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青少年心理教育促进健康成长的建议

受理结果

编 号 第399号
建议主题 关于加强青少年心理教育促进健康成长的建议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大事。因此,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重视。虽然,教育行政部门、共青团、妇联等相关部门根据各自的工作职能,开展了一系列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青少年学生的健康发展,解决了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困难,但是近两年在疫情的影响下,青少年的心理都受到很大影响,在心理教育问题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是重问题轻发展。目前,不少教育主体在宣传教育过程中,强调如何帮助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而忽视关注如何去提高自我发现问题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少关注如何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以及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其次是重学生轻教师。许多地方在心理健康教育上,重视的是有问题的学生,而忽视直接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教师的教育态度、教育方式和正常的师生关系等方面。另外,重视学校教育,轻视家庭教育;重视心理教育的机构建设,轻视师资队伍素质的提高;重视城区而轻视农村等问题。为切实解决上述问题,更好地推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做好师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疫情对师生心理健康会产生一定负面影响,学校在开学前后要及时进行师生身心健康状况摸底,根据师生的反馈信息,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开学前通过在线调查和线上沟通,充分了解全体师生受疫情影响的情况。开学后通过师生自我报告、日常观察、专业心理评估等方式,掌握困扰师生的具体压力来源和情绪行为问题。同时,要关注疫情对师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可能存在长期性和隐蔽性,有些心理应激症状会延迟出现,国外疫情形势发展也可能给师生带来心理困扰,进行师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时要注意定期、多次、全面掌握。第二、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活动,帮助学生做好心理调适针对疫情期间学生可能的心理困扰(如过度焦虑、紧张、恐惧、心情低落、挫败感、失眠少觉等)和行为问题(如注意力不集中,作息不规律、长时间玩游戏等)开展心理讲座、心理健康教育课、同伴互助、团体辅导等活动,帮助学生掌握简便有效、容易操作的心理调适方法。要注重结合学生的不同年龄特征与个性差异开展工作,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鼓励他们用游戏的方式表达,学会识别情绪并加以调节;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鼓励他们加强人际交往,通过沟通表达情绪、情感,提升积极心理品质;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采用班队会等多种形式,宣传在疫情中出现的先进事迹,进行生命教育和生涯教育。第三、针对心理困扰较大的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个体心理辅导关注和重视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学生,对其提供充足的情感、生活和学业支持,开展有效心理辅导,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应对、及时上报。特别关注在疫情前就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开展追踪评估,结合以往辅导记录,提供预防性心理辅导,协助其维持心理健康水平。特别关注来自重点疫区或身边有亲人感染新冠病毒并对此感受到焦虑和压力的学生,提供支持性心理辅导,积极改善其周边人际环境,减少可能的排斥和歧视。特别关注在疫情期间出现明显情绪问题、沉迷电子产品或行为偏差等情况的学生,提供干预性心理辅导,开展行为矫正,协助其回归正常学习,生活。特别关注情绪波动较大的学生,提供陪伴性心理辅导,建立同伴互助小组,协助其接纳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促进其转变认知、优化心态。
信件附件
提交时间 2022-12-30
承办单位 教育局、卫健局
办理落实情况
已解决  √ 正在解决   创造条件解决  
关于对市十六届人大第一次会议稠江街道37号建议答复的函秦代表:首先非常感谢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注以及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设提出的宝贵意见建议。您提出的《关于加强青少年心理教育促进健康成长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一、前期工作及成效疫情背景下,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形势确实比较严峻,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和挑战。无论是市教育局还是各中小学都积极应对挑战,探索有效的途径提升师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学校的努力下,当前,全市建有标准化心理辅导室的学校117所,公办中小学覆盖率达100%,省级心理健康教育示范点17个,社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站2个(稠江街道锦江社区、昌德社区),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1所,培育校1所,我市被认定为浙江省首批中小学亲子辅导工作达标县,3所学校被评为浙江省中小学亲子辅导工作示范校。自2020年起开通了疫情防控心理疏导热线(0579-85332902)及心理咨询微信群,截至目前,累计接待咨询近2000人次。全市建有一支相对稳定、专业的专兼职心理教师队伍,现有在编专职教师16人,兼职教师350多人。全市中小学教师持有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上岗资格证的比率达90%以上。成立了市级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每年开展“心理危机干预”“个案咨询督导”等专题研训活动10余次。形成了省、市级科研成果及精品课程10多项。