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缓解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建议

受理结果

编 号 第327号
建议主题 关于缓解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建议
“培育美好心灵”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成长指导工作的指示和期望。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初中阶段是他们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流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初中生心理健康能够充分发挥他们个人的最大潜能,帮助他们妥善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我国基础教育已经从普及向高质量发展,即便如此,农村薄弱初中的基础教育仍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尤为突出,常见的心理问题有:1. 叛逆心理严重;2. 厌学情绪强烈;3. 自卑心理常见;4. 孤独心理普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身体发育。发展心理学表明,青春初期的学生,会因为身体发育突变,变得抗拒权威、追求独立。农村学生中,有很大比例的学生家庭条件较差,父母为了生计奔波,难以有效管教。2. 家庭结构。青春期处于亲子关系建立关键期,而来自离异家庭、单亲家庭,或者与父母远离、隔代抚养的农村学生缺少父母的关爱和人生指导,家庭关系紧张,影响他们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3. 学校环境。农村初中的教学资源相对较少,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受到限制,学生易产生厌学、孤独的心理,失去学习动力和兴趣。4. 社会发展。高速发展的经济推动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导致农村产业衰退,农民进城务工;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许多人涌入更发达的城市寻求工作机遇,从而出现了大批留守儿童。5. 意识淡薄。农村家长对“心理健康”的认识过于片面,甚至误认为有心理问题就是有“神经病”。对于孩子的心理问题视而不见,置之不理。基于以上调研,我有以下建议:一、加强源头管理,提升心理健康素养。营造好三个环境,增强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合力。学校及时了解学生是否存在早期心理创伤、家庭重大变故、亲子关系紧张等情况。充分利用义乌电视台广播、电视、融媒体中心等平台和渠道,传播初中心理健康知识,积极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社会环境。教育部门、卫生部门、妇联、社区、媒体、司法部门联动,为农村学生心理保驾护航。二、加强过程管理,提高咨询辅导水平。定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工作,健全筛查预警机制,及早实施精准干预。教育局监督各个学校每年在新生入校后开展全覆盖的心理健康测评,注重对测评结果的科学分析和合理应用,分类制定心理健康教育方案,推动建立“一生一策”的心理成长档案,加强对农村、对外来建设者子女的心理研究。三、加强结果管理,增强干预处置能力。建立健全各个学校内的心理辅导室,争取精卫中心等专业机构协作支持,加强与卫生健康部门的协同联动,为所在区域中小学提供医疗帮助。支持春晗学校等部分有专业心理辅导教师的学校先建立义乌市中小学心理辅导示范点,带动其他学校提高心理辅导能力。四、加强保障管理,加大综合支撑力度。首先,配齐建强骨干队伍,在教师的岗前培训、业务进修、日常培训等各类培训中,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必修内容予以重点安排。其次,给予财政资金和专业力量的配套。为区域性中小学生心理辅导中心配备专门场地及软硬件设备,进一步推动中小学建立健全心理辅导室,监督学校在年度预算中统筹各类资金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础经费,确定生均标准,足额按时拨付,并视情建立增长机制。
信件附件
提交时间 2022-12-30
承办单位 教育局、卫健局
办理落实情况
已解决  √ 正在解决   创造条件解决  
关于对市十六届人大第一次会议 上溪镇08号建议答复的函 陈代表: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注以及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设提出的宝贵意见建议。您提出的《关于缓解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前期工作及成效 近年来,无论是教育局层面还是学校层面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将其明确地纳入各级各校的工作计划,同时也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 当前,全市共建有标准化心理辅导室的学校117所,公办中小学覆盖率达100%,省级心理健康教育示范点17个,社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站2个(稠江街道锦江社区、昌德社区),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1所,培育校1所,我市被认定为浙江省首批中小学亲子辅导工作达标县,3所学校被评为浙江省中小学亲子辅导工作示范校。自2020年起开通了疫情防控心理疏导热线(0579-85332902)及心理咨询微信群,截至目前,累计接待咨询近2000人次。全市建有一支相对稳定、专业的专兼职心理教师队伍,现有在编专职教师16人,兼职教师350多人。全市中小学教师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上岗资格证的比率达90%以上。成立了市级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每年开展“心理危机干预”“个案咨询督导”等专题研训活动10余次。形成了省、市级科研成果及精品课程10多项。 