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质量推进大陈镇共同富裕的建议

受理结果

编 号 第50号
建议主题 关于高质量推进大陈镇共同富裕的建议
根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浙江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坚持国家所需、群众所盼、脚踏实地、久久为功,率先探索建设共同富裕美好社会,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示范的要求。义乌作为浙中强市,更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问题,政策向农村、基层、相对欠发达乡镇倾斜,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大陈镇全域13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97万,外来人口2.89万。2008年以前,大陈镇依靠服装制造业享誉全国,荣获“中国衬衫之乡”、”全国百强镇”等多项荣誉称号。在08年金融危机后,大陈镇服装制造业受到较大冲击。受上游原材料的不断涨价,劳动用工成本的不断上升以及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率下降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实力强劲的老牌企业接连倒闭,并导致了外来人口的大量流失,进而影响大陈镇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近些年,在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大陈镇党委、政府的努力拓展下,大陈镇的经济有所提升回暖。但是由于大陈镇的地理位置较偏僻、建设用地指标欠缺、大型商业综合体的缺失等因素制约,大陈的工业经济及商品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一直处于疲软状态,没有得到较为明显的发展。大陈镇与其他镇街的经济发展差距逐渐拉大。大陈镇的改革迫在眉睫,大陈镇人民对复兴大陈的呼声日益高涨,为实现大陈复兴,为实现共同富裕,特建议:一、以区域为界,对大陈全域进行分类规划,发展区域特殊经济。在进行大陈镇全域规划、谋划时,将大陈镇的发展规划一分为二。即大陈区域以前山工业区开发和老镇区有机更新为契机,着力发展工业经济,从而带动商业、服务业的全面发展有效提升、改善大陈营商环境;楂林、东塘区域着力发展“康养+农旅”产业及规模化农业等,做大做强“大陈小集”品牌,推动大陈农副土特产销售,为大陈山区农民增加收益。二、资源整合,合理规划,扶持新兴企业发展。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伴随着一批老牌衬衫制造企业倒下的同时,一批充满朝气的后起之秀正在悄无声息的逐步崛起。这些年轻的企业能够紧跟时代潮流,不怕辛苦,充满冲劲,企业年销售额逐年递增,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这些企业目前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有意识加入到“智能制造”、“自动化机器换人”等发展大潮中来。但是受到工业厂房、用地指标等限制,以及一些历史原因。(当前的工业用地基本都掌握在一些老牌企业手中,这些企业有相当一部分已不具备继续发展的动力和潜力,而正在蓬勃发展的新兴企业却因整体规划原因无法得到工业用地。)因此,建议资源整合,合理规划,腾出空间,扶持一批新兴的、创新型、绿色智慧、发展势头强劲、富有冲劲的服装生产企业。三、规划一个区块,用于建设服装产业园。从调研中看,就当前的服装行业,包括无缝行业,利用率最高、亩产税最高、负债率最恰当的企业,用地需求一般在10—20亩之间。因此,(我提议,政府在做产业规划时,能够考虑到服装行业的用地特殊性。)“中国衬衫之乡”的荣誉来之不易,是前辈们好不容易创下来的区域品牌,是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知名度的专业衬衫制造基地。希望通过一定的扶持,能够继续将“中国衬衫之乡”这块牌子树立好,并进一步形成新型、综合型服装制造基地。四、结合自身优势,加强商住开发,提升人口密度。地区的发展,人口是关键因数。人口的密度直接关系一个地区的各行业发展。建议市委、市政府加大对大陈镇的商住开发力度,依托“山水大陈-义乌后花园”的地理环境优势,发挥现有的蓝城、山水御墅等商住品牌影响力,大力发展大陈商住,争取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落户大陈。五、开展镇街结对帮扶,先富带后富,确保共同富裕的路上一个不掉队。大陈镇65平方公里是水源保护区,占比48%;耕地21.41平方公里、林地96.93平方公里;建设用地仅为8.6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35%,属“七山二水一分田”。靠自身快速发展很难实现,建议市委市政府将偏远乡镇和富裕的城区街道结对,先富带后富,组建富裕共同体,利用城区街道优势来带动偏远乡镇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信件附件
提交时间 2022-12-30
承办单位 大陈镇政府
办理落实情况
已解决  √ 正在解决   创造条件解决  
