义乌小商品竞争力,模具行业如何提高创新能力、增强专业化合作水平和产业链配套能力、发挥更大的产业赋能和产业带动作用,已成为亟需正视的问题。一、产业发展概况(一)义乌模具城现状。义乌模具城位于上溪镇,占地面积约285亩,总投资6亿元,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商位1500余间,配套用房1100套。已集聚全市近90%的模具产业经营户,经营户900余户,其中模具加工经营户730户,从业人员5000余人。2020年市场成交额约30亿元,产品外向度达40%,出口额超12亿元,2021年成交额约29亿(受限电和国外疫情影响)。目前已形成模具加工交易区、原材料加工交易区、模具配件交易区、机械设备与弹簧交易区、产学研合作基地、小微企业孵化园、大型模具加工交易区、模具配套产品交易区等八大功能区块。(二)产业发展的作用。1.提高产品创新能力。近年来模具行业努力升级,新机器、新设备采购累计超4亿元,推进了小商品研发创新。日用、玩具、饰品、拉链、文体制品等行业的模具几乎全部由本地提供,历年的网红爆款如“立体衣架”、“指尖陀螺”、“减压包子”、“灭鼠先锋”等创意产品,均由模具城设计开发,模具行业对义乌小商品制造与贸易的支撑作用日趋增强。2.拓展外贸业务。由于小商品体积大,重量轻,运输成本不划算等因素,部分外商从义乌直接采购小商品模具到国外生产。业务已涉及中东的埃及、印度、伊拉克、伊朗,非洲的阿尔及利亚,南美的秘鲁、巴西,周边的俄罗斯、韩国、泰国、越南、菲律宾、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未受疫情影响的2019年,义乌成品模具外贸出口约3万副,占浙江省模具出口总额约17%。3.辐射带动周边。模具城溢出效应,在行业集群、村民共富、地产购置、区域消费、自主创业等领域凸显。在模具城带动下,周边集聚了机床销售、塑料粒子、颜料配色等400多家模具关联行业经营主体;一批从业人员创业成长,模具城内中等偏上规模企业或商户中,平均每年有2-3名蓝领技工独立出去办厂开店;村民房屋租金上涨;从业人员拉动消费,在当地消费额一年不少于2亿元,仅贾伯塘村店铺就达200余家;更多的人在上溪镇安家置业,2016年以来,上溪镇上城家园、云溪桃源、天瑞几个楼盘60% 以上的购房者来自模具行业,购房约1000多套。(二)产业存在的问题。1.产品竞争力不强。一是发展层次不高。模具产品以中低端为主,企业同质低价竞争严重,淡季时互相压价,旺季时互相挖人。行业发展粗放,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有待提高,也缺乏具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二是专业化水平较低。大型、高端精密模具开发技术和加工能力薄弱,据不完全统计,义乌中高档模具自配率仅10%左右,模具商品化率只有15%多,模具标准件使用覆盖率30%左右,60%以上大型模具加工业务外流到台州、东莞等地。如易开盖公司每年近800-1000万的模具研制委托外地企业,钟表、电子等行业的模具95%以上需要从广东采购。2.产业创新能力不高。一是科技创新动能不足。经营户进行软硬件提升、第一个“吃螃蟹”创新突破的主动意愿不强。二是技能人才短缺。园区从业人员高中及以下学历占94.2%,持有高级技工证和普通技工证仅0.98%。由于模具行业劳动负担较重、车间环境差,企业招工难,工人流动性大。院校专业学习跟不上企业需求,虽有义乌机电学院开设了模具相关专业,但还不能满足本地用工。新员工培训成本高,技术工种跳槽频繁。三是设计研发成为短板。模具研发设计和分析测试人才严重缺乏,园区内虽有设计研发人员100余名,但主要以结构外观设计、来样定制为主,原创研发空白。3.产业发展空间不足。一是规模受限。模具城是商铺模式,面积小、融资难。当经营户要从市场店面向工业厂房转型,从中低端产品向大型模具和精密模具升级,或园区要招引高端模具制造企业入驻,都受到土地制约。出现产业外移,部分大户已转向金华、兰溪等地办厂。二是业务受限。前店后厂的作坊式户型无法安装大型设备,无法加工大型模具,大型精加工业务外流。如吉利初入义乌时,曾打算与我市某模具供应商合作,但因场地限制放弃,最终只能求诸外地。三是安全问题。我市仍有数百家模具企业租用民房,存在安全隐患,如机械安装达不到安全距离、房屋地面承重过大、超负荷用电、噪声扰民等。二、产业发展的建议(一)加大支持力度。1.切实重视模具产业发展。模具行业快速发展正是市场需求的反映。小商品生产短平快的特点,导致模具制造以中低档为主,而模具产业发展又是制造业创新升级的支撑。在高质量建设"世界小商品之都"的机遇期,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充分挖掘义乌模具行业潜力,支持模具产业做专做强形成现代产业集群,为市场繁荣和工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装备支持,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2.加大政策支持。重点在研发技改、创意设计、园区建设、主体培育、招商补链、数字转型、人才服务等方面给予扶持。例如柳州市政策,对模具技术改造单个项目最高补贴500万元;对迁入模具产业园的模具设计和制造企业,按搬迁设备净值10%给予补贴;对企业年采购本地自用模具达到800万元以上的,按照采购额一定比例给予奖励。