二、办理情况 (一)丰富心理科普形式,拓展心理健康宣教渠道 组织开发心理健康宣教微课,有效利用“好学义乌 云课平台“、“教育之声”公众号、“之江汇”平台数字化家长学校等技术渠道,以“互联网+教育”方式,为家长提供心理公益直播、家长视频课程、家长音频、家庭教育咨询等优质内容实现信息共享,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和积极的生活态度。目前开发了30余节学生心理自我调适微课,开发了20余节“悦学家长课堂”、“牛津妈妈微课堂”系列家庭教育主题微课。在锦都社区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建设科普体验区,购置了脑波反馈仪心理测试、VR心理实境体验、电子活动沙盘组合、沙画等专业设备,学生们可以参与体验心理游戏的乐趣,学习心理健康知识,了解心理问题和自我调适的方法。 (二)全面精准筛查,早发现早干预 近年来,每年春季和秋季开学前,市教育局都会下文要求全市各校进行学生心理筛查,学校通过入学前调查,入校后观察和专业的心理测评系统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筛查,确保了心理筛查精准、全面。对筛查出的学生根据高危等级不同制定干预措施,并由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跟进处理。对确有需要的学生进行转介服务。 (三)加强校医协作,为高危学生寻求转介途径 为推动义乌市心理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提高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水平,2021年在市民政局、教育局、卫健局的组织领导下,成立了义乌市心理卫生协会。同时,各校也在积极寻求校外资源以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度和效度,如全市有多所学校与市精神卫生中心签订服务协议,由精神卫生中心的医生为学校师生提供心理服务,尤其是为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提供了有效的转介途径。 (四)实施分层培训,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成长 我市每年针对班主任、心理辅导室主任、骨干教师开设分层分类培训。心理健康教育教师C证培训面向班主任普及,提高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及基本能力。针对心理辅导室主任我们采用专题式培训,目的在于有效解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针对骨干教师,通过名师工作室等载体,开展教研活动、督导培训以及科研能力提升培训,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三、下一步计划 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各校的努力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扎实推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不可否认,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专业师资力量不足,大多数学校都未能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全市各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力量没有形成很好的合力等问题。因此,将从以下方面提升全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筹建县级心理辅导中心建设 在教育局统筹下,当前正在筹建县级心理辅导中心,将制定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建立中心日常服务管理的运行机制,加快心理高危学生筛查网络平台基础建设,同时,将对标整改,查漏补缺,落实好人员及经费,做好省教育厅9月份迎检工作。 (二)加快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下一阶段将围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考核指标,整合政府部门及社会专业机构资源,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持证培训,加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宣教活动,减少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与发生率。 (三)加强课时保障及课程建设 将加强学校心理辅导课课时保证的督查,确保学校心理辅导课开齐、开足,完成每两周一课时的教学任务;切实加强义务教育段的教材使用,鼓励开发校本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四)强化心理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心理辅导能力 根据教育现代化学校建设及平安校园创建要求,全市学校(包括民办学校和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教师C级上岗资格证持证率要达到90%以上,目前我市公办中小学基本达到90%以上,公办幼儿园、民办中小学及幼儿园差距相对较大。今年市指导中心计划组织两期培训,争取公办幼儿园完成90%目标;民办中小学及幼儿园由于教师数量庞大,涉及到大额经费支出问题,建议外包培训。 (五)统筹协调项目经费预算,确保项目经费落实到位 (1)县级心理辅导中心建设及运行经费。省教育厅要求各县(市、区)教育局要按照县级心理辅导中心建设标准和运转需要足额安排建设和运行经费。经对照省标准建设配置要求,结合已有的配置基础条件,初步作了中心建设投入的经费预算,心理辅导中心建设经费预算约120万,年度运行经费预算约16万元。 (2)心理健康C证培训经费。公办学校统一由财政培训经费里支出,民办学校的培训经费由财政统一支出还是由学校自筹解决,需各部门进一步协调落实。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欢迎继续对政府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义乌市教育局 2022年6月15日
反馈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