关于对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大陈第03号代表建议办理意见(答复)的函陈代表:您提出的《关于高质量推进大陈镇共同富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首先感谢您对我镇推进共同富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的思考和建议,对我们的工作是一种莫大的促进和支持!一、基本概况中国衬衫之乡——大陈镇,地处义乌市北大门,交通十分便利,铁路浙赣线和杭金公路、03省道贯穿全镇,总面积136平方公里,辖32个行政村和一个居委会,人口7.09万,其中户籍人口4.1万,外来人口2.99万。大陈镇属丘陵、半山区。水利条件良好,除山塘水库外,发源于楂林、巧溪的大陈江也流经大陈镇后注入浦阳江。山林面积占总面积的78%,水田占21%。改革开放以来,大陈人凭着“争强好胜,敢为人先”的大陈精神,经济和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农业为基础,服装业为主导,第三产业相应发展的产业格局,2021年全镇工业总产值64.74亿元,规上产值15.32亿,财政收入2.5亿元,是“中国衬衫之乡”,现拥有企业712家,规上企业37家,年产衬衫1.3亿件,是中国最大的单品衬衫生产基地。目前大陈已建成区10平方公里,城镇人口5万以上,各类经营单位1000余家,经济社会获得了高速的发展。但近些年来,我镇的产业规模却逐渐萎缩。其他镇街通过招引新产业,发展迅猛,相比之下,我们的镇区几十年没有变化,经济发展甚至不如薄弱镇街,规上工业产值分别只有上溪的1/2,赤岸的1/4,义亭的1/8,空间拓展和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全镇上下为加快空间拓展,推进产业装型升级,打造我镇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正在积极谋划和努力。二、发展思路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结合您提出的意见建议,大陈将着眼于义乌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成功案例,以前山区块开发为突破口,充分发挥生态和产业集群优势,全力打造产业转型示范镇和康养文旅特色镇。1.拓展发展空间。根据区域、基础条件划分镇西、镇中、镇东三个区块,赋予不同功能定位,全方位拓展大陈跨越式发展空间。镇西以1028亩前山产业平台为核心,实行滚动开发,完成606亩土石方工程,带动老镇区474亩有机更新,打造“一江两岸”产城融合区。镇中在镇政府周边2平方公里打造新区,完成春林工业小区有机更新,启动原万士达地块、团结商住地块、蓝城小镇中心地块等滚动开发,推动商住综合体、高品质住宅开发,完成100亩以上空间公建、绿化等建设,提升城镇能级。镇东分五个区块实施1.7平方公里矿地综合利用开发项目,拓展空间1000亩以上。2.打造智慧产业社区。为推动服装行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计划在前山工业区原浙江三佳制衣有限公司(老厂区)至浙江贝克曼股份有限公司地块,投资20亿元,建设占地253亩的义乌数字与智能化服装产业社区,总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其中建造产业用房14幢,36万平方米;办公、住宿、餐饮、金融等配套用房3幢,15万平方米;地下面积5万平方米。园区将以数字化为牵引,实现“数字、管理、金融、服务”赋能,打造“产业化+标准化+智能化”的智慧型示范型园区,引领传统行业迭代升级。目前,该地块已挂牌出让,预计10月正式开工建设,2024年建成投用,建成后预计引进50家以上优质企业、总产值超20亿。3.深化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做好传统服装企业的数字化改革,加快设备更新、“机器换人”步伐,提高产业自动化水平;实施企业管理信息化,采用数据化监测管理系统,推进两化融合,实现精准管理、提升效率;加快推进天驰数智能化车间、商捷数字化改造试点,并通过政策宣传、现场观摩、协会引导甚至政府补贴等方式,在衬衫行业推动10家以上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升级,努力让衬衫行业成为全市首个全行业进行数字化改造的行业领域。积极鼓励企业增加产品研发投入,开发新产品、使用新材料,设立研发中心,提高产品的附加值。4.强化文旅招商。突出文旅产业链条打造,深入开展项目建设、产业招商等重点工作,着力补齐文旅产业短板,集中力量解决好当前全域旅游发展的主要问题和主要矛盾。镇东区块加大文旅支柱产业招商,保障大畈民宿、千亩山民宿、稻田酒店等项目建设,沿3条精品线利用山水林田湖,招引农业采摘、农事体验、特色农产、农旅民宿等,构建以镇东区块为龙头,“一村一品”串珠成线、连线为网的“1+X”全域旅游格局,目标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旅游收入4亿。5.推进乡村振兴。加强镇区周边6个村全域有机更新,推进红峰古村落保护开发。建设和美乡村,沿精品线梳理打造农业标准地,注重乡村振兴产业导入,按照“1+X+Y”村庄规划,突出“一村一品”“一村一韵”,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精品村,不断探索实践“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旅游从山水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巩固水果粮食省级特色农业强镇建设成果,新增垦造耕地500亩、旱改水600亩、等级提升1000亩、农业标准地1000亩,深化“大陈小集”推广,年销售额突破1.5亿。陈黎明代表,高质量推进我镇共同富裕建设是我们的重要工作内容,您提出的一些好的建议,我们将在下步工作中积极研究完善。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镇共同富裕发展工作的关心、重视和支持。 大陈镇人民政府 2022年6月7日
反馈附件