探讨我市模具城绩效评价标准,模具城用地属市场用地,大部分经营户不批量制造产品(模具仅单个定制),因此按工业企业亩产税收评估不太合理。建议参照商贸业或生产性服务业来评价管理,给予模具店铺一个孵化期,待规模扩大供地办厂后,再按工业企业衡量。例如黄岩区政策,只对供有土地的模具企业才要求20万元一亩的税收保底。(二)促进产业集群集聚。1.加强规划引领。以建设模具生产基地和精密模具制造高地为目标,做好模具产业发展规划,明晰蓝图愿景,加强用地保障,优化空间布局,引导产业集聚。推动义乌模具产业分层次立体发展,形成分工更合理、门类更齐全、产业链更完善、专业化程度更高的模具产业集群。同时立足产城融合,综合考虑产业发展、城镇建设、人文需求、生态保护,谋划模具“智造”小镇。如台州黄岩区通过模具产业区域集聚,成为著名的“模具之乡”。2.打造义乌模具智创园。加快模具城三期建设,结合我市生产资料市场调整,布局承接塑料粒子及颜料、机械设备及配件行业。招大育强,精准招商,对内优先安排模具城行业大户拓展空间,对外积极招引高端模具经营户、模具龙头企业、高新模具骨干企业,模具设备制造、工业设计研发、小商品创意设计、智造企业、模具电商等。以打造模具全产业生态圈为目标,着力建设"义乌模具智创园”,成为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重要模具生产基地。3.探索园区发展路径。一是统筹挖掘存量土地资源,采取协议收购、联合发展等方式,盘活企业闲置土地,推动老旧厂房改造升级、周边D类企业腾笼换鸟。二是推进模具产业标准化建设,设立一批现代、优质、高效、绿色发展的企业标杆、标准厂房示范,制定标准化的准入和退出机制,逐步淘汰低效高耗企业,提升模具城空间利用效益,优化产业集群布局分配。建议给予用地指标,建设园区标准厂房,优先安排给优质项目和有潜力的成长型企业。三是提升园区建设运营水平,组建模具产业发展公司,或专业团队托管,从粗放式市场管理向现代化智慧园区运营转型。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成立“义乌模具产业促进中心”,配合开展行业布局、政策建议、规范自律、示范推广、招商引智。推动模具城(园区)更好地发挥产业集聚平台、行业公共服务平台的作用。(三)增强行业创新驱动。1.搭建产业创新服务平台。聚焦小商品创意设计和生产加工制造两大核心内容,以模具产业高端化、精细化、绿色化发展为导向,构建创意设计研发、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科技金融服务、创新创业孵化、公共创新服务五大内容的全产业链创新服务体系,打造集展示、销售、信息、培训、研发、检测功能于一体的创新服务综合体。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探索创立智造工场、智造体验馆和工业设计小镇三大品牌,构建“共创、共赢、共生”的产业发展新生态。2.发展高端模具制造。欧美国家禁止智能机床等高端设备出口中国。对此可借鉴上海自贸区临海新片区的做法,在义乌招商引入德国、瑞士等高端模具企业,在园区内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中心。通过模具制造业的提升,提高小商品“中国品牌”内涵价值,助力国货品牌崛起。3.提高模具检验检测能力。为填补义乌没有模具检测机构的空白,支持我市模具检测第三方服务机构建设,建议通过与机电学院、浙师大等高校合作,建立模具制造行业检验检测标准,获得相关检测认证资质。再联合国际商贸城、电商行业,逐步建立小商品模具(但不限于小商品模具)的技术检测权威性。争取检测中心的报告可以获得国际多边互认,成为我国模具走向国际的一张极具含金量的“通行证”,助推小商品制造走向高品质发展之路。4.构筑数字化产业生态。遵循高质化、网络化、开放式原则,构建集营销入口、创意设计、创意研发、公共服务、成果交易、知识产权、创业孵化、科技金融等功能于一身的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支持第三方服务机构、龙头企业建设模具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资源、主体、知识集聚共享、高效配置。打造智慧园区,实现园区智慧管理,推进模具企业数字化升级,培育一批智能车间。打通模具园区信息平台与Chinggoods等平台的外贸模块,对接外商资源和国外展会,拓展外贸业务。(四)多方招才引智借脑。1.设立模具研发设计中心。工业设计的作用早已超出配套服务者的角色,继技术和市场之后,成为制造业创新的第三驱动力。依托模具研发设计中心,开展多形式的产学研联合,吸引模具设计人员入驻,配置先进的科研资源和技术设备,加快模具关键共性技术的开发研究、设计创新,对企业技术攻关提供专业团队诊断式服务。不断提高模具城的自主研发、创新设计能力,通过设计提升、专利护航,引导产品迭代升级,助力打造义乌智造品牌。2.拓宽引智合作渠道。争取与国家平台合作,建议主管部门牵头与中国模具工业协会开展战略合作,在标准、品牌、创新、智能数字、营销、智库等方面获得指导和扶助。面向海内外,招引工业设计专业机构、全产业链设计创新服务商,如浪尖集团这一类头部企业。培育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结合行业标杆共性经验和企业个性要求,推广先进可复制的解决方案。