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失智症人群服务能力的建议

受理结果

编 号 第330号
建议主题 关于提高失智症人群服务能力的建议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深,以及人类寿命的不断延长,以老年痴呆为代表的失智症患者,正在不断的增加。就我市而言,截至2021年11月30日,我市户籍登记中60周岁以上有172446人,70周岁以上有84876人,80周岁以上有27531人。在市民政局、残联的重视下,我市多家养老机构设立了失智症照护专区,并着手出台我市《失智症老年人康复服务规范地方标准》,失智症患者的残疾证办证率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极大的增加了失智症群体的获得感。世界卫生组织在2017年第70届世界卫生大会上审议并正式通过了公共卫生领域应对痴呆的全球行动计划,这个计划呼吁各国在2025年前制定国家痴呆行动计划,我国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里也提出要加强老年痴呆症等有效的干预,在“十三五”的健康老龄化规划部署的重点任务中也都要求要开展老年痴呆症的筛查。2022年的浙江省民生实事中,也明确将失智症照护专区建设列入民生实事项目。今年1月17日,浙江省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中,明确2022年十方面实事任务清单,其中“浙里长寿:构建幸福养老服务体系”中提到:全省新增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床位6000张,我们义乌的任务是新增100张失智症专区床位。根据流行病学研究,65岁以上的人有5%有失智症,年龄每增加5岁,失智症的发病率就会翻一倍,85岁以上则增加到30%以上,也就意味着,我市的失智症老人数已经超过1.4万人!从我市医疗机构的就诊数据来看,截至2022年1月17日,目前我市包含外地患者在内的,诊断为老年痴呆相关疾病的人数仅为4115余人,意味着绝大部分的失智症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大部分人对失智症的认识存在较多盲区和误区,甚至许多人对失智症有强烈的病耻感。当老年人出现记忆力下降、睡眠障碍、脾气性格改变等失智症的症状,家人认为这是年老退化的正常表现;当意识到老年人可能得了失智症,家人认为年老退化无需就诊;当失智症老年人已经开始对家庭的正常生活造成了非常大的困扰,甚至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时,家人不知道如何去应对和护理。正所谓:一人失能,全家失衡;一人失智,全家失魂。相比失能而言,失智症对于家庭和社会的精神和经济负担是巨大的。看护难、黑白颠倒、情绪不稳定、容易走失、安全意外频发、容易激发家庭矛盾,看护成本高,日常照料缺乏专业和科学性等等,都是失智症老人十分突出的问题,也是在失智症老人照顾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痛点和难点。针对上述问题,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望批评指正。第一,提高对失智症的关注度。通过宣传传达以下几个信息:①有必要,出现疑似失智症的症状(如老年人出现进行性记忆力减退、焦虑、失眠、被窃妄想、脾气性格改变等),有必要及时就医;②有好处,对于早期诊断的失智症患者,可以通过药物干预和适当的护理服务,很大程度上缓解症状,且满足条件的可以申办精神类的残疾证,相关护理补助政策可以减轻家庭的经济压力;③有渠道,可以组织医疗社工或老年社工团队,为社区、农村的失智症患者,根据不同的人群需求,提供就诊、办证、机构托养等政策和服务的对接,让失智症的患者和家庭都能有幸福感,生活在阳光下。第二,组建失智症社工团队。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由医疗社工、老年社工等,成立专门针对失智症群体的社工团队,进行失智症相关政策的筛查、宣导、服务的对接。根据不同的家庭情况,以及失智症不同程度,给予及时有效的服务对接,争取更多的诊断率、让更多的失智症患者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减少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减少家庭悲剧的发生。第三,提升养老机构服务水平。养老机构托养的老年人中,有相当一部分老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下降,中重度认知障碍的失智症老人也不在少数。如何做好不同程度失智症老年人的康复和护理服务,是养老机构需要探讨的重要议题。目前虽然有部分养老机构已经以失智症专区形式开展服务,但提供的服务内容和服务能力良莠不齐,科学性和规范性有待提升。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建议以失智症康复服务地方标准为抓手,加强对养老机构内失智症专区建设的指导和规范。此外,养老机构可作为养老服务下沉的一个重要环节,可通过居家养老服务或由老年社工参与,为居家照护的失智症老人提供科学有效的康复护理。第四,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失智症老人的护理工作,是所有护理服务中难度最高的部分,无论是居家照护,或是由养老机构托养,其照护成本都远高于失能人员。失智症照护专区的建设已经定为浙江省2022年的民生实事之一。因此,能否通过增加失智症宣传投入、扩大失智症老人护理补贴覆盖面、提高失智症专区运营补助等方面,缓解失智症老人的照护压力,增加失智症老人、家庭及照护机构的获得感和满足感,促进失智症照护工作良性、可持续性发展。