二、办理情况(一)全面精准筛查,早发现早干预近年来,每年春季和秋季开学前,市教育局都会下文要求全市各校进行学生心理筛查,各校通过入学前调查,入校后观察和专业的心理测评系统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生心理筛查,确保了心理筛查精准、全面。对筛查出的学生根据高危等级不同制定干预措施,并由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跟进处理。对确有需要的学生进行转介服务。(二)心理健康教育人人参与,惠及人人当前,全市公办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覆盖率已达100%,2021年秋季学期全市义务教育阶段也实现了学生人手一册的北师大版《心理健康》教材。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和心理辅导课的开设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同时,各校还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如部分学校的“5·25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已经持续开展了十几届,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大亮点和传承。当前,省内外疫情形势严峻,对于因防疫需要被隔离的学生,各校在保证其学习需求的基础上也充分考虑其心理需求,通过心理老师和班主任等老师积极地为相关学生提供心理援助,预防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三)加强校医协作,为特殊学生寻求转介途径2021年,在市民政局、教育局、卫健局的组织领导下,成立了义乌市心理卫生协会,有效地推动了义乌市心理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提高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水平。同时,各校也在积极寻求校外资源以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度和效度,如全市有多所学校与市精神卫生中心签订服务协议,由精神卫生中心的医生为学校师生提供心理服务,尤其是为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提供了有效的转介途径。(四)促进家校共育,多渠道沟通形成教育合力当前,各中小学均成立了家长学校,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的指导服务,并通过定期的家长会、亲子活动等方式增强学校和家庭的沟通与合作。疫情背景下,多所学校还设立了数字家长学校,为家长提供线上家庭教育指导,既提高了指导的精准性,更是避免了线下活动受疫情限制的困境。国贸学校等多所学校的数字家长学校还被评为省级“优秀数字家校课程空间”。2021年,教育局联合市妇联开展了“首届义乌市家庭教育讲师大赛”,来自教育系统的七位老师和社会上的三名讲师被评为“义乌市十佳家庭教育讲师”,讲师团的讲师将面向全市家长开展家庭教育宣讲。三、下一步计划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各校的努力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扎实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不可否认,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疫情背景下教师工作压力大,教师本人对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认识不够,学校对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不足;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师资力量不足,大多数学校都未能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师;疫情背景下,亲子冲突突显,家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力度不够。因此,将从以下方面开展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筹建县级心理辅导中心建设在教育局统筹下,当前正在筹建县级心理辅导中心,将制定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建立中心日常服务管理的运行机制,加快心理高危学生筛查网络平台基础建设,同时,将对标整改,查漏补缺,落实好人员及经费,做好省教育厅9月份迎检工作。(二)加速心理健康师资队伍建设师资力量的不足是限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原因。因此将加快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职人员配置及专兼职心理辅导师资队伍建设,争取2025年之前逐步配齐专职心理教师,加大民办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教育C证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广大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能力。(三)加强课时保障及课程建设将加强学校心理辅导课课时保证的督查,确保学校心理辅导课开齐、开足,完成每两周一课时的教学任务;切实加强义务教育段的教材使用,鼓励开发校本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四)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力度教师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础,因此将通过各种途径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教师对自身心理健康水平的认识,引导其改变观念,善于表达及求助,学校也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心理援助。(五)提高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是预防孩子发生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提高家长维护孩子心理健康水平的主体责任意识,通过良好的沟通促进和引导家长不断学习提升亲子沟通的技巧优化亲子关系,减少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最后,再次感谢您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欢迎继续对政府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义乌市教育局 2022年6月15日
反馈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