设置“设计飞地”,在广州、深圳等模具发展前沿都市设立设计工作室,在义乌本地把设计转化生产。(五)实施新时代工匠培育工程。1.发展职业教育。大力推动我市职业教育改革,统筹优化技工学校布局,调整专业设置,增强职教与产业匹配度。也可尝试与外省职校合作技工培养,为我市模具企业定向输送实用型技能人才。打通校企合作堵点,着力打造"公共实训中心+职校+车间"的高技能人才实训体系,形成“区域性+专业性”的技能人才实训机制。2.支持人才成长。制定义乌职业技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鼓励技能大师和骨干企业发挥传帮带作用,行业协会每年有组织地推进企业开展学徒制培养。争取承办全国机械行业职能技能竞赛决赛(模具),促进我市职业技能发展水平。顺应我市产业转型升级需求,进一步重视并优化技师技工人才政策,健全技能人才培养引进、激励评价机制。
信件附件
提交时间 2022-12-31
承办单位 经信局、市场集团
办理落实情况
采纳  √ 部分采纳   留作参考  
义乌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关于对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007号提案 办理意见(答复)的函 陈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我市模具产业集群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关注和支持,并感谢您提出的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一、模具行业概况 模具研发制造已成为我市玩具、工艺品、饰品、拉链、日用品、文具、五金等生产企业支持行业,是生产企业的“金工车间”,更是小商品制造的“工业之母”。模具行业在我市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随着我市产品换代、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外贸市场的逐步开拓,我市模具产业的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扩大。我市模具还对周边县市区有巨大辐射作用。此外,部分国外客商的采购方式逐渐从义乌直接采购小商品转变为采购小商品模具返回国内生产,进而推动义乌模具外贸业务扩展迅猛。已形成立足浙中、辐射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态势。 模具产业是我市的传统优势产业,既是关键基础件,又是工业母机,加工工艺、精度和稳定性要求高,从上游的材料到下游的终端应用,承担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义乌模具产业目前已基本完成产业集聚的初级过程,但企业间形成相互依存的分工协作体系还不强,高质量发展方面仍存在发展空间受限、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高端模具供给不足,关键核心技术与设备存在“卡脖子”行业共性问题,以及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培养不足等问题。 二、支持模具行业提升发展方面举措 我市高度重视模具产业集聚发展。配套能耗、土地等要素资源,以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提升改造、高端模具产业招引为抓手,引导模具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加大模具城三期的建设。通过模具城的逐步建设完善,推进更多中小微企业向园区集聚,产业集聚度更加提高,产业链更完整,模具行业内部也能逐渐形成较为成熟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细分专业化程度更高,区域竞争力也将显著提升。 二是将模具产业作为新型贸工联动的试点予以培育发展。争取在模具市场开展中小微企业集群创新协作试点。谋划建设集群创新协作平台及公共技术等功能板块,强化企业急需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研发,及针对数字化、新技术、新材料等“专精特新”企业的招商和激励机制。探索建立覆盖研发投入、效能产出、下游贸易额的全链统计监测显化体系。 三是加大人才培育力度。围绕我市产业集群建设等部署,推进义乌机电学院等市内外职校与模具行业的对接合作。探索技能人才校企共同培养新模式,提升我市职业技能人才水平。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关心、支持和理解,希望你以后多提宝贵意见。 义乌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2年6月15日 抄送:市府办,市政协提案委员会 义乌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2年6月15日印发
反馈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