信件附件
提交时间 2022-12-30
承办单位 民政局
办理落实情况
已解决  √ 正在解决   创造条件解决  
尊敬的陈代表:您关于提高失智症人群服务能力的建议议案收悉。该议案选题准、建议实,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提升我市关爱照护失智老人工作很有意义。我局高度重视,积极落实,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目前工作进展围绕提案的意见建议,结合义乌实际和我局职能,我们围绕失智老人的堵点痛点,以智慧养老为引领,以康养体系建设为方向,着力开展以下三方面工作:(一)优化顶层设计,构建“五位一体”制度体系。一是发挥规划龙头作用,委托省规划团队高质量编制养老服务“十四五”专项规划,将失智老人的照护任务指标纳入发展规划和民生实事项目。二是优化养老服务政策,结合贯彻落实康养体系的意见要求,强化养老服务联席会议,落实康养联合体的奖补政策,加强政策集成创新。三是改革养老服务信用体系,对全市养老机构和护理员等主体进行信用画像,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并在要素获取、评先评优、购买服务等领域开展应用。四是探索养老服务义乌标准。指导上溪镇养老服务中心牵头创建养老机构认知症老人照护的地方标准。五是打造养老服务品牌矩阵。持续优化养老服务有效供给,积极培育示范品牌,将养老护理列入各级工匠遴选和各级技能大赛项目,打造养老领军机构、大师工作室、服务标兵等品牌矩阵。(二)提升服务网络,促进社区、居家、机构养老协调发展。一是深化社区养老。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优化设施布局,打造社区 15 分钟养老服务圈,在北苑凌云社区、四季社区等地布局嵌入式小微机构,打造“家门口的养老院”,将专业服务延伸到家庭。二是夯实居家养老。对全市生活困难的失能老年人进行全面排摸梳理。引导企业、社会组织、慈善机构等共同参与家庭适老化改造。三是联动机构养老。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建立养老服务机构星级评价体系,强化政策激励,力争三级以上养老服务机构占比达90%。推动养老机构进家庭和社区,为居家养老提供支撑,形成街道、社区、家庭有序衔接、功能互补的养老服务网络。(三)深化数字赋能,打造智慧养老义乌样板。一是做优智慧服务。提升义乌智慧养老平台,推广使用“一人一床一码”机制,与户籍、医疗、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等信息资源对接,建设养老服务全量数据库,创新老年人无感服务模式。支持利用智慧床垫、智能检测设备等现代技术产品,全面掌握老人身体各项机能指标,提供个性化、智能化的点单式服务。二是做强智慧运行。建设“智慧养老院”示范项目,推广物联网和远程智能安防监控技术,实现 24小时安全自动值守。搭建居家养老信息服务网络平台,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一站式”、全流程、全天候、包容性的养老服务,满足老人在生活、健康、安全、娱乐等各方面的需求。三是做实智慧监管。归集全市的老人数据以及养老服务数据,强化线上线下结合,进行全面的服务跟踪、服务评估、监督管理和资金补助,实现“一网一中心一平台”全过程的动态监管,全面提升全市养老服务行业的服务质量。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一是数字化水平仍不高。目前,怡养义乌智慧养老服务系统还没有归集卫健等部门的数据,健康档案和养老服务档案未完全打通,无法对失智老人的数据进行动态掌握和研判分析。二是政策突破有障碍。如市医保局去年底已形成居家上门护理的实施方案,海宁等地也已先行实施,但省医保局明确指出,为稳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试点,为加大全省统筹力度,强化制度顶层设计,避免制度碎片化,省内各试点市县不能擅自出台新的政策举措。三是失智享受长护缺少统一标准。根据我市目前长期护理保险相关政策规定,暂未将失智老人单独纳入长期护理保险保障范围。国内尚未有权威统一的失智评估工具,失智评估相比于失能评估,国内可借鉴的失智评估经验较少,且受被评估人文化程度、道德风险等因素影响,评估实施难度较大,评估假阳性高。下一步,我局将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向先发地区学习取经,积极向上沟通对接,深化数字化改革,加快政策创新落地,不断提升失能失智老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作出更大贡献。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养老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欢迎继续对政府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义乌市民政局2022年6月13日
反馈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